康熙的妃子都有哪几个(康熙最神秘的妃子)
康熙的妃子都有哪几个(康熙最神秘的妃子)因此等到皇太极继位以后,已经长大的刚阿泰也成了他的左膀右臂,刚阿泰的女儿李氏出生时,天下早已定国号,大清迈入了太平盛世。在这之后,努尔哈赤四处征战,李永芳更是有战必随,他对努尔哈赤忠心耿耿,因此备受赏识,努尔哈赤还因此特意赏赐他可以“免死三次”的特权。她出身汉军正蓝旗,是宣府总兵刚阿泰的女儿,然而这位刚阿泰的身份也比较特殊,他的父亲李永芳是明末著名的将领,更是第一位投降后金的边将。李永芳被努尔哈赤任命为三等副将,并且为了表示诚意,还将自己的外孙女嫁给他为妻,因此其实李永芳算是大清最早的额附了。那时候刚阿泰已经开始记事了,他跟随父亲从大明的土地辗转到了盛京,并且还多了一位满清的后妈。
康熙的后宫中有一个最神秘的女人,她出身名门,位居七嫔之首,地位仅次于皇后与贵妃,然而却在入宫四年后突然凭空消失。
在清朝所有的史料中,都没有再出现过她的身影,竟然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了。
这位女子就是安嫔,康熙早期的妃嫔之一,《龙珠传奇》中李易欢的原型。
安嫔属于真正赢在起跑线上的人,入宫即巅峰。
她出身汉军正蓝旗,是宣府总兵刚阿泰的女儿,然而这位刚阿泰的身份也比较特殊,他的父亲李永芳是明末著名的将领,更是第一位投降后金的边将。
李永芳被努尔哈赤任命为三等副将,并且为了表示诚意,还将自己的外孙女嫁给他为妻,因此其实李永芳算是大清最早的额附了。
那时候刚阿泰已经开始记事了,他跟随父亲从大明的土地辗转到了盛京,并且还多了一位满清的后妈。
在这之后,努尔哈赤四处征战,李永芳更是有战必随,他对努尔哈赤忠心耿耿,因此备受赏识,努尔哈赤还因此特意赏赐他可以“免死三次”的特权。
因此等到皇太极继位以后,已经长大的刚阿泰也成了他的左膀右臂,刚阿泰的女儿李氏出生时,天下早已定国号,大清迈入了太平盛世。
康熙十年,年满14岁的女子按照规定入宫选秀,李氏容貌秀丽,性情活泼,被选入宫后,就成了康熙的庶妃。
那时候后宫还没有详细的位份区分,所有的小妾都被统称为庶妃,而康熙第一次大肆册封后宫时,李氏就在其中。
康熙的原配妻子赫舍里氏因难产早已去世,这一年康熙册立遏必隆的女儿钮祜禄氏为皇后,与此同时,又册封了7位庶妃为嫔位。
这7位女子都是他最宠爱的女子,而李氏就是七嫔之首。
虽然李氏是汉军旗,但是她是正蓝旗,父亲是二品官员,她是这7位嫔妃中地位最高的人,可谓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不过论宠爱,李氏并不是最受宠的人,甚至在其余6位嫔妃中,还有人早已生下了儿女,然而谁让李氏出身高贵,这就注定她的位份不会被别人给超过去。
虽然表面上李氏备受宠爱,不过她明明位居主位,其余或受宠、或不受宠的妃子都相继生产,唯独李氏一直没有生育过。
不知是她的身体原因,还是她的宠爱都是虚假的,总之显而易见,背地里她并没有表面上过的那么风光。
更加离奇的是,一位出身名门的妃子,却在入宫四年后突然人间蒸发了。
一位妃子究竟做了什么事,才能让皇帝抹掉人世间关于她全部的痕迹呢?
李氏仅仅当了4年的安嫔,然而自此之后,康熙后宫中所有的档案中都没了李氏的身影,甚至就连死亡时间、埋葬地点都没有半分的记载。
清朝因为犯错被贬入冷宫的妃子不少,但是就算是再荒唐的妃子,犯错被贬后也总会在档案中记录下前因后果。
更重要的是,康熙大部分的妃嫔最终都被葬在了妃园寝,哪怕是位份再低的妃子也不例外,但是这其中却没有李氏的身影。
有人曾经猜测,李氏应该是因为做了什么错事惹怒了康熙,因而废位份、或者干脆赶出宫门,送回娘家。
虽然这个猜测很合理,但是有一点却让人想不通。
1926年时,人们曾经清点北京景山公园的寿皇殿,这个寿皇殿是悬挂、供奉历代清朝皇帝画像的地方。
里面还安了大龙柜,柜中就收藏着很多清代帝王妃嫔的画像,能进入这里面供奉的妃嫔,不说功绩斐然,至少也要一生兢兢业业、安分守己。
然而在人们的猜测中,因犯错被贬的安嫔,竟然有一幅半身素服半身像被藏在东大柜,就跟其余的几位皇后、妃嫔放在一起。
也就是说,康熙还允许存放安嫔的画像,就说明她并没有犯下什么不可谅解的错误,甚至康熙对她还是有情分在的。
另外,在道光朝和宣统朝的《呈列圣位下后妃清单》中记载,康熙位下的众多妃子中,安嫔就在其中,也驳斥了她被废的猜测。
很快,人们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说法,假如安嫔得了什么见不得人的疾病,比如精神病之类有损皇家颜面的病症,被康熙悄悄送回娘家也是有可能的。
这件事虽然听起来荒诞,但是也并不是没有可能性,因为送妃子回娘家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根据清宫档案的记载,康熙后宫中有一位没有被册封的博尔济吉特氏,她在宫中并不受宠,再加上思乡心切,康熙宽厚仁和,就将她给送回了娘家。
虽然这么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其中依旧有疑点无法解释。
如果是因为被患病而送回娘家,也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康熙完全可以找个理由,声称安嫔身体有疾、心情郁结,恩准回家与父母团聚就可以了。
这样不但完美地解决了问题,还能向天下人彰显他的宽仁,完全没必要藏着掖着。
更重要的是,安嫔与那位博尔济吉特氏不一样,后者并没有册封,并且家族部落远在草原,但是安嫔的父亲是朝中大员,她本身更是身份尊贵。
试想,在京城中众目睽睽之下将妃子送回娘家,势必会引起人们的指指点点,那时的女子身份卑微,如果不是真的犯了大错是不会被休的。
康熙完全没有必要将位居嫔位之首的李氏送回娘家,又藏着掖着生怕别人知道,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既然李氏不是被送走,也不是被废打入冷宫,那么又有人猜测,会不会是安嫔犯了错被降了位份,成为格格、答应之类低阶位份的女子。
一般降位份都会伴随着被褫夺封号,如果李氏的封号有变的话,那我们就无法分辨哪一位普通的后宫女子就是李氏了。
康熙后宫中有200多个女人,但是被正式册封的只有58位,剩下那些没有被册封的女子,还有很多人身份信息不详,李氏会不会就在其中呢?
这个说法好像也说得通,不过里面又有了疑点。
先不说为什么一个被褫夺的封号的妃子,她的画像还能进入东大柜中供奉,假如李氏真的犯了这么大的错,可是她的家人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甚至家族中依旧有人陆续身居高位。
李氏最后一次出现在史料中,就是她在康熙十六年被册封为安嫔之后,从此后宫所有的档案都没有了她的身影。
大部分的妃子即使不受宠了,也会在史料中浅浅记录一笔以说明去处,但是李氏却是突然消息,就像是有人特意将她的信息给抹掉了一般。
有人说李氏因为惹怒康熙被秘密处死了,也有人说其实她安然地活到了雍正年间。
不过不管是哪种猜测,有一点可以肯定,她并没有被葬入妃园寝,就说明她跟康熙的关系一定是有了某种变化。
安嫔在世间出现的时间极短,她没有得到过轰轰烈烈的爱情,更没有得到什么偏宠,尚未懂得情爱的年纪就进宫嫁给了康熙,却从此再也没有了声息,就连卒年与葬地都没有半分信息。
几百年前的皇宫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有多少见不得人丑事,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想要知道安嫔真正的去向,只能寄希望于将来发现更多的史料依据。
不知道对于这些古代女子来说,进入后宫成为妃嫔享受荣华富贵,以及生在普通人家过一辈子平凡生活,哪个更幸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