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红色宣传员小故事(老报人的新故事)

红色宣传员小故事(老报人的新故事)“《国际时报》是沙捞越第一家用电脑的报纸,也是第一家上网的报纸”,李福安说,新媒体的运用,突破了“纸质媒体”的局限性,让《国际时报》开拓出更多读者。《国际时报》明年将迎来创刊50周年,现任报社副社长兼董事的李福安在报纸创刊第二年就进入该报工作,是在华文传媒业已经耕耘48年的老报人。9日,李福安抵达福州参加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本届论坛10日将在福州开幕。李福安告诉记者,很多沙捞越在外地、外国学习的青年,都关注着本地的新闻;在纸质媒体时代,很多家长要用剪刀加浆糊剪报寄给年轻人。自从有了电子版后,这些年轻人获取家乡信息就便捷多了。于是,一旦网站出现意外“停更””,这些青年便会通过留在沙捞越的父母来电话“催更”。

红色宣传员小故事(老报人的新故事)(1)

李福安在接受记者采访。 吕明 摄

中新网厦门9月9日电 题:老报人的“新”故事

中新网记者 陈悦 林春茵

“今天的报纸怎么没有更新?”自从马来西亚《国际时报》推出电子版后,一旦网站更新出现故障,李福安和同仁们常常第一时间接到读者的“监督电话”。

9日,李福安抵达福州参加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本届论坛10日将在福州开幕。

李福安告诉记者,很多沙捞越在外地、外国学习的青年,都关注着本地的新闻;在纸质媒体时代,很多家长要用剪刀加浆糊剪报寄给年轻人。自从有了电子版后,这些年轻人获取家乡信息就便捷多了。

于是,一旦网站出现意外“停更””,这些青年便会通过留在沙捞越的父母来电话“催更”。

《国际时报》明年将迎来创刊50周年,现任报社副社长兼董事的李福安在报纸创刊第二年就进入该报工作,是在华文传媒业已经耕耘48年的老报人。

“《国际时报》是沙捞越第一家用电脑的报纸,也是第一家上网的报纸”,李福安说,新媒体的运用,突破了“纸质媒体”的局限性,让《国际时报》开拓出更多读者。

他举例说,有些已经从沙捞越移民外地、国外的民众,若在纸质媒体时代,可能就此无法再获取报纸了,但有了新媒体,他们可以继续当《国际时报》的“粉丝”,关注沙捞越的发展。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国际时报》还推出了自己的手机报。李福安告诉记者,在《国际时报》打理新媒体的,多为四十岁左右的“新生代”,他相信,新媒体的运用,不但能够为报纸拓展新读者,也能助力一代代华文媒体人的传承。

除了“新媒体故事”,李福安还有自己的“回乡新故事。”

李福安是潮汕地区的客家人,从叔公一辈就到南洋打拼。他说,俗语云“十个过番的人,七个不在,三个活下来,一个半回来”;对“每一个过番的人”而言,还乡路都不是容易的事。

在他的叔公一辈,5个弟兄过番,最终只有2个回乡,“还乡成为叔公最后的遗愿,他甚至留下一笔路费,尽管微薄,却是他的所有积蓄。”李福安父亲亦19岁过番,“一直想回来,回不来”,最终竟成人生遗憾。

但近年来,中国内地高速公路和高铁迅速发展,交通日益便利,加以“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让华侨华人回乡路途变得通坦。

近年来,李福安回祖籍国的机会频频,仅广东揭西老家,就走访了19次。去往福建客家祖地龙岩也不下6次,下个月他还将率40余人寻根团到上杭祭祖寻亲。他笑说,海外宗亲与客家祖地的距离“每年都在缩近”。

这位老报人用“传承”总结自己的新故事:海外华文媒体的“坚韧”,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一次次走上还乡之路,则是对父祖辈愿望的传承。(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