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精神胜利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阿Q精神胜利法的现代解读)
阿q精神胜利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阿Q精神胜利法的现代解读)阿Q的种种劣性归结到底都离不开他生长的土地。如果阿Q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他会怎样生活?阿Q的"精神胜利法"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病态心理的表现,难道真的是这样吗?一般的、正常的人会悲伤之后继续奋斗;愤怒之后难以忘怀;不满之后努力改变困境。但阿Q却不然。他自有他一套独特的、对付方法,那便是"精神胜利法"。和别人打架输的时候他对自己说:"我总算被儿子打了",心里充满了优越感,如果优越感被粉碎了,他就又想:我是个"能够自轻自贱的"大人物了,便又心满意足了。阿Q好赌,但总是输,然而有一回却福星高照,终于赌赢了,不过好容易赢得很多钱却被抢走了。但他立刻转败为胜了。他擎起右手,用力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巴掌,热刺刺地有点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另一个自己,不就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虽然还有些热刺刺,心满意足的
最平衡的方式不为难自己是对自己最好的方式《阿Q正传》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创作于1921年12月,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阿Q正传》不仅是鲁迅最优秀的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小说集中塑造了一个充满精神胜利的阿Q形象。精神胜利法贯穿阿Q的一生,即使身处黑暗也告诉自己眼前是一片光明。
阿Q生活的未庄是中国封建社会典型的乡土社会,它封闭、保守、社会等级严密,在这其中阿Q只是一个下层农民。他无力打破这个森严的等级秩序,最终也沦落为这个秩序中的一个符号。
什么是精神胜利法
精神胜利法又称为阿Q精神,表现为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等。精神胜利法的主要功能:用自欺、瞒自己、骗自己的方式使自己麻木。用鲁迅的话解释精神胜利法:"中国人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套路,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地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地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一般的、正常的人会悲伤之后继续奋斗;愤怒之后难以忘怀;不满之后努力改变困境。但阿Q却不然。他自有他一套独特的、对付方法,那便是"精神胜利法"。和别人打架输的时候他对自己说:"我总算被儿子打了",心里充满了优越感,如果优越感被粉碎了,他就又想:我是个"能够自轻自贱的"大人物了,便又心满意足了。阿Q好赌,但总是输,然而有一回却福星高照,终于赌赢了,不过好容易赢得很多钱却被抢走了。但他立刻转败为胜了。他擎起右手,用力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巴掌,热刺刺地有点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另一个自己,不就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虽然还有些热刺刺,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
阿Q在人们的心中几乎都是自私卑怯、自欺欺人、愚昧投机的农民形象。但是我们是不是应该给予阿Q多一些包容与理解?
如果你是阿Q 一个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总是吃亏,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受尽压迫和屈辱,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伤害的农民,你又将如何面对这个无力的世界。?
阿Q的"精神胜利法"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病态心理的表现,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阿Q的种种劣性归结到底都离不开他生长的土地。如果阿Q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他会怎样生活?
其实我在阿Q的身上看到了另一种的人生态度。
他在自我安慰自己,他在给自己空间喘息,他在向这个世界妥协,发现谩骂与拳头无用时他选择怒目而视,发现怒目而视没有用时他选择在精神上安慰自己。我们不能一味地指责阿Q,他不是没有努力与反抗,他参与革命,努力把圆圈画圆,但每一次都以失败而告终。阿Q依然是阿Q,依然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下层人民,对现实的绝望,只能用精神幻想来美化残酷的现实,抚平一处又一处的创伤。
林兴宅《论阿Q的性格系统》中全面剖析了阿Q的性格特点。他圆滑无赖又质朴愚昧,正统卫道又率性认真,自轻自贱又自尊自大,忍辱屈从又争强好胜,盲目趋时又狭隘保守,趋炎附势又憎恶权势,懦弱卑怯又蛮横霸道,麻木健忘又敏感禁忌,安于现状又不满现状。这些种种的矛盾性格正是在痛苦现实中寻找适合阿Q自己的处世方式。
对于精神胜利法现代人大致有两种解读
No.1 精神胜利法就是自欺欺人。
No.2 精神胜利法就是放过自己。
然而在这个时代让自己活得最舒适的方式莫过于在两者当中寻找平衡,这也许才是精神胜利法最好的解读方式。
在当今这个追求成功的社会,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奋力往上爬。后浪不断充实自己努力追赶前浪,前浪更是不断提速就怕哪天被超越。也有夹在其中瞻前顾后,被后浪推着往前走,被前浪挡住去路的小浪花。
太阳升起的时候,有人就奔跑起来开始了朝九晚五的生活,有人才进入睡眠。怀揣梦想,吃饭睡觉,不肯浪费一点时间,不愿放弃一个机会,不断压榨自己,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
一个人的一生很漫长,总有黑暗的日子,我们又将怎么度过呢?
互相追赶的生活太累了,于是出现了一批佛系青年。阿Q放在现代也是一个佛系青年。和对阿Q的批判一样,佛性青年也被贴上了不思进取,碌碌无为平庸度日的标签。
很多人会觉得不为难自己怎么督促自己上进,不在黑夜里奋力寻找光明什么时候可以看见春暖花开,不给自己找麻烦,麻烦也会自己找到你。无可否认,一直堕落甚至自我否定绝对是不行的,但是在死胡同里像个战士一样拼命的战斗,往往会徒劳无功,甚至使自己遍体鳞伤。但该怎么办呢?
其实阿Q给我们了一个出口。
我们现在的现实生活,有多少人也扮演着阿Q的角色,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度过一个个黑夜。
如今的时代不是阿Q生活的未庄了,但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了去抵触。例如时代给每个人规定的人生轨迹就是努力读书考上好大学,然后努力工作结婚生子。然而越来越多新时代的年轻人不能按时登上下一趟驶向下一站的车,受着各种催促与议论,于是高喊"不结婚不可以吗""不生孩子不行吗"。当然可以,但是就算你在告诉自己可以不结婚不生孩子的时候,仍然想拥有美好的爱情,幸福的婚姻,美满的家庭不是吗?错过了这辆车,休息整顿一番我们也愿意搭乘下一趟车。
学着用最平衡的方式不为难自己,意思就是仍争取但不强求苛求,这也许是阿Q用他那极端的方式告诉我们的道理。
刘同在《向着光亮的地方》说到:"有人说:希望你和这个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心怀坦诚,兴趣盎然。我希望每个人都这能样,但前提是,学着用最平衡的方式不为难自己,和自己和平共处才是真正的兴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