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天班来到家第一件事(走出家门的第一件事)
上一天班来到家第一件事(走出家门的第一件事)举办比赛的Halipuu森林,离北极圈只有175公里,位于距离芬兰最北部拉普兰地区的滑雪胜地列维(Levi)10公里的地方。它的夏天非常短暂。比赛的发起人、Halipuu家族的丽塔告诉我们:“这里5月还在下雪,7月份才算真正的夏季,8月的雨会让空气更加湿润,温度更像进入了秋天。”“欢迎来到Halipuu森林,欢迎来参加拥抱大树世界锦标赛!” Halipuu家族的丽塔·雷卡里奥-伍德林克(Riitta Raekallio-Wunderink)话音未落,现场响起欢呼声。现场导播兼摄像丽塔的丈夫史蒂芬(Steffan)将摇晃的镜头给到欢呼的人群。环顾比赛现场,评审、选手、现场观众以及他们的亲友,加起来30人左右,还有几只爱犬相伴左右。在一间木屋前,大家围坐在几个用树干搭成的长条凳上,中间是石头堆起的篝火,旁边放着热水壶、咖啡杯和烤香肠。8月份的比赛现场,大家还穿着毛衣或外套。编辑 | 丘濂抱树也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疫情之后的长久居家,让人们与户外的广阔自然变得愈发隔膜。当解除封锁,走出家门,去拥抱一棵树吧!
2020年8月开始,在芬兰拉普兰地区的一片名为Halipuu的家庭森林中,每年都会举办一场“拥抱大树世界锦标赛”,同时向全世界的人们征集相关故事。组织者认为,在疫情当中举办这样的赛事,能让那些处境艰难的人们感受到快乐。无论你身处村庄还是城市,都无法拒绝拥抱一棵树后所感受到的舒缓与平静。
作者 | 吴思
编辑 | 丘濂
抱树也有
世界锦标赛?
“欢迎来到Halipuu森林,欢迎来参加拥抱大树世界锦标赛!” Halipuu家族的丽塔·雷卡里奥-伍德林克(Riitta Raekallio-Wunderink)话音未落,现场响起欢呼声。现场导播兼摄像丽塔的丈夫史蒂芬(Steffan)将摇晃的镜头给到欢呼的人群。环顾比赛现场,评审、选手、现场观众以及他们的亲友,加起来30人左右,还有几只爱犬相伴左右。在一间木屋前,大家围坐在几个用树干搭成的长条凳上,中间是石头堆起的篝火,旁边放着热水壶、咖啡杯和烤香肠。8月份的比赛现场,大家还穿着毛衣或外套。
举办比赛的Halipuu森林,离北极圈只有175公里,位于距离芬兰最北部拉普兰地区的滑雪胜地列维(Levi)10公里的地方。它的夏天非常短暂。比赛的发起人、Halipuu家族的丽塔告诉我们:“这里5月还在下雪,7月份才算真正的夏季,8月的雨会让空气更加湿润,温度更像进入了秋天。”
第一届比赛现场,大家围坐在石头堆起的篝火旁
© Eat Shoot Drive
比赛,或许对很多人来说意味着竞争。不过,芬兰人创办有许多世界顶级奇怪赛事,比如“背媳妇世界锦标赛”、“沼泽足球”、“投掷手机世界锦标赛”等等。分出胜负从来不是比赛的宗旨,有趣才是比赛的第一要义。从2016年开始,在森林覆盖率高达75%的芬兰,8月的最后一周被定为全国拥抱树木周,以表达人们对树木的热爱之情。“于是我们想到是否可以在这周选择一天,将拥抱大树的活动变成一场国际性的比赛。”丽塔说:“比赛也是一种有趣的分享方式。越是奇怪的比赛,人们越需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做些与众不同的事情出来。”
于是这个拥抱大树的世界锦标赛就在Halipuu森林举办,这里以松树和桦树为主。这片森林的主人卡尔·雷卡里奥(Kaarle Raekallio)是丽塔的父亲,他也是2020年第一届拥抱大树世界锦标赛的评审之一。Halipuu的诞生都源于父亲的一个心愿。
这片森林的主人卡尔·雷卡里奥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丽塔的爷爷为了躲避战乱,带着儿子一起来到了列维。战后,政府给了失去家园的人们提供购置一小片森林土地的机会,人们可以在那里重建自己的家园。从12岁起,父亲在自家这片森林里当伐木工人,后来在爷爷的锯木厂工作,为当地人制作木板来建造房子。这片森林也成为了他们的家。
丽塔回想起来,在父亲最艰苦的时候,正是森林带给了这个家庭食物和快乐。那是上世纪60年代的某一天,天气极其干燥。工人扔下的香烟头引发了火灾,给森林和家庭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但是火灾的第二年,当森林重新开始复苏的时候,地上长出了许多鹿花菇(Korvasieni)。因为鹿花菇的毒性不容易清除干净,芬兰是为数不多在餐桌上能吃到这种蘑菇的国家。那时候,失去了树木的父亲一家,便采摘鹿花菇再卖给餐厅,以此维持生计,并重新造林。遵循芬兰《森林法》的要求,只有森林成熟后,才能进行采伐。父亲便不知疲倦地年复一年地帮助树木健康成长。
直到2014年,父亲和家人一起在森林里,烤着篝火庆祝复活节。父亲知道他亲爱的森林又一次成熟了,可以砍伐了。但这一次,父亲不打算再砍掉它们。一家人都在思考,如何能让这片森林在不砍伐的前提下,发挥出经济价值呢?父亲提议:“让我们把这些树,当作可以被拥抱的树来继续守护吧!”因此,便诞生了名为Halipuu的家族企业,全家人自称为Halipuu家族,森林的名字也称为Halipuu。
第一届比赛中,波兰选手紧紧着拥抱大树
© Eat Shoot Drive
在芬兰语中,“Hali”是“拥抱”的意思,“Puu”代表着“树”。父亲当年在做伐木工人时,辛苦工作之余,就会自己悄悄地抱住一棵树。这既是一种让全身舒展的放松方式,也表明了他们对树的深情——树是他们一点点看着成长起来的,即使身为伐木工人,也并不想将它们砍掉。在新的商业模式下,他们鼓励全世界爱树的人都来这里找到一棵自己喜欢的树,认养5年,随时来这里看看它,拥抱它,把自己的秘密说给它听;对于那些不能亲自来认养的客人,Halipuu家族的成员会拍照或是录一段小视频发给他们,让他们时不时都能看到自己的“爱树”。
2020年疫情的突然到来,让世界各地的人无法前来芬兰,甚至无法拥抱自己的亲人。拥抱大树的世界锦标赛也就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丽塔说:“在2020年来开启拥抱大树的比赛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比赛为那些处境艰难的人带来一点快乐的事情。”
第一届比赛中,芬兰选手率先展示了如何抱树
© Eat Shoot Drive
一场爱树之人
的聚会
在Halipuu森林举办的拥抱大树世界锦标赛已经有两届了。比赛一共设置有3个比赛项目。第一个是“速度拥抱大树”(Speed hugging),第一届这个项目的比赛规定时间为90秒,选手需要拥抱尽可能多的树,但是要求拥抱每棵树的时间不少于5秒,拥抱最多树木的选手获胜。第二届时,比赛时间被缩短到了60秒,而且只允许拥抱成年大树,减少对小树苗的损伤;第二个项目是“深情拥抱大树”(Dedication),参赛选手们可以提前选择一棵自己喜欢的树,在1分钟的时间里,用自认为最深情的方式来拥抱这棵树;最后一个项目是“花式拥抱大树”(Freestyle),参赛选手们可以自由选择,以任何新奇的、展示自我的方式拥抱大树。
第二届比赛中,苏格兰选手的花式抱树令人印象深刻
© Saara-Maria Salonen
拥抱大树比赛现场的欢乐,从运动员出场就开始了。2020年第一届,有九名长期生活在芬兰的外国选手代表自己的祖国出战,以及一名东道主国芬兰选手参赛。每位选手都准备了一份自己的参赛宣言。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北部的格拉夫顿(Grafton)的尤哈(Jura)写到自己的家乡以风闻名,所以树木都是侧向生长的,很难拥抱。他觉得自己很幸运搬到了拉普兰,并且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环境,现在能以各种形式来拥抱自然了。尤哈也是连续参加了两届拥抱大树锦标赛的选手。第二年,他的参赛宣言没有改变。不过,他向镜头展示了时隔一年变大的肚子,而且在参加“深情拥抱大树”的项目时,尤哈拿起篝火上烤好的香肠,斜抱着大树吃了整整一分钟烤香肠。虽然烤香肠没能让尤哈出奇制胜,但是他最终还是以一种对现实的回应获得了“花式拥抱大树”这个项目的冠军——在疫情依旧蔓延的时刻,尤哈搬来梯子爬到了树上,为大树也戴上了一只口罩。
第二届比赛中,尤哈斜抱着大树吃烤香肠,并为大树戴上口罩
© Saara-Maria Salonen
斯蒂芬妮娅(Stefania)来自意大利,她在受伤的情况下蝉联了两届拥抱大树的总冠军。第一届时,在“花式拥抱大树”的项目中,斯蒂芬妮娅双手合十,向树木鞠躬后又拥抱了它。评审认为,斯蒂芬妮娅拥抱大树的方式充满了对关怀的深刻见解。第二届在“速度拥抱大树”的项目上,她作为一个出场选手,出人意料地奔跑到接近赛场边缘的树,并在60秒的时间里拥抱了10棵树。之后出场的选手再没能打破她的记录。斯蒂芬妮娅说:“我一生都生活在树木周围——寻找浆果和栗子作为食物,或者在树下做运动,或者仅仅是享受树木周围的能量。当比赛结束后,我的身体里充满了来自树木和森林的正能量,以及来自其他参赛选手的爱。”拥抱大树世界锦标赛,与其说是一场竞赛,不如说更像是一场充满欢乐的表演。选手们的想象力,和对树爱的表达让评委们惊叹,也让他们产生了共鸣。
第一届比赛中,斯蒂芬妮娅双手合十向树木鞠躬
© Eat Shoot Drive
大赛一共安排了三名评审。第一届比赛的评委敏图·赫莫维尔塔(Minttu Heimovirta)是一位生物学家、荒岛向导和记者,从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搬到了北极圈以北的拉普兰。她曾饱受抑郁症的困扰,但是在森林和山脉中找到了宁静和平。敏图告诉我们说:“树木不想从你这里得到任何东西,它们让你可以做自己。”现在生活在森林中的敏图已经不想再回到城市中去了,再也不想从事一份忙碌的工作。她在观察森林的同时写了一本书,讲述自然界居民的生活:一些蚂蚁是多么的慵懒,一些多孔菌类如何杀死大树,一些植物如何食肉,还有树木如何与其他动物交谈。敏图说:“只要静静地坐着,看着大自然,灵感就会产生。”敏图认为,和孩子相比,成年人亲近自然无遗是更困难的,因为大家总是很忙,无暇顾及当下。这一次成为评审的经历,敏图惊讶地发现人们竟然有那么多种的方式去拥抱树木,同时表示对它们的尊重。
第一届比赛中,评委们以敏锐的目光观察着
© Eat Shoot Drive
在城市里,
也可以拥抱
一棵大树
每年芬兰的“拥抱树木周”到来,Halipuu家族同时也会发起线上拥抱大树的活动。不仅仅是生活在森林里的人们,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也都会将自己和树木的合影以及故事来投稿。丽塔对我们说:“相比于在森林中,当你在城市里面对一棵树时,或许你觉得这是一棵孤独的树。但话说回来,它仍然是一棵具有和森林中的树一样品质的树。我希望人们也能在自己身边发现最喜欢的那棵树,并去拥抱它。”
来自墨西哥的老奶奶克莱蒙和伴随她一生的树
© Clemen
两年来,Halipuu的网站上共征集到了340多份来自世界各地的投稿。来稿中,让丽塔最印象深刻的是来自墨西哥的一位名叫克莱蒙(Clemen)老奶奶和伴随她一生的一棵树的故事。老奶奶写道:“从小,我的树就在我的周围。它陪我玩游戏和荡秋千,它看着我笑。当我没有找到埋在树下的存钱罐时,它看着我哭。时光荏苒,它一直在我身边,树枝盖着我的房子。它用它的影子遮住我的孩子,陪他们玩游戏和成长。现在我们默默地看着对方。在我走过的60多年的岁月里,它始终陪伴着我。我非常喜欢我的树。”
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女孩艾琳娜和安抚她悲伤的树
© Elena
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女孩艾琳娜(Elena)用第三人称写下了另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女孩,她想向所有人掩饰她的悲伤。她决定抱着一棵树,把自己哭泣的脸埋在粗糙的树皮里。当最初强烈的情绪消退时,她突然感到受到了支持。巨树沉默着,没有晃动,但是那个用胳膊搂住坚实树干的女孩感到了她所需要的依赖。尽管泪水偶尔还是会从她的脸颊滑落,但这棵树,让她的内心深处有了一种不可动摇的力量,使她对明天充满信心。女孩很感谢这棵树。岁月过去,树木始终如同冷静的观察者,像大自然母亲一样。女孩继续拥抱树木,每次她都感到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让她的心平静下来。她会永远感激每棵树,尤其是第一棵。”
来自新西兰奥克兰的菲欧娜和自家花园的柠檬树
© Fiona
住在新西兰奥克兰市的菲欧娜(Fiona)分享了自家花园里的一棵柠檬树:“我爱这棵柠檬树,因为它带来葱茏绿色的一抹跳跃的金黄,每年我们还能收获大量美味的柠檬。”这不免让身在拉普兰的丽塔感到羡慕。她回复说:“拉普兰没有柠檬树,这太遗憾了,它的颜色让人看到就很振奋!”
来自意大利的拉夫尔正在亲吻附近公园里的树
© Raffaele
疫情下,意大利的拉夫尔(Raffaele)也被身边的树治愈了。他发来自己亲吻这棵树的照片,并写道:“我最喜欢的树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市,离我家不远。它在一个公园里,这是我在两次长时间的疫情封锁期间,散步的目的地。它不是特别高大,它并没有生活在一个特别好的地方。但我喜欢它。因为它帮助我继续我的生活,尽管困难重重。还因为它在炎热的夏天为我提供了凉爽的空气和让我放松的树荫。我觉得我和我的树是相连的——这是一种可爱的感觉,我很感激。”
互动话题
你是否有注意过身边的大树?是否有时候也会有一种想要拥抱它的冲动?是否你也体会过拥抱一棵树后所获得的疗愈?请在留言区,也分享你和一棵树的故事吧!
微信编辑|俞冰如
点击进入三联人文城市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