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业主闲置物业共享(这个小区赶走物业)
小区业主闲置物业共享(这个小区赶走物业)各处设置的垃圾回收点也很多,非常规整洁净。进入到小区内部,眼前一亮。崭新的柏油路顿时映入眼帘。令我好奇的是,在众多老小区面临环境杂乱、管理混乱的普遍现状下,阳光枫情小区改造能到什么程度呢?带着疑问,我去进行了实探。可以看到小区的整体外立面维护的还是不错的,外貌完全看不出已经是十多年的老小区。
文中“主人公”说的就是位于红谷滩的阳光枫情。
据了解,这个小区属于物业自治小区,原先也是有物业全面管理的,后来由于物业多年不作为,一气之下,业委会集合业主赶走原有物业,至今已经实行了长达五年之久的物业管理业主自治模式。
为此,阳光枫情省下了百万维修费,用于改造小区道路。
令我好奇的是,在众多老小区面临环境杂乱、管理混乱的普遍现状下,阳光枫情小区改造能到什么程度呢?
带着疑问,我去进行了实探。
可以看到小区的整体外立面维护的还是不错的,外貌完全看不出已经是十多年的老小区。
进入到小区内部,眼前一亮。崭新的柏油路顿时映入眼帘。
各处设置的垃圾回收点也很多,非常规整洁净。
小区每个单元入口还配备了智能人脸识别、刷卡门锁,安全性大大提升。
内部还配置了应急消防柜、电瓶车充电区域、旧物回收柜等公共设施。
再看下对面没有管理的“城中村”乡企城,早几个月我也来探过,现如今也还只是刷了外墙,路面、线路依旧脏乱差。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说实话,在看完阳光枫情小区的环境后,我的最大感受是,钱的确花到了实处。
可想而知,这样的“自治”物业模式,未来或将会成为很多小区物业管理的方向。
尤其是那些共用设备设施越来越破烂的老小区,涉及到更新改造和再投入成本,一些不负责任的物业服务公司是根本舍不得掏钱去进行小区改造。
不过呢,小区原有物业如果能够真正为业主服务,业主们也不至于走向自治物业。
就比如下面这个小区,在物业公司管理之下,小区环境依旧一塌糊涂,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进入到小区,就感受到杂草丛生的“田野之趣”,都要没过膝盖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走在田间的小山坡,无人打理的村舍常有的植被吗?
随处可见损坏的公共设施,无人问津。
光秃秃发黄的草坪,长期不见修整。
架空层烧毁的电瓶车堆在一起,两个多月了还是这个样子,我猜物业公司缺少一双那英姐的“慧眼”,不然怎么会视而不见。
要知道,这个小区交付也才三四年啊。
然而,这种物业不作为、管理乱象的情况可不是个例。我从百度上搜索“物业”关键词,竟然发现多数的内容都是物业的负面新闻。
只能感叹,如果居住的小区摊上个只会催缴物业费、不去实际改善小区环境的物业公司,对于业主来说可真是上辈子修来的“孽缘”了。
自然,对于那些原有物业太差的小区而言,换物业就成了小区面貌改善的大计。
近期就有粉丝跟我们爆料,他所居住的湖韵天成小区在换了新的物业之后,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原有物业管理时,随处可见的宠物大便,进出随意的小区大门......直到换了品牌物业龙湖物业,小区的社区运营才算走上了正轨。
当然了,也有一些小区在交付时就已经引进了比较好的物业服务公司,比如交付了五年左右的绿地外滩公馆。
这个楼盘合作的物业是拥有国家一级资质的嘉诚新悦物业(要不是朋友住这里,我都没办法进去实探)。
接下来带大家去看看“别人家的物业”。
可以看到,随处都是物业服务人员在忙碌着,有的在打扫路面,有的在灌溉草坪。
生机勃勃的草坪,整洁的路面......据说草坪两三天就要浇灌一次。
地下室出入口,有没有感觉像刚交付时的状态。
楼幢入户大堂、楼层过道,打扫的十分洁净。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物业对于小区环境的维护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那些饱受物业摧残的小区业主们,想换物业,难度实在太大。
首先我们要成立业委会才能更换物业,而成立业委会周期长、人工成本太高,稍有个环节出错,又被打回原形。
不难发现,现在市场上的行规就是,很多开发商开发完楼盘之后,一般会采用自己成立的物业公司。
尤其是那些小开发商,在毫无运营经验的情况下组建物业管理公司,这也就导致了社区管理乱象,收费乱象的状况。
最后根本无法真正行使服务业主、改善维护小区环境的职责。
可见,能够如此费尽心思去做物业服务,足以说明这里面的“油水”可大着呢。
并且不只是小开发商自己的物业,现在很多大品牌物业服务公司似乎也在“功利”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快。
比如,众多品牌物业争相上市。
根据克而瑞物管数据,2020年上半年30家上市物企整体收入达到395亿元,平均营收为13.16亿元。
这样的“大蛋糕”,试问多少物业公司不想上市分一杯羹呢?
而物业上市,最大的弊端就在于上市之后,人力成本和服务成本把控越来越严格,从过去人性化的服务,变成了“流程化”的服务。
物业更多地开始去考虑创收,但要知道,物业的营收主要是物业费、广告、车位管理费等比较单一的营收项。
这时顺势也就出现了很多的“增加服务项”,并且近几年还在持续加码。
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30家上市物企中,除几个未披露增值服务营收的物管企业外,其他的增值服务营收占比都非常高。
图源:丁祖昱评楼市
本来以“服务业主”性质的物业,最后变成了赚钱的工具,最终压榨的还是我们业主。
如果按照这种态势,对于我们业主来说,就是一个魔咒。
要知道,从交付之日起,物业服务就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物业服务的好坏,甚至直接决定了业主生活的舒心程度、小区的环境,甚至还会影响二手房的价格。
未来,或许业主自治才是物业的一剂良药。
或许,这样的社区,才是真正服务于我们,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