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夷陵之战刘备多少兵力(穿越猇亭的迷雾)
历史上的夷陵之战刘备多少兵力(穿越猇亭的迷雾)夷陵之战在军事上,大致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那么刘备这次大举伐吴,在军事上的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本文开头提到,因为很多细节的缺失,导致很多战争的过程看起来扑朔迷离,千年以来都没有定论,大部分人对夷陵之战的过程,基本都停留在“火烧七百里连营”这个层面,那么战争的具体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三国时期就开始使用的藏兵洞比较值得注意的是,孙权的求和丝毫没有涉及任何条件。与其说是求和,不若说是让刘备接受荆州的现状而罢兵,这当然是刘备不可能接受的,所以孙权方面应该一开始就知道“求和”的结果,他的目的只是想给世人呈现一个刘备师出无名的负面形象,他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在刘备的大军出征之际,刘备在政治和道义上,先输一着。
陈寿做《三国志》以简略朴实见称,但是到了关于战争过程这部分,由于经常缺失一些关键性的材料,导致仿佛一层迷雾笼罩在千年的往事中,后来的我们,常常想要穿越这层迷雾,一窥三国时代那些独具魅力的战争。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他把自己视为刘邦和刘秀事业的继承者,然而他称帝后第一场军事行动竟然是讨伐东吴孙权,而不是“恭行天罚”去讨伐篡汉的曹丕。
孙权遣诸葛瑾为使的求和信有这样的内容,“奄闻旗鼓来至白帝,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于小,未留意于大者也。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蹔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关于这段话,何焯称赞道“子瑜之言至言也”,胡三省的评价则更高,直接说是“天下之公”。卢弼则把这番话和赵云劝谏刘备那番话相提并论,赵云说的是“国贼是曹操,非孙权,当先灭魏,则吴自服,不应置魏先与吴战”。
这些议论都指向了同一个主题,就是在质疑刘备伐吴是师出无名,至少是不分主次。诸葛瑾让刘备考虑荆州和天下的大小关系,关羽和先帝的亲疏关系(当时传言汉献帝已死,所以称先帝,刘备本人也曾替汉献帝发丧),刘备显然无法正面回答这两个问题,也就只有“盛怒不许”了。如果说刘备的行为,于公确实难以自清的话,于私其实也难以自圆其说,关羽在建安二十四年(291年)被害,距离刘备伐吴此时已经过去两年了。
三国时期就开始使用的藏兵洞
比较值得注意的是,孙权的求和丝毫没有涉及任何条件。与其说是求和,不若说是让刘备接受荆州的现状而罢兵,这当然是刘备不可能接受的,所以孙权方面应该一开始就知道“求和”的结果,他的目的只是想给世人呈现一个刘备师出无名的负面形象,他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在刘备的大军出征之际,刘备在政治和道义上,先输一着。
那么刘备这次大举伐吴,在军事上的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本文开头提到,因为很多细节的缺失,导致很多战争的过程看起来扑朔迷离,千年以来都没有定论,大部分人对夷陵之战的过程,基本都停留在“火烧七百里连营”这个层面,那么战争的具体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
夷陵之战在军事上,大致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
战争的第一阶段,开始于章武元年(221年)七月,这一阶段蜀汉军队的任务是夺取长江三峡航道的控制权,《三国志·先主传》:“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这里的陆议其实就是陆逊(陆逊本名),很多人经常把他当做另外一位东吴将领,所以做此说明。因为之前关羽毁败,荆州的一些重要据点秭归和巫县都易手东吴,在这个阶段,刘备的军事行动进展的比较顺利,吴班、冯习、张南的前锋部队三万人击破吴将,夺取了巫县,秭归。(《先主传》:“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武陵五谿蛮夷遣使请兵。”)这个时候,武陵五溪蛮夷主动请兵的说法,洪亮吉曾在《太平寰宇记》引《蜀志》解释说刘备曾于武陵五溪立黔安郡,领五县,以此来解释这部分五溪蛮主动加入蜀汉军队作战的过程。实际上,谢钟英对此曾进行了驳斥,“《三国志》无先主置黔安郡事。先主败后五陵属吴,后主亦无由增县。”倒是《吴书·吴主传》的说法,可能更接近事实一些“使使诱导武陵蛮夷,假与印传,许之封赏。于是诸县及五溪民皆反为蜀。”这里涉及到双方的参战兵力问题,一般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刘备有约四万人,但是这四万人是否包括了武陵蛮,实在很难实证。考虑到武陵溪到秭归和夷道的位置,武陵蛮参战的兵力似乎不应该做太多的估计。至于东吴一方,《吴书·陆逊传》:“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另外,还有步骘“将交州义士万人出长沙”,双方兵力来看,肯定不如文学作品中描述的差距那样巨大,差不多是个旗鼓相当的态势。
夷陵之战第一阶段态势图,请横屏查看。
应该说,战争的第一阶段,蜀汉军队完成了既定目标,控制住了从巫县到秭归这一段航道,使得益州和前线的联系得到了保障。刘备本人则于章武二年正月回到秭归,这个时候,蜀汉军队的兵锋,已经指向夷陵了,吴班和陈式的水军驻屯夷陵的南津口,(《方舆纪要》:在州北二十里,当三峡之口。相传汉昭烈尝据守此津之南,故名。)《方舆纪要》用了“相传”二字,再次反映了夷陵之战中很多关键性位置的记载缺失的问题。
战争的第二阶段,两军在夷陵到夷道的这段长江两岸对峙,时间长达半年之久。
章武二年二月,刘备从秭归带领主力出发,从长江南岸进军,一直东进到夷道城下(《三国志·先主传》: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于夷道猇亭驻营),在刘备到达夷道之前,他在夷陵曾经企图诱使陆逊出战,《三国志·陆逊传》:“先遣吴班将数千人於平地立营,欲以挑战。诸将皆欲击之,逊曰:“此必有谲,且观之。”备知其计不可,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这说明刘备一度想先攻克夷陵,再逐步推进,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做法。但是因为陆逊坚决避战,蜀汉水军又无法压制东吴水军,导致刘备无法跨江作战,只能甩开夷陵,继续东进,而夷道城恰好在长江南岸,这就阻挡了刘备继续东进的脚步,刘备不得不开始围攻坚守夷道城的孙桓,然而刘备围城却又不强攻,最后形成围而不克的局面,这一围竟然就是半年。
夷陵之战第二阶段态势图,请横屏查看。
此时的情况是,蜀汉的水军不得不留在夷陵南津口和继续东吴水军对峙。而刘备的主力部队,一部分分散在夷陵到夷道一线,和北岸的吴军对峙刘备在南岸“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余营,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吴书·吴主传》)”,这就是所谓的“连营七百余里”,从七百里的距离来看,这应该还包括从鱼复一直延伸到夷陵前线的一些兵站,这些兵站的意义主要在于保障南岸能有一条和鱼复方面沟通的线路。然而这样的部署方式,却存在致命的弱点,后来陆机做《辩亡论》说“重山积险,陆无长毂之径;川阨流迅,水有惊波之艰。虽有锐师百万,启行不过千夫;轴舻千里,前驱不过百舰。故刘氏之伐,陆公喻之长蛇,其势然也。”这种把部队逶迤分布在长江南岸狭长地带的做法,显然无法展开阵形,更不可能形成攻坚的力量,毫无战斗力可言不说,还存在被对手拦腰截断,分而歼灭之的巨大隐患。陆逊曾经劝说吴军将领不要急于决战,他给出的理由是:“若此间是平原旷野,当恐有颠沛交驰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于木石之间,徐制其弊耳。”在耐心的等待中,这个弱点最终被陆逊所发现,以致于一举击破。
这里必须说明一下的是,蜀军陆军从南岸沿极窄的山路不断翻越山岭进军,其实也有不得已的原因。《蜀书·黄权传》:“(刘备)及称尊号,将东伐吴,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先主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先主自在江南。”从黄权的顾虑中,可以看到刘备集团对东吴水军强大实力的忌惮,考虑到如果只是走水路,顺流而下的话,一旦战事不利,将很难善后,为了以防不测,刘备才不得不采取“缘山截岭”的方式。
刘备的另外一部分军队则集中于夷道城下,继续围困夷道城。
田余庆先生在分析刘备夷陵败因的时候,曾用“令人费解”四个字来描述刘备的部署,本来刘备是以倾国之兵的姿态伐吴,然而现在刘备的军队在长江南岸摆了一个长蛇阵,不但没有强攻夷陵和夷道,反而结营扎寨,摆出一幅固守的样子。《孙子兵法》说,“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 是为縻军。”
在长江七月炙热的阳光下,刘备这支本来应该是充满愤怒的复仇之师,变成了不折不扣的縻兵。
陆逊在坚守夷陵其间,曾经给孙权上书说,“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此时的陆逊,自信只需要以逸待劳,伺变击怠了,他在等待刘备师老运艰,渐见衅隙时刻的最后到来。
夷陵之战吴军反攻态势图,请横屏查看。
《三国志·陆逊传》这样记载东吴军队反攻时的情况:“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馀营。备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这显然是个令人吃惊的战果,刘备的四十几座营寨,几乎在同时被攻破,可见蜀汉军队的指挥系统在瞬间就崩溃了。陆逊取胜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东吴水军在长江水道,有绝对的控制权,能够按照进攻的需要,自由地投放进攻力量,至于火攻,则只是加强了奇袭的效果和震撼,并不是如文学作品所说的那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三国志·黄权传》:及吴将军陆议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
刘备最后被逼退到马鞍山,被陆逊主力和从夷道城反击而出的孙桓共同击败。马鞍山一战,刘备部队“死者万数”,损失惨重,蜀军溃不成军,大部死伤和逃散,车、船和其他军用物资丧失殆尽。(《三国志·孙恒传》:备军众甚盛,弥山盈谷,桓投刀奋命,与逊戮力,备遂败走。)
夷陵长江北岸实景,雾琐猇亭。
刘备先逃至夷陵(《三国志·徐盛、潘璋传》:刘备次西陵,盛攻取诸屯,所向有功;…璋与陆逊并力拒之,璋部下斩备护军冯习等。)接着又逃往秭归方向,最后退至白帝城才保全性命(《三国志·刘晔传》:备仅以身免)。《三国志·孙桓传》:“桓斩上(夔)道,截其径要。备逾山越险,仅乃得免”。
一点余论,关于黄权在江北的位置,因为吴军兵锋已经指向永安,孤军悬于江北的黄权,归路被断,只能无奈地投降魏军。
在夷陵之战中,因为史籍记载的原因,很多关键性位置令人费解,而这其中就包括黄权江北军的动向的问题,在以往的介绍中,一般认为黄权在夷陵以北方向,但是这种说法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在于黄权所部为何要北出到那么远?所以本文比较倾向于田余庆先生的看法,黄权所部实际是在东三郡方向。
一点余论,关于黄权位置探疑。
注:文中所有照片均为本人实地拍摄,如需转载,请先征得本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