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牵挂四十年的故事(一位武汉老人的故事)
九旬老人牵挂四十年的故事(一位武汉老人的故事)他待在家里,却关心着外面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一切。从这一天起,离汉通道全面关闭。他是一名来自武汉的退休医生。2003年他曾奋战在救治SARS患者的第一线。“1月23日”这是个特殊的日子。
今年,每个人都度过了一个很不一样的春节。我们的国家陷入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危难之中。灾难中心的武汉,如同在巨浪中航行。自此开始,每一个普通人都肩负着使命。一声号角,四面八方。
终于,3月25号,湖北解封;4月8号,武汉解封。一切都在慢慢恢复,一切都在开始变好。
在与这场战疫有关的无数普通人中,我们想为你讲述一位武汉老人的故事。
他是一名来自武汉的退休医生。2003年他曾奋战在救治SARS患者的第一线。
“1月23日”
这是个特殊的日子。
从这一天起,离汉通道全面关闭。
他待在家里,却关心着外面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一切。
也是在这一天,武汉市要求参照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建设一座专门医院——武汉火神山医院。
“1000张床位,10天建成,现场4000余名工人同时施工,3.39万平方米”
他打开电脑,查看即将修建的火神山医院的位置。
然而1月23日布局,2月2日就要交付,真的来得及吗?
担心之时,门外传来社区工作人员的声音——“爷爷,菜放门口了,您记得拿一下。”
在这个特殊时期,连平日里的陌生人,都消除了隔阂。
不能出门,却更加担心在一线的孙女。手机聊天界面停留在孙女发来的两句话:“爷爷,今天我的病区有五个出院了。 ”“爷爷,今天我们科室又感染一例!!!”
最后一句话让他的心揪紧,电话拨过去,却无人接听。他想到,这个时刻,许多人都没办法跟家人团聚,甚至,与他们永远别离。
他对孙女的工作有着无限的理解、支持与感同身受。2003年SARS病毒席卷全国,他也曾奋斗在救治患者的第一线。
17年前那场硬仗,爷爷没退缩,现在,依然想与你并肩作战。
他拿出纸笔,给孙女写一封信:“致我的小英雄,从未想过这个冬天,竟如此漫长……”
电视、手机、收音机……他关注着每一个能够获取新讯息的工具。
他听到:“疫情发生以来,来自兄弟省份的物资,每天源源不断,运往荆楚大地。”
“总计42000余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
“江苏2757人,上海1608人,广东2452人,浙江1985人……”
“支援一线的医务人员中,有12000余名90后、00后年轻人。”
空荡荡的家里,手机成了与家人们联络的唯一渠道。
“爸爸,我和雅文在前线会保护好自己的,您别太担心,您也照顾好自己。”
网络上看到的一张张请战书,更是让他感动。
“你们,是平凡世界的微光,爷爷为你骄傲。”
写上这封信的最后一句,望向窗外。
他好像看到了一个恢复活力的武汉,那熟悉的模样,又回来了。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