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25周年主题硬笔书法作品(香港94岁挥春师手写)
香港回归25周年主题硬笔书法作品(香港94岁挥春师手写)点横竖撇捺,方正字块的每一笔,都似诉说半世纪来的沧桑变迁,街坊世代的人情冷暖。添叔笃定这远非一般印刷品可媲美,“手写的‘福’比灵符还要厉害,回到家贴在门上,才有灵气。”“中国有很多书法字体,不同朝代都有不同字体,像隶书、魏碑,还有行书,而毛笔字根底正是中国字的根基。”添叔说,所以他写挥春,也是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肯定与珍视。挥笔龙蛇舞,春禧气象生。挥春,在粤语中意指春联。在香港上环文武庙附近街口,拾级而上,中新社记者见到这位94岁高龄的挥春师傅严镜添,人称添叔。他身边的铁丝网上,红底金字的手写挥春随风飘扬。“招财进宝”“家肥屋润”,均出自添叔之手。自言家境贫困的添叔,7岁开始跟随当中医的契爷(干爹)学书法。中医写药单要用毛笔,他就在一旁负责磨墨,“每天一边磨墨看着学,一边将玉扣纸钉成习字簿来练字。”他也乐于尝试不同书法字体,找来各式临摹帖自学。
(新春见闻)香港94岁挥春师:手写“福”字才有灵气
中新社香港2月3日电 题:香港94岁挥春师:手写“福”字才有灵气
作者 韩星童
手执毛笔,沾上金漆,行云流水般从容地由上至下,运笔由细变粗,再由粗变细而尖,最后流畅地横向一笔,便有“福”到来。
挥笔龙蛇舞,春禧气象生。挥春,在粤语中意指春联。
在香港上环文武庙附近街口,拾级而上,中新社记者见到这位94岁高龄的挥春师傅严镜添,人称添叔。他身边的铁丝网上,红底金字的手写挥春随风飘扬。“招财进宝”“家肥屋润”,均出自添叔之手。
自言家境贫困的添叔,7岁开始跟随当中医的契爷(干爹)学书法。中医写药单要用毛笔,他就在一旁负责磨墨,“每天一边磨墨看着学,一边将玉扣纸钉成习字簿来练字。”他也乐于尝试不同书法字体,找来各式临摹帖自学。
“中国有很多书法字体,不同朝代都有不同字体,像隶书、魏碑,还有行书,而毛笔字根底正是中国字的根基。”添叔说,所以他写挥春,也是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肯定与珍视。
点横竖撇捺,方正字块的每一笔,都似诉说半世纪来的沧桑变迁,街坊世代的人情冷暖。添叔笃定这远非一般印刷品可媲美,“手写的‘福’比灵符还要厉害,回到家贴在门上,才有灵气。”
资料图:挂福字。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添叔摆摊,始于1962年。经历过二战时期四处打杂维系艰难生活,添叔称“我在船厂帮过手,也在街边摆过摊做生意”,他卖过毛笔、古董打火机、眼镜,最后索性考取验光师牌照,全职卖眼镜。正是“添记眼镜”于上环落户那年,他开始在春节前夕两个月兼职写挥春,直至除夕夜。
“数十年前的文咸东街,每逢农历12月街边总有十几个档口在写挥春”,他边说边用手指向空荡荡的街道,彷佛穿透时光,那些年街头巷尾的热闹年味仍如旧年,炮仗声犹在耳畔,“那时新年的气氛要比现在浓得多”。
十数呎的档口,添叔挥笔题福,一挥便近60年。搬家到新界葵青区,添叔也在春节前每天跨海来上环。当记者问他会不会觉得累,他开怀笑着反问:“我写了这么久,你看我像累的样子吗?”写字在添叔眼里是件快乐的事,这种快乐是来自“很开心自己有这个技能,而别人拿到字又很开心”,所以他是个乐天派,只要有一日走得动,就会坚持来写挥春。
添叔也有遗憾。“我可能是香港最后一个手写挥春的人”,曾经一同摆摊的挥春师傅,有的告老还乡,有的离世,独留他这一档。他坦言,要保存手写挥春这种中国传统习俗,将新年祝福传递至家家户户,并不是一件易事,尤其在电子印刷时代。
他理解社会压力下年轻人更愿意去做能挣钱的工作,他的身为验光师的儿子便是其一,对挥春毫无兴趣,工作及杂事全用电脑完成,平时连圆珠笔都少用,更不用提握毛笔写字。
若有可能,添叔仍想收徒弟,以传承这门技艺。机会或许渺茫,他也不强求,顺其自然,“只希望他日到我百年归老,大家仍然记得我曾经帮街坊写过挥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