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万高铁取得重大进展(郑万高铁取得重大进展)
郑万高铁取得重大进展(郑万高铁取得重大进展)巫山隧道为郑万高铁重庆段第二长隧 央视《新闻直播间》《午夜新闻》给予关注 巫山隧道 比计划工期提前125天贯通 为全线后续铺轨奠定了坚实基础
【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全国产经信息不错过】
12月15日
中铁十八局集团承建
郑万高铁重庆段控制性工程
巫山隧道
比计划工期提前125天贯通
为全线后续铺轨奠定了坚实基础
央视《新闻直播间》《午夜新闻》给予关注
巫山隧道为郑万高铁重庆段第二长隧
属高风险隧道
隧道采用“3横道 2平导 1斜井”
的辅助坑道方案施工
其中3号横道为关键线路
该横洞地质复杂、施工难度极大
涌水量大,出口下穿沪渝高速公路地段
埋深大、地温高
项目建设者不断创新工艺工法
实践突破
治水!
每天排出15个标准长池游泳池水量
巫山隧道3号横洞最高涌水量
达37000立方米/天
相当于每天排出
15个标准长池游泳池的水量
项目部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
做好结构防排水措施
间隔在集水井处设置抽水泵
通过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及时探明掌子面前方
地下水及不良地质情况
确保安全开挖、抢抓进度
“战”高温!
连续2月每天38度高温施工
针对隧道内最高达38度的高温作业
项目部增加射流风机通风
利用高压水管和助压水泵洒水
冰块等措施进行降温处理
今年6至7月,隧道施工温度连续每天保持在38度
创该项目施工温度最高值保持最长纪录
项目部合理安排高温作业人员和时间
积极改善施工作业环境
提高施工效率
下穿高速公路
创新工艺筑牢“安全墙”
巫山隧道下穿沪渝高速公路岳家岭隧道
最小净高差仅15米
埋深较浅,存在较高安全风险
为解决出口下穿高速公路的施工难题
项目部多次会同专家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制定方案
改变传统施工工艺
采取中隔壁法施工、机械开挖法
有效降低了安全风险
地质复杂
“长隧短打”啃下 “硬骨头”
针对隧道洞身长、地质条件复杂
山高路陡、交通不便
通风排水管理难度大等特点
项目团队共设5个施工工区
采取“长隧短打”
分12个掌子面同时掘进
在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方面优势明显
建设者坚持“先探测、管超前、
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测量”原则
多次优化施工方案、做好技术服务
强化施工过程管控等措施
确保安全顺利贯通
郑万高铁纵跨豫、鄂、渝三省市,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沿江通道和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818公里,重庆段全长184公里,是我国第一条桥隧比超过90%的复杂险峻山区高速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建成通车后,重庆至郑州将由现在的8个小时缩短到4个小时,到北京只需6小时左右,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通往中原、华北、东北地区新的便捷快速客运主通道,对加快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铁建,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产经平台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