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还是毁灭选择什么(生存还是毁灭)
生存还是毁灭选择什么(生存还是毁灭)哈姆雷特的内心备受煎熬,一方面觉得自己势单力薄,正面对抗叔父,自己能力还不够强大。另一方面又不想使用叔父用过的下三滥的手段去谋害叔父。导致内心左右摇摆,失去了杀死叔父的最好时机。后来又在与母亲交谈的时候,以为躲在暗处的是新国王,失手杀害了心爱的姑娘的父亲-大臣波洛涅斯,这也间接导致爱人失去了性命。这本书其实讲述了的大意是王子复仇记。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外求学途中,听闻父王过世的消息后回国,发现母亲在父亲去世两个月不到就改嫁了新国王,也就是哈姆雷特的叔父。后来在守卫的帮助下,他见到了父亲的亡魂,亡魂告诉他是叔父用毒药杀害了他,并用诡计引诱母亲嫁给了他,并篡夺了王位,让哈姆雷特一定要帮他报仇。哈姆雷特在得知这个真相后内心非常悲痛,他在宫中装疯卖傻得以周旋叔父,并叫来怜人上演一曲戏中戏,以此来暗示叔父的罪行,很快他就确认了叔父就是杀害父亲的仇人。但是这出戏之后,新的国王也明白他的罪行败露了,对哈姆
“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很早之前就能从电视上或者各种杂志中读到这句经典的名言,这句话非常经典,是以上帝的视觉在审视自我,让人不自觉就会去深思这个生存本身的哲学问题。
最近读了《哈姆雷特》,才知道原来这句话出自莎士比亚的这部经典的著作中。而且封面的背面就有这句话,一下子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未读莎士比亚之前,只知道他是中世纪欧洲著名的戏剧小说家,是戏剧界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而今仔细读了之后,才发现莎翁真的是当之无愧的戏剧鼻祖。很多现代的影视剧中都能找到哈姆雷特的影子,比如戏中戏,比如宫廷政变,假戏真做,宫斗复仇等大戏,这些戏码始终都是影视剧热门情节。
有人说过“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看过这个故事的人,都对这个故事里的任务和事情有不同的看法。
这本书其实讲述了的大意是王子复仇记。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外求学途中,听闻父王过世的消息后回国,发现母亲在父亲去世两个月不到就改嫁了新国王,也就是哈姆雷特的叔父。后来在守卫的帮助下,他见到了父亲的亡魂,亡魂告诉他是叔父用毒药杀害了他,并用诡计引诱母亲嫁给了他,并篡夺了王位,让哈姆雷特一定要帮他报仇。哈姆雷特在得知这个真相后内心非常悲痛,他在宫中装疯卖傻得以周旋叔父,并叫来怜人上演一曲戏中戏,以此来暗示叔父的罪行,很快他就确认了叔父就是杀害父亲的仇人。但是这出戏之后,新的国王也明白他的罪行败露了,对哈姆雷特也起了戒备之心。
哈姆雷特的内心备受煎熬,一方面觉得自己势单力薄,正面对抗叔父,自己能力还不够强大。另一方面又不想使用叔父用过的下三滥的手段去谋害叔父。导致内心左右摇摆,失去了杀死叔父的最好时机。后来又在与母亲交谈的时候,以为躲在暗处的是新国王,失手杀害了心爱的姑娘的父亲-大臣波洛涅斯,这也间接导致爱人失去了性命。
最终他与前来复仇的雷欧提斯比试剑法的时候,两人都被沾了毒液的利剑所伤,同时母亲无意中喝下了国王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情节发展到此时,是本书的高潮部分,雷欧提斯在生命的最后也明白了这一切其实都是国王的阴谋。哈姆雷特用尽了最后的力气,杀死了仇敌,最后大家都同归于尽。
我们可以看出哈姆雷特身上的各种矛盾点。他爱自己的母亲,却又悲愤母亲在父亲尸骨未寒的时候就另嫁他人。他爱奥菲利亚,但是为了复仇,他装疯卖傻,故意在心上人面前制造假象,让人认为他是因为不能得到心上人而疯了,也是利用了爱人,虽然他并无恶意,但是却间接害死了最心爱的人。
他能看出宫内各色人等虚伪的面孔,却也只能假意逢迎。他早就想手刃仇敌,却又顾虑重重,担心自己会帮助仇人上了天堂。
正如他的叔父在劝诱雷欧提斯去设局杀害哈姆雷特的时候所说的那句至理名言: 我们所要做的事,应当一想到就做。因为人的想法是会变化的,有多少舌头,多少手,多少意外,就会有多少犹豫,多少延迟。这句话正是回应了哈姆雷特复杂的内心戏,政局时刻在变化,各种人各种意外接踵而来,导致哈姆雷特的复仇大计一变再变。
所以,当哈姆雷特一想到要复仇的时候就要当断则断,其后不乱。一再犹豫,一再迟疑的内心,其实也是映射了我们大多数人的行为也是如此,想到一件事必须得去做,但是思前想后,又觉得要做的光明磊落,要顾及各方面的利害关系,审时度势的想了又想,最后就会不了了之。
如果当我们自己是哈姆雷特,我们又会怎样去做呢?我们未必会比他做的更好,可能很多人只是贪图安稳的生活,只想苟且于人世,可能什么都不会去做,就这样碌碌无为的日复一日的活着。
如果我是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这个问题,我想我也会不断地思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