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阳平以不用单腔为原则,出口不用宕三眼。偶用单腔,是一个向上展延的腔格。第一个音是不宕三眼的。阴平声有两个特点,一曰高,二曰长,以单腔为主,阴平声出口即可宕三眼。四声腔格的基本规范平声平声最长,尤重在出声之际。

昨天,钱老师在云端·昆曲课进行了“腔纯——浅识昆曲腔格“的课程,详细地讲解了昆曲的常用腔格的知识。

老规矩,这份课堂笔记,以帮助大家参考查阅复习。

昆曲素有水磨腔之称,唱腔曲调细腻婉转,唱腔口法依字而行,有装饰腔格来丰富唱腔。

依字行腔,即按照字音的四声阴阳的调值走向化为旋律,称为“四声腔格”,简称“腔格”。

四声腔格的基本规范

平声

平声最长,尤重在出声之际。

阴平声有两个特点,一曰高,二曰长,以单腔为主,阴平声出口即可宕三眼。

阳平以不用单腔为原则,出口不用宕三眼。偶用单腔,是一个向上展延的腔格。第一个音是不宕三眼的。

上声

上声字多为阴阳通用,阳上声较少。上有顿音,上声字出口即罕,罕腔和嚯腔是上声特有的腔格。上声字在南曲中音调最低,可用单腔,最高一般不超过中音区的「六」,低音可至低音区的「工」。

上声本从平声转变而来,因此其腔如同平声,出口即可宕三眼。但是平声字的宕三眼只限阴平,而上声宕三眼偏多阳上。但是上声字多为阴阳兼用,真正的阳上声字比较少。

去声

去有送音。去声字的腔格最为简单,工谱与平声相同,只是加了豁腔,无论阴阳,豁腔总加在第一个音之后,但亦有变格。

豁头泛高一级或者二、三级,基于阴去声和阳去声区分。豁腔后的腔都是本调的主腔。

豁腔是去声字的特定腔格,需要虚唱。

入声

断腔为入声字的专腔

阴入宜轻,阳入宜重,南曲入声不长腔,出口即断。

入声拖长就是平声,所以入声腔与平声相同,唯入声出口即断。我们在唱入声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处理,可能不做断腔,而同平声唱法。

腔格发展

清工谱不记小眼不记腔格,已无从考证当时的腔格是什么情况。据王守泰先生在《昆曲格律》里记载,前代曲律有掇、叠、擞、嚯四个腔。

到近现代,在王正来先生的《曲苑缀英》记载了昆曲最常用的10个腔格,而《振飞曲谱》中更为详细地归纳了16种腔格。

常用腔格介绍

橄榄腔

橄榄腔的节奏型俗称“宕三眼”,在昆曲工尺中记录为一音四拍,从板开始,一个板带三个眼,叫宕三眼,共四拍。

橄榄腔是一个长音,演唱起来首先要将气吸足,再慢慢吐出来,不能一次吐光。

在强弱区分上,第一拍弱,第二拍渐强,第三拍最强,第四拍渐弱,两头弱中间强,形成两头尖中间大的橄榄形状,故称为橄榄腔。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1)

eg:“听”「四」(示范音频:0'02",下同)

“听”字吐出的时候字头用劲,马上声音缩小,渐渐强,第三拍最强,第四拍收回。要有收有放再收。

在第四拍的时候,在正拍上打一下夯,表示节奏,一方面起到稳定节奏的作用,另一方面有一种结束感。

橄榄腔不仅宕三眼会用,单音三拍及以上也会用到。如阳平声字多从低到高,“月明云淡露华浓”的“浓”,先「合」,后面跟唱三拍的「四」,这种三拍或者三拍半的音,也要用橄榄腔。

掇腔

掇为提掇之意,古称提音,有拎起之感,演唱轻巧灵活。

一般用于平声字出口腔,前音为顿后音为带。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2)

eg:“生”「五仩」

“绡”「工·尺」(0'24")

这里是一拍两个音「五仩」,「五」唱半拍,「仩」唱1/4拍,另1/4拍停顿,这样的腔格就是掇腔。“绡”是平声字,出口腔「工」是一个叠音,第一个「工」唱半拍,后面的「工」唱1/4拍,停顿1/4拍。

前音要唱得实在,后音要唱得虚,一带而过。

《振飞曲谱》中掇腔变为带腔,是一个腔格两种说法。

《振飞曲谱》中将其归纳为三种方式,有三种作用。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3)

eg:“闲”「工·」

“庭”「上·」

A. 在一个腔连续行进之中,或在一个字出口之后,于应当换气的地方稍微停顿一下,然后很快用原工尺继续唱。

如“闲庭院”的“闲”,「上尺工·尺尺上」就是一个掇腔,在「工」有停顿的符号,在这里可以偷气,然后用原工尺继续唱下去。“庭”字上「上·四四」同。这里起到吸气的作用。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4)

eg:“流”「工五」

B.一个腔稍作停顿之后,在前面的腔已完而后一个腔未起之时所唱的另一工尺。或者在一个字出口以后,稍停接唱的另一个工尺,以带起下面的腔。

如“似水流年”的“流”「尺工五六·工」,这里「尺工」阳平声的主腔就完成了,后面有叠腔「六·工」,这里靠掇腔的「五」过渡,将两个腔衔接得自然舒服。

这里可以看到,掇腔不仅出现在一拍之内,“闲庭”是一拍中的两个音符,而“流”是两拍中的两个音符,「工」唱一拍半,「五」仍旧唱1/4拍,休止1/4拍。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5)

eg:“好”「尺五」

C. 凡曲文的词意虽有段落而气氛上不宜分开的,或者连起来唱更有助于表达感情,在前一个字唱完之后,后一个字未唱之前另加一个工尺。

“一生爱好是天然”这里“爱好是天然”连起来唱词义完整,这里“好”「四上尺」后面带了「五」,以衔接“是”的腔。和腔与腔之间的掇腔作用和效果类似。

这里注意“好”是上声字,也可以用掇腔,而且用在腔末,并不是出口腔,而前两个例子中,掇腔出现在了腔中。这里有了一定的变化和发展.

撮腔

如果一个腔唱完音阶是向下转的,往往容易把尾音上扬,妨碍了咬字的准确,应当用撮腔来扣住它。撮腔的原则是用在平声上,上、去声有时也会用到。

撮腔演唱要轻灵,有跳跃感,是非常有昆曲特色的腔格。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6)

eg:“苍”「五五六」(0'38")

「五五六」是一个撮腔,撮腔一定是一拍三音的。撮腔都是前16分音符,在时值分配上,「五五」唱半拍,「六」唱半拍。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7)

eg:“声”「四四合」(0'57")

这里的「上·」是前面讲的掇腔,「四四合」是撮腔,掇腔连撮腔是经典唱腔组合,经常会用到。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8)

eg:“片”「五五六」(1'12")

撮腔不仅用在平声字上,还会用在其他字上。

去声字用撮腔如“片”,「仩伬五五六」去声字的豁腔后用撮腔,也是昆曲中非常经典的腔格。

叠腔

叠腔和撮腔作用一样,为了防止平声字的字尾向上扬,上、去声也会用到。

叠腔分为两叠腔和三叠腔。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9)

eg:“西”「四·合」(1'22")

A. 两拍三工尺

《琴挑》【懒画眉】“西”,「四·合」第一个「四」唱3/4拍,后一个「四」唱1/4拍,要连起来唱,不能有气口。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10)

eg:“路” 「工·尺」(1'41")

B. 一拍三工尺

这种叠腔和撮腔很像,不同的是撮腔的叠音紧贴在前面一个工尺,唱前16;这里在两个工尺之间,唱后16。这里「工」唱半拍,「工尺」唱半拍。一般这种字用在平声字上,但是上去声也会用到,这里

是一个去声字的叠腔。去声字已经在「五仩六」做过豁腔,为了防止在后面继续豁腔,所以用叠腔将其扣住。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11)

eg:“簪”「尺·上四」

“宝”「尺·上」(1'59")

C. 两拍四工尺

“簪”字「尺·上四」,是两拍四工尺的叠腔。作用唱法相同。

“宝”是一个上声字,这里「尺·上」是一个上声字的叠腔。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12)

eg:“襄”「上··五」(2'33")

D. 三叠腔

即三叠腔即一个音连续唱了三次。这里是两拍四个音符,每个音符唱半拍,平均分配。

三叠腔的唱法比较丰富,具体唱法要根据曲情处理。一般第一个音实第二个音虚,虚实相间。

实唱或平唱:每个音都唱本音,放平唱。

罕唱:第二个叠音高起唱,用罕腔的口法。(2'56")

嚯唱:在第三个叠音上用嚯腔的口法唱,即把第三个音吞掉一半,偷半口气。(3'17")

叠唱:把第三个叠音再叠一下。(3'37")

以上四种唱法是三叠腔比较常见的唱法。

擞唱:把中间两个叠音唱成擞腔的形式,这种唱法比较少见。(3'57")

擞腔

震颤,为增加曲调的优美,将原工尺摇曳震颤。唱法以虚为主,唯出口稍实。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13)

eg:“门”「六」(4'45")

唱腔围绕「六」上下摇曳震颤,如果用音符标出来,大概是「六五六六」。

擞腔指围绕本工尺,但是音不一定准确是某一个,这里我们常唱得比「五」高一点,唱出来比较好听。

擞腔在散板和上板都会用到,但是唱法不同。

散板因为节奏相对自由舒缓,可以唱得长一点,一般会唱七个音,如这里在散板上会唱成「六五六五六五六」,时值分配上前两个音慢,中间四个音快,最后一个音要延长一点。(4'19")

上板的擞腔,因为在板眼上,一拍有时间限制,只唱四个音。

演唱特点:

虚实相间,第一个音实,第二个音要虚一点柔一点,后面两个音恢复正常,最忌讳唱得棱角分明。

擞腔要唱得连贯,中间不能断,要缠绵婉转。

滑腔

凡两拍之腔由低而高,再由高而低滑行时,为增加旋律婉转圆润,特在转折高处重复唱一个音。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14)

yin

eg:“因”「仩伬·仩五」

「六五·六工」(4'56")

音阶走势从低到高再低,音阶走向如同半圆弧的拱形。

演唱时气息要匀称,整个腔里不能换气。如在这里两个滑腔连在一起也不能吸气。这种腔格对气息的要求比较高。

第二个叠音要有力度,有意识增强。如在这里这里在第一个「伬」上要虚唱,第二个「伬」要强调,用劲唱。在整个腔的过程中有重点。

滑腔一般在眼上,偶尔在板上,一定出现在正拍上。

罕腔

上声字的特有声腔,凡唱上声低腔时,先使字头出口音比本工尺高。

罕腔特别能够体现出人物的特定情绪。是昆曲所有腔格中最难的。

工尺谱上没有特定符号,说明不是每一个上声都必须罕,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有高罕滑落和高罕不落两种处理。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15)

eg:“马”「六」(5'11")

A.在散板上

《哭像》【叨叨令】“马”,这里把字头的「六」处理成高罕不落,把人物愤恨情绪喷薄而出。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16)

eg:“晌”「工」(5'34")

B. 上板曲的高罕滑落

“一晌眠”的“晌”,这个罕腔原是低音的「工」,这里甚至可以高出八度,从中音区的「工」开始,慢慢往下滑落到低音区的「工」。这里在演唱的时候运用吞吐法,字头吐出之后声音收回,像细丝一样,然后像抛物线一样慢慢滑落到本音上。滑落的过程要非常柔和,不能有棱角,对气息和声音的控制要求很高。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缠绵恩爱的柔情通过这个罕腔表现出来。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17)

eg:“老”「四」(5'59")

C. 上板曲的高罕不落

上板曲常常因为音符时值,只能唱成高罕不落。

“老”这里只唱半拍,来不及滑落,所以采用高罕不落的唱法.

上声字不是所有字都唱罕腔,一支四五分钟的曲子,一两个地方用罕腔,运用得当会非常惊艳漂亮。

上声字不一定每个字都唱罕腔,但是每个上声字的字头要非常用劲唱,要唱出上声字“高呼猛烈强”的特点。

嚯腔

俗称“落腮腔”,用“落腮”法将音吞下一半,同时偷半口气。

专用于上声字出口腔低落的第二个音。下巴先向上抬,再落下来,在落下时将音吞掉,故称“落腮”。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18)

eg:“打”「尺上」(6'08")

第二个音比第一个音低,唱落腮。这里「尺」唱半拍,「上」唱1/4拍,1/4拍停顿。这里先唱罕腔,是一个罕腔带嚯腔组合。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19)

eg:“管”「合工合」

一拍三个音符时,如“管”,「合工」是前16分音符,「工」唱1/8拍,停顿1/8拍,「合」唱1/4拍。

嚯腔的唱法也是吞吐法,第一个音出口吐出去比较强,后一个音吞进来比较弱,带有偷气的功能,有强弱吞吐的感觉。

豁腔

豁在这里引申为上扬之意。唱法以虚为宜,向上袅袅远扬。

专用于去声字出口腔,“逢去必豁”以表明豁腔对去声字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具体操作中仍要根据情况而定。具体豁到哪个音要依据四声阴阳、豁头前后的工尺而定,要豁得比唱腔中较高的音更高。

阴去声和阳去声区别非常大。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20)

eg:“处”「仩伬五」(6'27")

阴去声:当豁头前面的音高于后面的音,大多数即为阴去声(阳去声偶尔借用这样的音阶,而阴去声字只能出现这样的音阶)。如在这里“处”做豁腔为「仩伬五」。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21)

eg:“笑”「五仩」

A.阴去单音豁腔,豁一级

「五」比「工」高,做豁腔到「五仩工」(两个半音不作豁腔,因此是一度)。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22)

eg:“怒”「六仩五」

B. 阳去声豁二级

这里豁头前是「六」,豁头后是「五」,前低后高,从音阶走向可以看出是阳去声,这里豁到比较高的「五」更高一个音,因此做豁腔「六仩五」,对比豁腔前一个音高了两度。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23)

eg:“上”「上六工」

C. 阳去声豁三级

同上,这里豁头要比较高的「上」更高,且半音不做豁腔,这里做豁腔「上六工」,对比豁腔前一个音高了两度。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24)

eg:“下”「上五六」

D. 阳去声豁四级

这里谱子上做「上五六」,在这里作用与豁腔相同。在唱法上,上板曲中阳去声的豁腔可以唱得更实。

阳去声非常复杂,有多种不同的情况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25)

eg: “画”「五伬仩」(6'40")

a. 做豁腔「五伬仩」,这是一个最规范阳去声的豁腔。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26)

eg:“为”「尺工」

b. 但是阳去声又会借用阴去声的豁腔,「尺工上」,前音比后音高,豁到「工」,这本是阴去声的腔格,这里阳去声借用。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27)

eg:“是”「工」

c.音符时值短时,不做豁腔。如“是”是去声字,但是这里只唱半拍,不做豁腔。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28)

eg:“弄”「六五仩」

d. 阳平声和阳去声腔格走势相同,这里不做豁腔做阳平声处理。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29)

阴去腔格变格

eg:“到”「伬仜」

去声字在出口腔带豁腔,最长不超过两拍,“板上起腔中眼必转”,即中眼一定换成另一个腔,两拍间一定要把豁腔完成。但是现在拖四拍,拖了两拍再拖两拍,是一个不规范的阴去声的豁腔,是长度上的变格。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30)

阳去豁腔变格

eg:“睡”「工六」

去声字的豁腔一般出口腔第一个音开始豁,而在这里阳去声到了最后才做豁腔,是一个位置上的变格。

唱法特点:

前音实唱,豁头虚唱,后音用点劲唱,虚实相间。

一拍中的豁腔,前音唱3/4拍,豁1/4拍。四拍中的豁腔,前音唱三拍半,豁半拍。

在散板中节奏相对自由,豁腔可以虚唱同上板,也可以豁足。

Eg:“一担装”的“担”,要体现建文帝当时凄凉悲怆的情绪,「伬仜」可以唱足,这种处理方式只能限于散板。

断腔

入声唱法以断为主,凡所唱入声字出口即断,称作断腔。

断腔分为吐字、停声两部分。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31)

eg:“玉”「工合」(6'50")

A. 出口即断

如在这里「工」唱半拍,停顿1/4,「合」唱1/ 4,「合」记在边上。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32)

eg:“落”「尺」(7'07")

B. 声断气不断

出口声音断,气息不断,然后声音马上延续下去,保持唱腔连贯。

一般用于入声字出口腔两拍及以上,如果出口即断,停顿超过一拍半,停顿时间过长,因此使用声断气不断的处理。如“落叶”,“落”字声断气不断,而“叶”亦为入声字,只唱一拍,出口即断,两个连在一起的字,唱法上有所区别。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33)

eg:“月”「工」

C.散板中

如《琴挑》【懒画眉】第一支曲子第一个字“月”,按正常唱法显得很仓促不从容,曲子流畅度不够。这个字可以唱得稍微长一点。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34)

eg:“一滴(7'30")

D. 一句中有很多入声字

“一点一滴又一声”七个字中有四个入声字,如果都处理成出口即断,曲子支离破碎断断续续。要做多种处理:第一个“一”作平声处理,第二个“一”用声断气不断处理,“滴”可以断得长一点,第三个“一”出口即断,四个入声字有四种处理,腔格显得丰满。

口法唱法

口法唱法用以处理行腔的轻重虚实。

落腮

落腮起到把工尺“吃掉”的作用,而产生顿挫感。是昆曲中主要的偷气方法。

嚯腔运用了落腮的口法,但是嚯腔专用上声,其他字则称落腮口法。

如常用的口法有:

1、 去声字一拍三音带豁腔(一拍四音)中的第三个音。昆曲里一般一拍四个音时,都会成落腮口法。

2、 叠腔中,二叠腔的第二个音,三叠腔的第三个音。如果叠腔后面接宕三眼的四拍,叠腔用落腮来偷气。

提腮

把工尺音虚掉的作用,用在豁腔的豁头上或者擞腔的虚唱部分等。

提腮与落腮相反,将下巴往上提,起到弱化作用。

点劲

唱法劲头之一,用控制劲头唱,使唱腔有立音。

主要用于豁头后面的音用点劲唱,用力但是不重拙。

拎劲

唱法劲头之一,用虚劲将音拎起,多用于音和音之间相差比较大时,首音比第二音低三度以上。

悠劲

唱法劲头之一,唱时需要控制气息,使音微微晃动,如同波浪状。

多用于上板曲的一音二拍处和散板曲顿逗尾腔处。

吞吐法

唱法劲头之一,是强弱对比法,吐为实唱,吞为偷气虚唱,多用于阴平声出口腔。

放平

唱腔节奏处理法,唱时将音放平稳,节拍略微延长。

散板平声字单音唱腔。

Eg:"天淡云闲“一句中,“天”“云”“闲”均为平声字单音,略微放长,比较从容。

立牢

唱腔节奏处理法,用点劲将节奏放平。

多用于散板或上板转散的擞腔前,用削角标记,前一音稳稳站住后再接擞腔,显得从容。

节奏自由,不能用于上板。

阴出阳收

见“字清”课程记录。

罕腔虚唱,阴出阳收有喷口劲实唱,不能混淆。

出笛

用念字的唱法唱,这是一种特殊的处理,不按照工尺唱,故意提高音调,以明确传达情绪。

务头

务头出现在曲子的高潮处,在文学、音乐、唱腔上均为最高潮的地方。从文辞上理解,即为曲子最重要的地方;从音乐上理解,是最高音的地方;从唱腔上理解,是一定要做一些特殊处理,使其成为最出彩最高潮的地方。

资料版权所有:钱振荣

回顾作者:晓晓

笔记整理:八爪鱼小姐

云端·昆曲课的第四讲下一期为实践课,学习内容是《浣纱记·打围》同场曲【醉太平】。大家可以提前对照工尺谱查好字音,做好预习。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35)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36)

◆ 第四讲时间:2020年5月10日(周日)下午3:00◆ 课程平台:腾讯会议,课程会同步在抖音平台进行直播

◆ 会议方式:

输入会议号:119815860加入会议(加入前在入会选项中把音频和摄像头都事先关闭)扫码会议二维码

腾讯会议小程序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37)

抖音小程序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38)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39)

转自:金声玉振钱振荣

仅供交流分享,不涉及商业用途,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权益,或所标来源并非第一原创,请联系后台,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审核处理。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40)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41)

昆曲小生教学唱腔(课程回顾云端课程第三期)(4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