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欧洲宫廷华丽感的服饰(清代宫廷的西洋风)

欧洲宫廷华丽感的服饰(清代宫廷的西洋风)光绪二十四年(1898),慈禧太后在宫中与外国公使夫人们见面。慈禧太后第一次见到西方女人,也见到了她们有蕾丝装扮的西式长裙。五年后,慈禧太后还和外国公使夫人们在颐和园留下了合影。至此之后,慈禧多次见到蕾丝装饰的裙子、手套、执扇,只是她完全不感兴趣。在她固化的审美观念中,满族旗装最美。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西方女性穿着带有蕾丝花边的华丽服饰来到中国,并且直接影响了中国女装的流行趋势。中国女性的衣裙上开始出现了一种名为“鬼子栏杆”的装饰图案,所谓鬼子栏杆,就是来自西方的装饰花边。最初主要在民间流行,后来清宫在制作后妃衣服时,也有所采纳。光绪年间制成的后妃服饰中,有两件明显可见西洋花边蕾丝:一件是果绿色暗花缎琵琶襟皮马褂,饰有青白肷镶寿字貂皮边、元青色梅花长寿织金缎边和捻金线樗蒲纹蕾丝花边。另一件是雪青色直径纱纳绣竹子衬衣,这是后妃夏日便服,衬衣的边上连镶三道西式花边,花边还缀有

文|王宇丹

蕾丝是16世纪兴起于欧洲宫廷的一种装饰物,可以装饰衣服、寝具、家具等等。蕾丝纤薄精美,是西方织绣品的独特代表之一,在欧洲社会非常流行。19世纪中后期,中西交往日渐频繁,那么蕾丝有可能会出现在清代宫廷里吗?如果有,又会是通过谁传入?

欧洲宫廷华丽感的服饰(清代宫廷的西洋风)(1)

清代,最有可能出现在宫廷之中的西方人是传教士,西洋传教士在宫廷任职,一定程度上传播西方文明成果。但是传教士多是服饰相对简单的男性。鸦片战争前的清朝是严格禁止“番妇”入境的,即不准外国女性来华。那些随商船来华的外国女性只能待在船上,不能上岸。

不过,因为蕾丝在西方非常流行,所以在清朝皇帝感兴趣的西洋工艺品上可见到蕾丝的“蛛丝马迹”。西洋钟表、珐琅器上常出现身上有蕾丝装饰的西洋人物画像,比如“铜镀金嵌珐琅画钟”,上面的画像中,女士的服装有蕾丝装饰。这大概是西方列强入侵之前,清代宫廷中蕾丝最常见的出现方式。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西方女性穿着带有蕾丝花边的华丽服饰来到中国,并且直接影响了中国女装的流行趋势。中国女性的衣裙上开始出现了一种名为“鬼子栏杆”的装饰图案,所谓鬼子栏杆,就是来自西方的装饰花边。最初主要在民间流行,后来清宫在制作后妃衣服时,也有所采纳。

光绪年间制成的后妃服饰中,有两件明显可见西洋花边蕾丝:一件是果绿色暗花缎琵琶襟皮马褂,饰有青白肷镶寿字貂皮边、元青色梅花长寿织金缎边和捻金线樗蒲纹蕾丝花边。另一件是雪青色直径纱纳绣竹子衬衣,这是后妃夏日便服,衬衣的边上连镶三道西式花边,花边还缀有化学亮片,至今仍然流光溢彩,闪亮如新。

欧洲宫廷华丽感的服饰(清代宫廷的西洋风)(2)



光绪二十四年(1898),慈禧太后在宫中与外国公使夫人们见面。慈禧太后第一次见到西方女人,也见到了她们有蕾丝装扮的西式长裙。五年后,慈禧太后还和外国公使夫人们在颐和园留下了合影。至此之后,慈禧多次见到蕾丝装饰的裙子、手套、执扇,只是她完全不感兴趣。在她固化的审美观念中,满族旗装最美。

总之,蕾丝在清代宫廷中的若隐若现,恰似两种不同文化在慢慢靠近和接触。

参考文献:

陶晓珊:《相逢不相识:蕾丝与清宫》,《明清论丛》第十六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