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普拉斯的故事(拉普拉斯的魔女)
拉普拉斯的故事(拉普拉斯的魔女)这种狠毒残忍的行为,在信奉"虎毒不食子"的中国人看来,令人发指到毛骨悚然。在《拉普拉斯的魔女》中,最让人令人印象的是甘粕才生。这个从少年时期就广为人所称赞的才华横溢的电影导演,却也是一个极端的完美主义者。在毒杀了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妻子和女儿后,他又给自己塑造了一个苦情的"人设",藉此来完善自己作为电影艺术家的人生阅历。究其原因,也许是读者对于东野圭吾套路式的写作风格产生了审美疲劳。从成名作《放学后》,到《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再到《解忧杂货店》,东野圭吾都试图啃噬人性最阴暗也最坚硬的那块骨头,探索善与恶的边界。而故事的最终人们总会发现,那些法理所不容的人,总是情有可原。但如果问我这本《拉普拉斯的魔女》是否还值得一看,我的回答依然是肯定的。因为在这本书内,东野圭吾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他从科学的层面,定义了"人性本恶"的被动性和原生性。这为
"假设有智者能够了解这个世上所有原子的目前位置和运动量,他就可以运用物理学,计算出这些原子随时间发生的变化,进而完全预知未来的状态——"桐宫玲用好像在朗诵诗歌般的语气说道,"拉普拉斯提出了这个假设,之后,这个假设中的智者被称为拉普拉斯的恶魔。"
——东野圭吾《拉普拉斯的魔女》
"我想摧毁自己以前写的小说,于是,这部作品就此诞生。"
虽然这么信誓旦旦地说着,并在腰封上赫然注释着"30周年作家生涯纪念作品",但《拉普拉斯的魔女》的豆瓣评分只有6.8,在读者圈内的反响并不甚好,最多只能算是差强人意。
究其原因,也许是读者对于东野圭吾套路式的写作风格产生了审美疲劳。从成名作《放学后》,到《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再到《解忧杂货店》,东野圭吾都试图啃噬人性最阴暗也最坚硬的那块骨头,探索善与恶的边界。而故事的最终人们总会发现,那些法理所不容的人,总是情有可原。
但如果问我这本《拉普拉斯的魔女》是否还值得一看,我的回答依然是肯定的。
因为在这本书内,东野圭吾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他从科学的层面,定义了"人性本恶"的被动性和原生性。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那些大众认知相悖、却又真实存在的意识形态。
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是本能在《拉普拉斯的魔女》中,最让人令人印象的是甘粕才生。这个从少年时期就广为人所称赞的才华横溢的电影导演,却也是一个极端的完美主义者。在毒杀了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妻子和女儿后,他又给自己塑造了一个苦情的"人设",藉此来完善自己作为电影艺术家的人生阅历。
这种狠毒残忍的行为,在信奉"虎毒不食子"的中国人看来,令人发指到毛骨悚然。
"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杀了你们吗?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对你们感到失望。你们不配称为甘粕才生的家人,全都是失败作品。"
甘粕才生最令我动容之处在于:他疯狂的行为出自一个并不算疯狂的念头,而这个念头大多数人其实都有或者曾经有过。
曾几何时,我们是不是也曾对身边的人和事感到不满呢?觉得他们不如自己的预期,觉得他们不够理解自己,甚至觉得和伴侣在一起是个错误。
判断爱与恨,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爱,就是深感自己配不上对方、深感自己亏欠对方;而恨则相反,深感对方配不上自己、深感对方亏欠自己。
这样的想法正确吗?显然不正确。
但它的存在合情合理,因为没有一种情绪是不应该存在的。不合理的是对待负面情绪的态度。
在《拉普拉斯的魔女》中,作者将罪犯的残暴归结于大脑的缺陷,是天生的基因观念。
这一点我是万万不认同的。
当我们以自己为中心去感受外面的世界,我们很容易下意识的去寻找那些符合自己价值观念的言论加以认同,并对那些不符合自己价值观念的言论加以排斥,甚至口诛笔伐,这其实是一种本能。
习性学家洛伦茨认为,攻击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的体现。动物通过攻击来保护一定的求食、生存的领地,使幼小后代得以成长、发展,使物种能够代代相传。这也就是所谓的"攻击本能论"。
但是,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类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并不完全受本能的影响。
原因很简单,用归谬法的思维倒推,如果人的"恶"真的是基因层面的话,那么他为什么要等到娶妻生子之后才行凶作恶呢?
蔡康永在《情商课》中说,所谓情商,就是理解自己的情绪,能够跟它好好相处。
情商被称为一种能力的原因在于,它是可以被后天培养的。那些不满的负面情绪,是需要我们用理智去分析和对待的。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培养情商的过程。
身在阴沟心向光明,才是人生的意义记得张悦然在一篇散文中,入木三分的刻画了纽约的"上层人士":
"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说什么,都不要赞美,要抱怨。抱怨某个餐馆的口味大不如从前、百老汇的格局现在简直没法看、隐藏在布鲁克林的小酒馆如今挤满外国游客。对方肯定会积极响应。纽约这座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聚集着全世界对生活不知满足的人。"
我们都说知足常乐,其实知足往往是一种自我安慰——但凡有机会拥有更好的,谁会真正的满足于现状呢?
趋利避害,人之常情。即便是在商学院的讲座上,讲师们在论述客户心理时,也会提上一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这并不是什么糟糕的事。
糟糕的是被逐利的本能牵着鼻子走。
"所以我说你根本没搞懂,堂堂的甘粕才生,怎么可以在这个世界留下失败作品呢?无论如何都必须完成完美的作品。"
"既然无法指望活在世上的你们能够符合我完美的要求,那就让你们小时,重新修正过去的记录。"
甘粕才生渴望理想化的生活,这本身没什么问题。谁不想事事都顺心如意呢?
有时候觉得我们真的是被平和的生活的宠坏了,"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成为了语文课本里一句名人名言,稍有挫折便垂头丧气,打出"佛系"的免战牌。
但我们都知道,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生活在阴沟里。工作、生活、人际关系、天灾人祸……总会有各种破事从意想不到的角度袭来。
去解决这些破事,然后淡然的说一句"trouble is friend",这样的人生不才是真正有趣的人生嘛?
我们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和能力,它可能是一张俊俏的脸,也可能是一颗敏感的心;可能是健壮的体魄,也可能是聪慧的大脑。
这是我们出生时就摸到的牌,他们都是好牌。但无论握着多好的底牌,名为人生的牌局永远比想象中的难上一些。
曾经看到过一张照片,一个流浪汉捡到了一瓶被喝得见底的绿茶,恰好那是夜空中焰火绽放,他嘬上一口绿茶,仰头望着漫天的烟花。尽管他衣衫褴褛,尽管他落魄不堪,但那一刻他眼里倒映出的火花却异常灿烂。
身在阴沟,心向光明,这不就是人性最大的光辉嘛?
《奇葩说》里傅首尔在终局辩论时说:"随心所欲是一种习惯,但是我相信坚持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坚持,意味着可能没有那么多跌宕起伏,没有那么多奇闻异趣,甚至没有太多东西可以发到朋友圈里炫耀或者吐槽。
人生也许有捷径,但这条捷径上,一定充满了陷阱。
- 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每个人的成长,其实就是能力和需求不断匹配的过程。
在《拉普拉斯的魔女》中,甘粕才生固执地认为家人配不上他的艺术修养,可他又何曾是一个好的丈夫和父亲呢?
心理学上说,每个人都是一支队伍,这支队伍里有爱,有恨,有愤怒,有忧伤。在不同的场景中,这支队伍中的某个角色就会出场,主导这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这也意味着,不可能有人是完美的,因为评判的维度不同。同样一个人,我们可以夸他勇猛刚毅,也可以骂他穷兵黩武;可以说他风花雪月,也可以说他酒色财气。
而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第一步就是要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哪怕你觉得自己真的挺好,也得多多少少从自己身上找出点毛病来。
因为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物极必反。只有还不够完美,才有改进和发展的空间。
完美了,也就无限接近于完蛋了。
- 善与恶,不是一种对立,而是一种追及
在真实世界中,我见过许多人浪子回头,也见过许多人晚节不保。如果仅仅以转变那一刻作为标准,那么善与恶的界定将会混乱不堪。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感叹"为什么好人成佛要八十一难,恶人成佛只需要放下屠刀。"
很喜欢薛兆丰教授关于善恶的论述:
"人本善本恶,这是一个存量、总量的概念,讨论这个没意义,讨论边际量才有意义。"
"边际量是新增带来的新增。如果鼓励多一些,人会朝善的方向走多少;如果诱惑大一些,人会朝恶的方向走多少。"
这是一个发展的角度,也是一个随时变化的角度。
善与恶不是对立,也不是可以一刀切的绝对概念。
善与恶是一种追及,它是可变的。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定义了他的善恶,所以并不是好人做好事、坏人做坏事,而是做了好事才变成了好人、做了坏事才变成了坏人。
-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个体不具有存在的意义"
最后,引用原文里甘粕父子的对话作为结尾。
甘粕才生:
"你去看看网络的世界,到处都在诋毁别人和抱怨,一旦找到攻击的对象,就争相恐后开始指责对方。自己无法创造出任何东西,也完全不思考,不负任何责任,只因为事不如自己所愿,就整天开始抱怨,这种人能够创造出什么真相?"
"你们原本也是如此,你们都是无足轻重的人,正因为这样,所以才幸福。"
甘粕谦人:
"你刚才说,大部分平凡的人没有留下任何真相就消失了。这种人无论有没有来到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都没有任何影响。"
"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推动这个世界运转的并不是一小部分天才,或是像你这种疯子,那些乍看之下很普通,看起来好像没有任何价值的人才是重要的构成要素。人类是原子,即使每一个个体都很平凡,无自觉地活在世上,然而一旦成为集合体,就会戏剧性地实现物理法制。"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个体不具有存在地意义,没有任何一个。"
孰是孰非,君自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