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青岛海尔为什么那么出名(海尔4年5000亿凭什么)

青岛海尔为什么那么出名(海尔4年5000亿凭什么)去年7月在青岛举行的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上,青岛提出要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这一次青岛市委书记亲自参加企业座谈会,明确提出要举全市之力,凝聚全球力量,牵手海尔将青岛打造成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青岛市委市政府表示将制定专项政策,鼓励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在青岛拓展应用场景,支持企业进行数字化重生,吸纳全球产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融入工业互联网发展进程,共同把青岛打造成为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3月5日上午,海尔集团召开了发展规划工作主题座谈会,研究了《四年5000亿,再造一个新海尔》的发展规划。从2004年的1000亿营收到2014年的2000亿营收,海尔用了10年;从2014年到2018年,海尔营收涨了600多亿;现在4年再增长2000亿,海尔如何做到这样一个指数型增长?值得关注的是,这个企业发展规划座谈会是由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主持的。在会上,王清宪提出要整合全市资源,全力支持海尔平台

靠专业化招商和对产业规律的深度理解,合肥市强有力地主导本土产业政策,开始了一个二线城市的狂飙突进。2007年到2017年合肥经济增速达563.52%,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

海尔4年要达到5000亿营收!青岛市要整合全市资源全球资源,全力支持海尔平台建设,将青岛打造成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3月5日,这场由青岛市委书记主持的海尔集团企业发展规划工作主题座谈会引发了社会关注。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下,青岛如何面对“一座城市和一家企业共同成长”这个极富挑战性话题?从合肥、无锡、上海走过的路上,我们或许能获得一些启发。

青岛经济要提速,需要靠“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

3月5日上午,海尔集团召开了发展规划工作主题座谈会,研究了《四年5000亿,再造一个新海尔》的发展规划。

从2004年的1000亿营收到2014年的2000亿营收,海尔用了10年;从2014年到2018年,海尔营收涨了600多亿;现在4年再增长2000亿,海尔如何做到这样一个指数型增长?

青岛海尔为什么那么出名(海尔4年5000亿凭什么)(1)

值得关注的是,这个企业发展规划座谈会是由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主持的。在会上,王清宪提出要整合全市资源,全力支持海尔平台建设,整合全球资源,将青岛打造成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青岛市委市政府表示将制定专项政策,鼓励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在青岛拓展应用场景,支持企业进行数字化重生,吸纳全球产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融入工业互联网发展进程,共同把青岛打造成为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去年7月在青岛举行的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上,青岛提出要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这一次青岛市委书记亲自参加企业座谈会,明确提出要举全市之力,凝聚全球力量,牵手海尔将青岛打造成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青岛提速工业互联网建设,在于新一轮城市竞争下,新一线和二线城市格局或将迎来一场洗牌,从全国重点城市2019年GDP排位上可见端倪——

长沙,2019年GDP达12580亿元(2019年排名12名,2017年13名),人口816万;宁波,11985亿元(2019年排名13名,2017年15名)无锡,11852亿元(2019年排名14名,2017年排名14名)青岛 11741亿元 (2019年排名15名,2017年12名),人口940万;郑州 11380亿元(2019年排名16名,2017年17名),人口1014万;济南,9443亿元(2019年排名20名,2017年排名24名),人口883万;合肥,9409亿元,人口809万(2019年排名21名,2017年27名)。

青岛要借助工业互联网力量提升青岛制造业,这样的思路在去年5月26日举行的青岛市“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行动方案答辩会上已有迹可循。

在这次答辩会上,青岛市一位政府官员表示,青岛的经济增速要提速,需要靠“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

2018年青岛工业增加值为4137亿,占GDP的34.5%,2008年占GDP的46.2%。苏州2018年工业增加值占比是44%。按照工信部说法,青岛这样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占比应超过35%。

青岛市自2015年到2019年公布的GDP数据,第二产业增加值一直在4100亿徘徊。而青岛工业增速缓慢的一个原因是,没有抓住上一轮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风口。

所以,这一次,青岛绝不能错过工业互联网带来的机会。

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也表示说,青岛有这么好的制造业基础,完全有机会做成全球最大、最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那么青岛的优势在哪里?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长姜波在答辩会上说,青岛的最大优势是制造业的应用场景。

青岛拥有31个制造业大类,在合肥崛起之前,青岛和顺德一直并称为“中国家电之都”。很多创新型技术的发展,最关键的就是要有应用场景,这对推动工业互联网加速发展至关重要。

10年经济增速563.52%,合肥怎么当“企业合伙人”?

从各方面看,这都是一座城市和企业共同发展的双赢模式。一座城市和一家企业共同成长,在中国有过很多经典案例,最典型案例是合肥。

2月25日,合肥市政府宣布投资蔚来汽车超100亿元,作为交换,蔚来汽车中国总部将落户合肥,并在江淮蔚来工厂启动EC6量产项目。

被誉为“中国最成功的风投公司”的合肥,多年来通过政府主导融资的方式,引入各类巨头后撬动上下游落地,凭空引来了很多新兴产业,成了全球家电之都,中国IC之都,中国光伏第一城,平板显示器之都。

2000年,合肥的GDP仅为325亿元,这一年青岛市GDP突破1000亿元。2008年,合肥GDP为1664.84亿元,这一年合肥市地方财政收入100亿。为了引进京东方高世代线,合肥承诺拿出90亿元融资(实际出资30亿元),为此还暂停了地铁项目。

当时,合肥已经聚集起了一个相当规模的家电产业,但缺屏少芯,液晶显示器需要进口,增加了成本。在青岛、顺德两大龙头夹击下,合肥面临背水一战。

在京东方TFT-LCD六代线落地合肥后,配套企业都聚集过来,合肥形成了新型显示面板产业。2011年,合肥家电产业产值突破千亿,晋升全国最大家电生产基地。之后,合肥通过注资、收回再注资的模式,引进京东方8.5代线、10.5代线,维信诺AMOLED6代线,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型显示面板生产基地之一。

合肥引进集成电路产业,也是如法炮制。靠专业化招商和对产业规律的深度理解,合肥市强有力地主导本土产业政策,开始了一个二线城市的狂飙突进。2007年到2017年合肥经济增速达563.52%,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

去年5月,青岛提出了“城市合伙人”这个口号,但在目前形势下,青岛会走和合肥一样的路子吗?

城市“战略版图”如何定位工业互联网?

去年5月26日举行的青岛市“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行动方案答辩会上,讨论过青岛产业链配套这个“短板”问题。

这是这次答辩会上透露的数字:家电产业,青岛本地配套率40%,合肥70%。汽车制造业,青岛本地配套30%-50%,重庆达80%。海尔在合肥工业园的本地配套率超过70%,青岛老园区在40%左右;西海岸新区70%多。

事实上,合肥家电产业上的崛起,顺应了中国家电产业链转移大潮。周云杰在去年5月26日的答辩会上提到,合肥的地价、人力成本都比青岛低,这也是美的和格力把制造工厂放在合肥的一大原因。不过在制造端转移的同时,海尔把产业链高端部分放在了青岛。

全球化浪潮下,产业链上的生产要素组合配置早已跨越国界,如何应对“一座城市和一家企业共同成长”这个课题,极具挑战性,而城市之间在“双招双引”上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值得关注的是,合肥在起步时,手头可倚仗的资源并没有多少,这使得它在扶植产业发展时能够聚焦、专注。去年,青岛发动了十五大攻势,并提出了一个未来10年投资3万亿的规划。在“新基建”的七大龙头中,青岛在人工智能、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都具有产业布局。青岛手上握着的牌,比当年合肥多得多。

这个时候,青岛市“要整合全市资源,全力支持海尔平台建设”,怎么整合,整合到什么程度,关键取决于“把青岛建成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到底放在青岛战略发展版图的什么位置。而对这个定位,取决于青岛整个城市对工业互联网价值的认知,究竟达到一个什么程度。

整合全市资源,你怎么看海尔?

先把“4年5000亿”的目标撂一边,我们怎么看待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是一个资源整合平台,就像周云杰说的,海尔在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过程中,承担的是“引路者”和“赋能者”的角色。工业互联网的根本价值在于服务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以及巨大的生态效应,激活创新动能上。

去年9月,工信部公布了2019年十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海尔排名第一。入选“十大”的,都是海尔、阿里、华为、浪潮、徐工、富士康这些巨头。作为操作系统,工业互联网通用平台前期投入巨大、专业门槛高,建设周期长,也只有行业巨头才有资格参与,进行持续的资本投入。

青岛海尔为什么那么出名(海尔4年5000亿凭什么)(2)

简单来讲,工业互联网包括设备接入、设备通信、工业互联网平台、软件应用这四层架构。来自德勤的市场分析报告指出,工业互联网在应用侧的部署正在快速形成,来到实现真正价值的大规模实施阶段。在这个时候,被改造的企业才能看到收益。

观察海尔COSMOPIat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在淄博是统一陶瓷,在荣成是康派斯房车,在烟台是春雪食品,在上海是保隆科技,对上述这些建陶、房车、禽肉外贸出口、汽车自动驾驶感知领域行业龙头的改造,将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生巨大影响,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当地一大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这是与消费互联网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消费互联网比烧钱、圈用户、赚流量,可以三年捧出一个市值超40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拼多多;工业互联网必须合力搭网构建生态,推动工业转型,海尔作为“赋能者”,在这中间获取的是生态收入。

这将是一场马拉松。这也意味着打造一个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需要魄力,更需要耐心。当年合肥培育这些产业前后长达20年,历经几任政府,他们是怎么做到一以贯之的,这值得青岛借鉴。

现在,很多人还把海尔当成一个传统家电品牌,评估海尔的价值还是拿市值说事,比海尔、格力、美的三家市值。

截至目前,海尔创业平台上已经孵化上市公司4家,独角兽企业2家,准独角兽和瞪羚企业16家,A轮以上66家,天使轮49家,种子轮221家,孵化加速336家,海尔生物医疗成为青岛第一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

这就像硅谷,谷歌、苹果闪耀着万亿市值,但硅谷真正起步于斯坦福大学这个伟大的孵化器。怎么算斯坦福大学的市值呢?

今年2月,海尔COSMOPIat实现9亿元生态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幅超过50%以上。但怎么计算海尔COSMOPIat在“战疫”期间搭建的抗疫物资供需对接公益平台,帮800家企业制定复工计划产生的价值?

在制造业的供应链被疫情打断以后,海尔COSMOPIat表现出了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价值,48小时内替山西侯马搭建了一个日产 10万只口罩所需的从核心产线、设备到原材料等生产资源的调配。海尔COSMOPIat为什么不像比亚迪一样,去做一个日产能500万只口罩的超级工厂?因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价值,就是打通全社会全行业,让生产要素快速匹配,让资源按需分配到生产环节,在供需两端进行生产关系再造。

截至去年5月,青岛规上企业3572户,过百亿企业14家,还有大量中小企业,这些应用场景能否开放给海尔COSMOPIat,一方面促进海尔COSMOPIat快速成长,一方面让本地企业完成升级改造?

这一次全民抗疫中,正是意识到扶植本土大平台的重要性,各城市在“健康码”场景的开放上进行了一场速度比拼,深圳开放给腾讯,济南开放给浪潮,浙江给了阿里云。

现在,青岛市表示要整合全市资源,全力支持海尔平台建设。青岛当地媒体评论认为,青岛市和海尔共同的价值观体现在平台思维上。

“平台思维”只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如果没有对工业互联网价值真正有深刻认知,并且不是从内心认同这种价值,怎么去整合青岛市的资源?对平台的培育也就缺乏足够耐心。

而在工业互联网关键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已经先期展开了一轮激烈的城市竞争。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这个支撑工业万物互联的神经枢纽,相当于为企业每台设备、零部件、产品赋予唯一“身份证”,现在,北京、广州、武汉、重庆、上海是五个国家顶级节点,去年济南争取到国家二级节点落地。青岛建设得怎么样?5G网络在青岛各产业园区落地得怎样?

这也是去年5月26日答辩会上透露的数据,2018年,深圳的电信业务总量达到1622亿元,青岛电信业务总量是568亿元,比青岛多1000多亿,多在哪里?多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卫星定位导航、大数据产业、物联网等的应用上。再对比一下用云量,恐怕差距更大。

所以,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首先要把“地基”打好。

跨越“4年5000亿”,海尔到底需要什么?

再造一个新海尔的增量怎么完成?如果把眼光局限在青岛、长江以北,中国境内,远远不够。青岛怎么帮海尔“搭桥”,把海尔这个平台的辐射力乘数级放大?

从海尔集团战略规划来看,从2019年起,海尔就全面引爆物联网生态,现在正处在爆发的窗口期。一方面,“新基建”热潮涌动,国家政治局会议点名的七大新基建中,就有“工业互联网”;去年海尔COSMOPIat获评工信部10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之首;在国际标准上,海尔COSMOPIat也获得了国际标准组织的认可,这为海尔COSMOPIat取得行业话语权,在全球进行模式复制打开了通道。

这个时候,海尔物联网生态必须站在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上,才能在窗口期达到跨越式发展,达到“4年5000亿”的目标。

对于青岛来说,发展工业互联网,意在重振青岛工业;对于海尔来说,这是自2005年实施人单合一以来的最大机遇期,海尔必须抓住这个机遇期,到工业基础最深厚、各种资源要素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制度创新最前沿的地区,找用户,找资本、找政策红利,找生态伙伴、找最优秀人才。

所以,我们看到,海尔把海尔COSMOPIat工业互联网体验中心放在上海松江G60科创大厦,投资100亿将海尔智谷工业互联网项目落地上海松江,不在于上海给了多少优惠政策,而是这里是中国先进制造业最活跃的长三角的中心地带,从这里可以辐射长三角这个强大的经济腹地。海尔COSMOPIat在俄罗斯复制,张瑞敏频频亮相全球最顶级商学院,宣讲海尔的物联网生态,包括推动孵化的创业公司上市,都是在扩大曝光度,寻找更大的舞台,获取加速度,放大战略窗口期的乘法效应。

海尔到底需要什么,不言而喻。

从2015年起,青岛举行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到2019年,这场由青岛市政府主办的大会已经升级成为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这样的一个平台怎么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在一起?这是青岛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无锡做出了样本。

青岛海尔为什么那么出名(海尔4年5000亿凭什么)(3)

2019年无锡世界物联网大会吸引了500多家企业参展,世界500强企业来了37家,关键是无锡当地有2000多家物联网企业,形成了包括关联芯片、感知设备,网络通信、智能硬件、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18年无锡物联网产业的收入达到2638.7亿元。

无锡发展物联网产业可谓10年磨一剑,研发资源不断向这里聚集,华为、西门子、英飞凌都在这里建有研发中心或者实验室,包括海尔也投资50亿元,在无锡建立物联生态网基地。而山东的另一家进入10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的浪潮也投资50亿,在无锡建立大数据产业园,成为当前中国物联网产业最活跃地带产业链上的一环。

青岛能做什么,青岛要做什么

再说上海,这个中国最耀眼的金融之都,骨子里却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工业城市,不管是中国宝武、上汽集团,还是商飞C919、特斯拉超级工厂,上海在制造业上的卡位从来没有失手过,这座位列2019年中国先进制造业城市发展指数榜首的城市,把发展工业互联网作为制造业转型的最重要推手。

上海将宝钢外迁的同时,引进了海尔COSMOPIat,紫光、徐工、用友这样的通用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本地还涌现出上汽集团、中国宝武、上海电气、智能云科等一批面向装备制造、钢铁化工、航天航空等重点产业的行业级平台,聚集了一批应用型企业,作为腹地的长三角一大批制造业企业还提供了丰富的场景。

上海地方政府在引进这些工业互联网平台时,不光给补贴,关键是了解需求,给企业之间牵线搭桥,匹配供应,更好地引进资金和资源。

海尔在上海布局工业互联网项目,也是看中了上海的产业氛围,可以快速地聚集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等各项要素,获取发展加速度。

这一次,青岛市委书记亲自参加海尔集团的发展规划工作主题座谈会,显示了地方主政者对于工业互联网价值的清晰认知。

海尔对外透露的“5000亿计划”中,要在青岛打造更多“灯塔工厂”,打造更多COSMOPIat行业子平台,就像周云杰说的,青岛有这么好的制造业基础,完全有机会做成全球最大、最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青岛的未来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一个世界级的工业互联网之都,必须经得起这些拷问:你的平台高端吗?你的应用丰富吗?你产业聚集吗?你的生态完整吗?不管是海尔提出“四年5000亿”目标,还是青岛要打造世界级的工业互联网之都,都是对自己的一场倒逼。

在去年5月26日的举行的这场答辩会上,政府官员和参加答辩的企业界一起探讨了“把青岛能做什么,青岛要做什么”这个问题,这其实代表了青岛在选择未来发展道路上必须要有的坦诚、务实的心态。

不管是合肥的“10年最高增速”,还是无锡这座“物联网之城”,上海这个外表金融,骨子里强大的工业城市,都注定了青岛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要拿出背水一战的心态,并且要跑一场马拉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蔡宇丹)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