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逃人员曾虹浩(评论逃逸式)
网逃人员曾虹浩(评论逃逸式)曾有人说,世界上最严格的也是最好的制度设计,是要预设制度所针对的管理对象都是“坏人”,他们会因为利益的诱惑做出有损公益的行为。由此而言,惩治贪腐,就要在制度设计上更加严密,不能让任何人有漏洞可钻。话说回来,趋利避害、心存侥幸是贪腐人员的普遍心态,也是人性的一面。人性自有廉洁、高尚、光明的一面,但也有贪婪、怯懦、自私阴暗的另一面。人性经不起考验,尤其是经不起巨大利益的考验。曾长虹们并非从一开始就贪腐,他们能坐上高位,能够坐在证监会监管部门的重要岗位上,一定是经过了重重考察。然而,在巨额利益的诱惑面前,他们失守了,经不起“围猎”,也经不起人性的考验,人性幽暗的一面压倒了光明的另一面。先说临近退休“逃逸式”离职吧,现在看起来有点痴心妄想。在反腐败零容忍的当下,别说临近退休,就算是退休了,如果被发现有贪腐行为,一样要被追责。君不见:中国联通原总经理李国华退休2年后落马,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谢计
惩治贪腐,要在制度设计上更加严密,不能让任何人有漏洞可钻。
落马半年之后,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原一级巡视员曾长虹被开除党籍。据纪委通报称,曾长虹“靠发审、吃发审”,临近退休“逃逸式”离职,妄图逃避监督监管,继续恣意敛财。此外,她还长期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消费卡和高档奢侈品。
虎年打“虎”,纪检部门马不停蹄,没有半点马虎。贪官频频落马,自然大快人心。
不过,贪腐官员总是相似的,看多了也许还有点审“丑”疲劳。所以,有媒体从曾长虹案件中“挖掘”出了两个“看点”:一是她曾临近退休“逃逸式”离职,妄图金蝉脱壳,逃避监督监管;二是她与之前的落马官员徐铁、童道驰等人是证监会工作期间的“老同事”。这也算是抓住了曾长虹贪腐案的“要点”。
先说临近退休“逃逸式”离职吧,现在看起来有点痴心妄想。在反腐败零容忍的当下,别说临近退休,就算是退休了,如果被发现有贪腐行为,一样要被追责。君不见:中国联通原总经理李国华退休2年后落马,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谢计来退休5年后落马,福建省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远东退休6年后落马。鄂尔多斯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赵德英年近八旬仍被查处,被查处时距离其退休已经18年。
↑曾长虹 资料图
诸多事实表明,退休,早就不是贪腐的“避风港”。在贪腐的问题上,要么不伸手,伸手必被捉,不存在什么既往不咎。即便逃到海外,一样会有“猎狐”行动将贪腐人员追捕回国。
话说回来,趋利避害、心存侥幸是贪腐人员的普遍心态,也是人性的一面。人性自有廉洁、高尚、光明的一面,但也有贪婪、怯懦、自私阴暗的另一面。人性经不起考验,尤其是经不起巨大利益的考验。曾长虹们并非从一开始就贪腐,他们能坐上高位,能够坐在证监会监管部门的重要岗位上,一定是经过了重重考察。然而,在巨额利益的诱惑面前,他们失守了,经不起“围猎”,也经不起人性的考验,人性幽暗的一面压倒了光明的另一面。
曾有人说,世界上最严格的也是最好的制度设计,是要预设制度所针对的管理对象都是“坏人”,他们会因为利益的诱惑做出有损公益的行为。由此而言,惩治贪腐,就要在制度设计上更加严密,不能让任何人有漏洞可钻。
在此基础上,再说说第二个“看点”,为什么曾长虹和她的老同事们都落马了?不排除他们曾经“团结起来搞腐败”,败坏了一个单位的廉洁生态。这提醒,有关部门在查处这些贪腐案件的基础上,要查补相关环节的缺失,真正把权力关进法律和制度的“笼子”,才能规范权力行使、制约权力滥用、遏制权力腐败。
曾长虹等人曾把守着证券市场的监管大门,但是这些人监守自盗,又怎能把好关、守好门呢?经过他们的手,不知道有多少投资者被坑。这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损害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公信力。而“围猎”曾长虹们的“猎手”们也难辞其咎,在严惩贪腐官员的同时,也必须对这些“猎手”们严加惩戒,让他们行贿、腐化官员的行径得不偿失,才能釜底抽薪,正本清源。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徐其扬
编辑 官莉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