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十八篇解读(道德经号称万经之王)
道德经十八篇解读(道德经号称万经之王)4、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也就说人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要效法大地,比如四季轮回,根据节气来耕种劳作;大地春来花开,冬有冰雪,这是大地效法天,遵循天所做出的变化,天是遵循道的原则,道就是遵循大自然规律,也就是人与天、人与地都要遵循自然法则。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万事万物在没有形成之时就是“无”,自从能叫得出名时,也就是“有”时,则是世界万物形成的本源才开始命名,这是老子揭示宇宙的来源论。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不但是中国文化史上影响很深的一部名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哲学名著,被译成外文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可见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影响力,这部著作以哲学为主、阐述了为政治国、修身立志、养生之道等领域的道理、内容广泛而详细,曾被后人称之为万经之王,里面有许多经典语名句,易诵易记,寓意深刻,平时多解读,不但能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也能提升表达能力。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所著,以前是分为两部《德经》和《道经》,后来合成一起为《道德经》。总共有81章,在中国众多历史名著里,《易经》、《道德经》、《论语》这三部古典名著是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并引起国外很多学者的拜读和研究。在此笔者摘录了《道德经》里面39个经典名句和爱好者们一起分享。
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世上再难做的事情,也有它好做的时候,人之所以成功大事就是从这件事情还是很简单的时候就开始去做了,做天下大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做成了,所谓大事也是从小事开妈做起的,所以做大事、难事,成就大业都是从最简单的时机,从小事做起来的。
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万事万物在没有形成之时就是“无”,自从能叫得出名时,也就是“有”时,则是世界万物形成的本源才开始命名,这是老子揭示宇宙的来源论。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也就说人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要效法大地,比如四季轮回,根据节气来耕种劳作;大地春来花开,冬有冰雪,这是大地效法天,遵循天所做出的变化,天是遵循道的原则,道就是遵循大自然规律,也就是人与天、人与地都要遵循自然法则。
4、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美妙的音乐会使人听不到正常的声音,五彩缤纷的颜色会使人眼花缭乱,丰盛的美食会使人吃得一时爽快,野外驰骋狞猎会使人心变得残忍疯狂,拥有难得的财宝会使人行为不轨,而要作出防范。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能够真正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人,但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人,这才是开明,具是有智慧的人,能够战胜别人只是凭着一种力量,能战自已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说他有三件宝贝:一是善良慈爱,二是懂得节俭,三是不敢在众人面前争先恐后。
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一种无形的规律,是独一无二的,道可分为阴、阳二气,由阴阳结合才产生第三者,世间万物都产生于阴、阳的结合。这是“道”所阐述的规律。
8、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在不好的事情还没有发生之时就要防止、而有所作为;在事情还没有到大乱的时候就先要进行惩治,也就是防患于未然。
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说“道”是可以用语言描述,但并不是一般平时所说的“道”,“名”可以用文字来命名,但它不是普通的“名”,意思也就是说,“道”和“名”并非是平常用语言和文字就能轻易表达得出来的。
10、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人只有不争名、争利,不逞强、不显摆,所以世人也就没有人能与你相争了。
11、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金银财宝即使堆满屋,终究也未必能守得住,因一时富贵而骄横无礼的人,再多的财富终究都是祸根,所以做事情要懂得功成身退,不宜高调,这就是人世间的规律。
12、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男儿大丈夫为人就要淳朴厚道,处世也不会肤浅,内心充实有学问,而不追求那些虚华的外在形象。
1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一人人懂得知足的人就不会委屈自己和受到别人的屈辱,做事情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太大的危险,人生最大的祸根就是不知道满足,人生最大的过错就是贪得无厌。
14、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内心里知道什么是雄强,但甘愿安守雌柔地位,深知什么是光明,但也能安守在无名的暗淡地位,知道什么是荣耀,但也能安守在卑屈的位置。
15、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一个懂得“道”的人就会将自己的锐气挫除,不染人间是非,将身份放下,低调而不炫耀,生活在百姓之间,其实这是老子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大同社会”。
16、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一个懂得道的人做事方正而不会莽撞,有棱角讲原则也不会去伤害别人,为人正直而不会放纵自己,有了成就也不会因此而炫耀。
1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人在社会生活中,福与祸总是相辅相依的,在得到“福”的时候,也要想到福里会不会有相应的“祸”,在得到“祸”时也要想到,会不会因祸得福。生活中总会有变幻无常,福祸难测。
1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真正懂得“道”的人反而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而总是夸夸其谈的人未必真正懂得“道”。
19、正复为奇、善者为妖。
一个懂得道德的人有时也会变化,做出反常的事情,一个善良的人,也可能变成恶人。
2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
人要选择好氛围和环境来居住,心地要深沉广博,为人付出要懂得仁义,与人说话要重信用,管理人要以自己先做到榜样,做事情要掌握道的规律和技巧。这样才是圣人所作为。
21、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一个国家的财力,管理方法,重要的机密是不可以随便让人学习和掌握的。
2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世间所有人都能认清美好的事物,是因为有不美好的情况存在,只有对比才能发现美,世人皆明了什么是善良,其实就是因为有不善良的事物存在,有了对比才能看得出善良。
23、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骄、果而勿强、物壮则老。
一个国家善于用兵之道就是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就可以了,不要去逞强,即使自己的战略目的已达到了,但也不必炫耀自大,得到这种结果好像很自然,但不能轻易用武力去威胁别人。这是规律,只知道武力逞强最终都会死亡。
24、柔弱胜刚强。
这是富有哲理的一句话,水至柔则可穿石,其实是一种外表隐微,而内心里刚强。要想战胜它就表面上是让他增强,要想制服它就表面上让它兴旺,这是一种谋略。
25、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高贵是由低贱作为根本才显示出来的,人在高处也是由很多低下的人为基础的。只有低贱才能衬托高贵,只有低下才能显赫高处,所以“贵”与“高”必须重视和维护“贱”与“下”的福祉。
26、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道就是周而循环的不断变化,但是道的作用显现出来是很微妙、微弱的。
27、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古时候的贤人谋事者懂得“道”的运用,看起来不起眼,但是能力却是通达微妙,一般人是琢磨不透的。
28、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这是比喻说法,一个人真正做到“方”反而没有棱角,真正做成功一件事情总是会在最后面,动听的音乐是听不到的声音,最好的形象是看不到的形象。
29、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一个国家用兵过于逞强好胜就会走向灭亡,一棵树木过于强壮就容易受到折断。
30、绝学无忧。
这四个字是整部道德经里最具争议的,关键是“学”字,有人认为哲学是用心体会,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而不是一般的学问,所以老子说绝学无忧,笔者认为,不可能老子说,人不学习就没有忧愁了。
3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真正懂得“道”的人,是顺其自然,表面上看起来无所作为;但实际是则是没什么事情做不到。按照“道”的原则来做事情,在不动声息之中大有所为。
32、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善用兵的人懂得道的原理,不会主动去侵犯别人,不敢随便前进一寸,情愿采取守势,情愿退后一尺,伺机而动,摆好阵势,后发制人。
33、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两军作战,心里带着悲愤的一方容易获得胜利,因为正义受到压抑的时候才是人最悲愤的时候。
34、治人事天莫若啬。
治理天下,顺“道”而行事,就要珍惜自己的精神,爱惜精神才能做把事情做得更好。也就是懂得道的运用,遵循规律,无为则无所为的意思。
35、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认为世界本源就是“无”,这是“道”的原则,无为而治顺应自然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无所不为,也就是懂得了无为则可以无所不为,治理天下也可以无所不治了。
36、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善于行走的人是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人是不会发生弊病和指责。老子是指做人做事情内心里要隐藏智慧,再有能力也不必锋芒毕露,懂得含蓄和低调。
37、希言自然。
一个人真正懂得运用“道”的人,很少去说多说“道”,而是顺其自然的去运行。
38、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要想得到自己深爱的东西,必然要花费更大的精力和财力,珍藏丰富的财物总会有一天会感到有沉重的损失。
39、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一个悟透“道”的人,即使在家不出门,也能推理出天下大事,不看窗外,也能知道天上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也就是哲学范畴,人只要广博学识,懂得事物发展规律,就能推理出更多的事情。这就是“道”的作用。
《道德经》理意深博,有些句解很多前人学者也有争议,以上句解如有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诚挚欢迎广大读者指导和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