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母亲的烦恼有谁懂(母亲的34)

母亲的烦恼有谁懂(母亲的34)为了使买来的袜子更经穿,她会把新袜子朝底的那面剪悼,再将用旧布做成的厚底缝上去,让它变成有底的袜子。为了能让我们穿上新鞋,她平时会找来一些破布、旧布,用浆糊拼接、沾合成布壳,晒干后剪成鞋底底样,再用棉线拉成鞋底,用来给我们做新鞋。因此,作为一个女人,她用男人般的气力,使出浑身解数,在暗淡无光的岁月里苦苦争扎,凭着这点悟性硬是撑起了那个沒有男人的家,最终带着孩子们从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里走了出来。母亲从小在外婆身边长大,耳濡目染,外婆的勤劳、贤良和不畏辛劳以及对待生活的那份勇气和坚毅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里,成为她在人生道路上行走的法宝,在我国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十年动乱时期,母亲就是凭借这一法宝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她是过过苦日子的,懂得如何过紧日子。

母亲的烦恼有谁懂(母亲的34)(1)

贤良淑德,是古人对女性的赞扬之词,是对女性品德、涵养和处事待人的褒奖。现在虽然已没有这一说词,但母亲作为生长在旧社会,生活在新中国的传统女性,这种礼教观念仍然影响着她的生活和行为,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属于她的"贤良淑德"。

母亲的烦恼有谁懂(母亲的34)(2)

母亲身上有外婆的影子

外婆先后嫁了三户人家,生育了十三个儿女,由于生活窘迫,三个丈夫都先后早早离世,十三个儿女有五个也中途夭折。

然而,丧夫、丧子之痛没有让她倒下,为了膝下待哺的儿女,她不得不一个人挑起家庭扶养的重担,在艰难困苦中负重前行。

她清楚地知道,残酷的现实生活没有怜悯,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比别人更勤劳、更付出、更能吃苦,才能撑起那个没有男人的家。

因此,作为一个女人,她用男人般的气力,使出浑身解数,在暗淡无光的岁月里苦苦争扎,凭着这点悟性硬是撑起了那个沒有男人的家,最终带着孩子们从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里走了出来。

母亲从小在外婆身边长大,耳濡目染,外婆的勤劳、贤良和不畏辛劳以及对待生活的那份勇气和坚毅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里,成为她在人生道路上行走的法宝,在我国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十年动乱时期,母亲就是凭借这一法宝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母亲的烦恼有谁懂(母亲的34)(3)

母亲是一个很会操持家务的人

她是过过苦日子的,懂得如何过紧日子。

为了能让我们穿上新鞋,她平时会找来一些破布、旧布,用浆糊拼接、沾合成布壳,晒干后剪成鞋底底样,再用棉线拉成鞋底,用来给我们做新鞋。

为了使买来的袜子更经穿,她会把新袜子朝底的那面剪悼,再将用旧布做成的厚底缝上去,让它变成有底的袜子。

为了让我们冬天穿上新棉衣、棉裤,她把买来的棉布裁剪好,铺上棉花,衬上里布,用针线固定,再把它缝成衣裤,既暖和又舒服

我们平时穿的衣裤也基本是她用旧衣服改制的,那时因为困难家家户户都是小的捡大的的旧衣服穿,很少有新的衣裤。

那时没有菜卖,家里吃的菜都是母亲和父亲开荒种的,母亲还经常采些野菜来吃,记得那时生产队收割包菜后的菜兜,母亲把它挵回来去皮炒来当菜吃,那味道至今记忆犹新。

母亲有一手好厨艺,做得一手好菜。

那时家家户户都做坛子菜,只有母亲做的坛子菜最好吃,邻居们常来我家讨要坛子菜吃。她最拿手的是做酸萝卜和霉豆腐,酒糟剁辣椒也是她的一绝,恐怕这世上也没有几个人吃过。

她炒的菜总让人饭量大增,炒鱼是她最拿手的,各种野菜到她手里都会变成美味佳肴,她做的芡粉蒸五花肉让我们姊妹几个吃到舔碗,我们胃口不好时,她会在饭上蒸上一碗香喷喷的猪油豆豉或猪油剁辣椒,她的厨艺简直无人可以挑剔,小时候我们的胃都服她管。

母亲的烦恼有谁懂(母亲的34)(4)

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也懂得相夫教子

生长在旧社会,母亲那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尽管她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但夫唱妇随还是家里的基本格局,在家里父亲仍是一家之主。

生活中,母亲跟父亲间有很好的默契度,那时他们在同一个生产队工作,父亲是生产队长,母亲从来沒有因为父亲是生产队长而做出一些影响他工作和夫妻间感情的事来,无形中给予父亲莫大的支持。

母亲也很关心父亲的身体,父亲工作很辛苦每天要喝一小杯酒,他喝的酒母亲从来没有断过,没有了她就叫我去代销店去打。有一年建军节,父亲在附近部队喝酒醉得很厉害,她用白糖水帮他解酒,等他醒来后跟他狠狠地闹了一场,因为她担心这样会伤到他的身体,这个家不能没有他。记得有一次父亲染上了钩端螺旋体住院,母亲把我们姊妹托付给邻居,她在医院整整守了他三天,直到父亲脱离危险,这也是她因为父亲第一次离开我们。

其实最能体现母亲对父亲关心的还是他们的晚年生活。父亲晚年患有帕金森病,那时我们姊妹都已成家立业,就母亲和父亲两个人在老地方居住,父亲的生活起居都是母亲照料,母亲身体也不好,但她却把父亲照顾得很好,两个人相依为命,其乐融融,是否比以前我们在家时还要过得好,父亲每次患病住院也都是她一个人在医院陪护,她对父亲体贴入微,对父亲的照料无微不至。

母亲的烦恼有谁懂(母亲的34)(5)

母亲不仅在生活上对我们百般照料,而且很关心我们的成长。

除了支持我们上学外,很注重培养我们的生存能力。她把一部分家务分别分配给我们姊妹四个,让我们学着做、跟着做,以陪养我们做家务的能力和技巧,我就是这样学会的煮饭。

为了陪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她从小就教我们自已动手做玩具,记得她教我做的第一件玩具就是弓箭,后来还有竹筒枪、陀螺、铁环等,我因此从小就具备了很强的动手能力,附近的小孩都喜欢黏着我做玩具,我也常为此引以自豪。

她在我们面前总是保持一种威严的姿态,在她面前沒有长、幼、儿、女之分,谁犯了错都不能逃脱惩罚,我在家虽然是独子,但受到的惩罚最多。

她为人耿直,富有正义,总是用自已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在影响我们,给我们传递正能量。她的勤劳、贤良和吃苦精神也一直影响着我们,对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在她身上我们明白了很多东西,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母亲的烦恼有谁懂(母亲的34)(6)

母亲信佛,她用对佛的虔诚守护着这个家

她没有读过书,受到的教育是生活中几千年封建礼制的残余和宗教残余,对封建迷信缺乏足够的认识,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与生俱来的劣根性让她失去了抵御力,认为举头三尺有神灵。

她相信因果报应,相信菩萨可以解救众生,可以渡人灵魂去到极乐世界。因此,她信菩萨、敬菩萨、拜菩萨,希望菩萨能给全家带来平安,消除家人的灾祸病痛,帮儿女求得好运和事业的成功。

她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就是为全家祈福,认为这是她最能也是唯一能帮到全家人的最好方式。所以,她年迈后做的两件事,一是照料有病的父亲,二就是敬菩萨。她每个月的退休金几乎都花在了这上面。这虽然是封建迷信,但我们姊妹几个也不曾说什么,只得由着她,毕竟是她自己的信仰,是她喜欢做的事,也是她对我们的一片爱心。

她每天早晚要在神坎上点烛焚香,每月初一、十五要去庙里上香,后来脚走不动了就将菩萨供在家里,在家里给菩萨上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间断。她除了上香还经常吃斋、诵经,家里人生病住院她要请菩萨,出院她又要问菩萨,她对菩萨的虔诚,足以感动所有人。

一尊佛像装载着她的信仰,也装载着她对家人的爱。她就是这样用对佛的虔诚死死守护着她跟父亲一手搭建起的这个家。

母亲的烦恼有谁懂(母亲的34)(7)

母亲用她对家的方式彰显了新时代传统女性的良好品质

她用勤劳和汗水筑起这个家,用智慧和坚毅支撑这个家,用贤良和爱经营这个家,用一生的坚守和祈祷守护这个家,她把她的一切都给了这个家。

在这个家中,她用她的勤劳、贤惠、善良、智慧、坚毅和对家的付出成就了一个母亲一生的荣耀,彰显了一名新时代传统女性的良好品质。

我想,这就是她的"贤良淑德"吧!

母亲的烦恼有谁懂(母亲的34)(8)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