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带身份证可以直接扫码进站吗(哪些场所要扫码)
没带身份证可以直接扫码进站吗(哪些场所要扫码)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如何顺利“扫码通行”呢?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孩子怎么办?进出这些地方都需要扫码日常出行生活,“码”不离手。据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扫码通行”适用于本市各类重点场所出入口的通行核验。重点场所主要包括学校、居民小区、机关事业单位、政务服务中心、商业综合体、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影剧院、公共场馆(含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婚姻登记中心、殡葬场所等)、酒吧餐饮、宾馆旅店、健身休闲、旅游景点、公园(含动物园、植物园)、宗教活动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娱乐场所(含歌舞厅、棋牌室、麻将馆、剧本杀、密室脱逃、游戏游艺厅等)、服务场所(含洗浴按摩、美容美发等)、医疗机构、培训机构、快递末端网点、厂企、长途汽车站、机场、客运码头(含渡口轮渡)等。
在人员密集的重点场所加强健康核验和入场登记是强化疫情常态化防控的重要举措。目前,杨浦区各类公共场所全面应用场所码和健康核验一体机(数字哨兵),进一步加强疫情预警和监测,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精准性、有效性,为市民出行带来安心保障。
一“码”当先,便捷安心
在进入相关场所时,市民通过“随申办”移动端(APP、小程序)以及微信、支付宝扫描“场所码”后,系统自动完成个人健康状态核验和场所登记,同时在用户手机页面中可查看健康状态,最近一次核酸检测时间、结果,扫码的场所分类、场所名称等。
“数字哨兵”和“场所码”具有相同的疫情防控作用。如果该场所设置了数字哨兵,市民也可以通过让数字哨兵扫描“随申码”或读取身份证,自动完成相关健康核验和场所准入。
进出这些地方都需要扫码
日常出行生活,“码”不离手。
据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扫码通行”适用于本市各类重点场所出入口的通行核验。重点场所主要包括学校、居民小区、机关事业单位、政务服务中心、商业综合体、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影剧院、公共场馆(含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婚姻登记中心、殡葬场所等)、酒吧餐饮、宾馆旅店、健身休闲、旅游景点、公园(含动物园、植物园)、宗教活动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娱乐场所(含歌舞厅、棋牌室、麻将馆、剧本杀、密室脱逃、游戏游艺厅等)、服务场所(含洗浴按摩、美容美发等)、医疗机构、培训机构、快递末端网点、厂企、长途汽车站、机场、客运码头(含渡口轮渡)等。
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孩子怎么办?
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如何顺利“扫码通行”呢?
若是单独出行,则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身份证 纸质离线“随申码”,进入场所时通过“数字哨兵”设备刷身份证通行;或者出示本人身份证和纸质离线“随申码”,由场所工作人员用手机“随申办”(APP或微信、支付宝小程序)“扫一扫”功能,扫纸质离线“随申码”核验健康状况,并手工登记人员信息。
申领打印离线码攻略:
申领离线“随申码”可自行打印!申领攻略→
若有家人陪伴出行,则家属可以准备亲属“随申码。进入场所时通过“数字哨兵”设备读取亲属“随申码”通行;或者由家人出示亲属“随申码”,公共场所工作人员查验亲属“随申码”,并手工登记人员信息后通行。
设置亲属随申码攻略:
“随申码”上线亲属代领功能啦,微信即可操作
很多老年人搞不清楚什么时候要刷身份证,什么时候要用离线码,尽管两样都携带着,但出门时还是有些“不知所措”。
简单来说,如果公共场所设置有数字哨兵,那么老人独自出门只需刷身份证即可通行;如果该场所只有“场所码”,没有数字哨兵,那么老人需要出示离线码,同时出示身份证供工作人员核验。
扫码会泄露隐私吗?
5月24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40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和保障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的决定》。这次立法为推进“场所码”或“数字哨兵”等个人疫情防控信息核验措施提供有力法治支撑,同时规定,采集的个人信息仅用于疫情防控需要。
据悉,“场所码”服务按照最小够用的原则,对所有扫码记录进行严格的统一安全管理,数据实施加密处理,可有效避免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于不同管理场所,切实保护市民的个人隐私。
请各位市民朋友配合扫码。对重点场所管理者或经营者以及进场市民拒不执行“扫码通行”疫情防控措施要求,引起疫情传播或造成传播风险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数字化为健康加“码”
请大家遵守防疫规定
主动扫码哦
编辑:吴百欣
资料:上观新闻 上海发布 TV都市圈 新闻晨报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