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上海买房要社保吗(为上海买房交社保)
明星上海买房要社保吗(为上海买房交社保)上海到底好在哪儿?这几年,从老牌“琼瑶女郎”刘雪华,到张柏芝、郑希怡们……都选择住在上海。这个热搜话题下,大家的口吻都是:以我Sa 姐今时今日的地位,也会因为社保积分不够,只能买二手房?!上海的房子有多难买,不用多讲;我好奇的是,阿Sa “宁选上海二手房,不在北京住朝阳”,这是为啥。最早一批定居上海的明星里,最出风头的是刘嘉玲,不过后来她辟谣了:我没有【汤臣一品】的房子!
久未合体露面的Twins ,上月底参加了搜狐时尚盛典进取之夜。
(Twins 的经纪人霍汶希也来了,还拿了个“十年锐意人物”奖,仨女的都好酷)
“进取”两个字,太应景了。
就在盛典之前,阿Sa 接受鲁豫的专访,透露为了在上海买房,已经开始交社保(是不是够进取!)。
这个热搜话题下,大家的口吻都是:以我Sa 姐今时今日的地位,也会因为社保积分不够,只能买二手房?!
上海的房子有多难买,不用多讲;我好奇的是,阿Sa “宁选上海二手房,不在北京住朝阳”,这是为啥。
最早一批定居上海的明星里,最出风头的是刘嘉玲,不过后来她辟谣了:我没有【汤臣一品】的房子!
这几年,从老牌“琼瑶女郎”刘雪华,到张柏芝、郑希怡们……都选择住在上海。
上海到底好在哪儿?
港星迁居内地,始于千禧年代。他们的首选定居地,都是北京。
2002年,周海媚就来北京生活了。如今50+的周海媚,独自一人住顺义大别墅。
养了几只狗、摆弄花花草草,过着快乐富婆的日子。
罗嘉良2003年从TVB“离巢”北上,和内地演员苏岩结婚,之后便定居北京。
蔡少芬和张晋2008年结婚,俩人奥运年在北京四环买房的时候,房价还算友好。
“安家”和“置业”是不可分割的,港星定居北京,首先是为了工作机会。
2003年6月,《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签署,诞生了“合拍片”。
内地出一半演员,香港出一半演员,加在一起,即为“合拍”。
而2000—2010年,內娱这边,最红的明星,都在北京。
从陈道明、刘嘉玲到佟大为、任泉、黄晓明,到“四旦双冰”中的两“旦”两“冰”,都签约在华谊兄弟。
口碑剧《鹿鼎记》、《士兵突击》,周迅&李冰冰飙戏的《风声》,冯小刚的爆款《非诚勿扰》系列……都是华谊出品。
华谊兄弟当时的办公地点在丰联广场,北京二环里,隔壁是外交部——财力&实力&逼格,都是Top 的。
公司有钱赚,艺人也有钱赚,赚了钱就在朝阳区寸土寸金的地段买房定居,离公司近,干啥都方便。
同为华谊艺人的李晨和井柏然,就住在朝阳区的同一个小区。
香港人的口头禅是“揾食”,北京影视业快速发展,吸引港星集体涌入北京。
Twins 、谢霆锋的东家——英皇娱乐,就看准了“合拍片时代”的风口,把经纪人霍汶希派驻北京,开展英皇在内地的业务。
内地明星往北京钻,加上港星北上,当时的朝阳区,特别是丽都一带,号称“全国星光最密集的区域”。
在三里屯遛弯儿遇到港星,也没啥好大惊小怪的。
凡事盛极必衰,关于“华谊盛世”的式微,我们写过很多次。
以煤老板为代表的民营资本撤出、行业热钱流向互联网,北方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
“京圈”导演也在集体降级。
冯小刚拍了《芳华》之后开始没落,《只有芸知道》两亿票房不到,和华谊对赌失败,已经拍起了网剧。
一个圈子的沉沦,就意味着另一个圈子的上升。
作为时尚中心、金融中心的上海,之前存在感不及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最先崛起的,是一波土生土长的沪籍艺人,这个名单从孙俪、唐嫣、胡歌、马伊琍、黄奕、王传君……可以列举出来一大长串。
2015年,唐嫣成立了上海唐嫣影视工作室,给老乡们打了个样。
同一时期,上影出品的《爱情公寓》火爆荧屏,连拍好几部,上戏毕业的陈赫、娄艺潇……因为这部剧爆红。
在家门口开工、收工还能回家吃回家住,性价比远远高于“北漂”。
像孙俪就在采访中谈到过,自己是离不开上海的,过去10年间,有工作的话才会去北京。
她还专门提了,上海女人骨子里是小资的,爱生活,爱过日子。
在上海,可以走路去买菜,有熟悉的饭店……这样有烟火气的日常,跟孙俪的步调更契合。
上海男人徐峥,这几年因为“囧”系列的火爆,跻身“百亿票房导演俱乐部”。
《爱情神话》这种在上海拍、全上海话演出的小成本文艺片,都拿到了2亿+的票房。
把上海女人的“嗲”和“作”、把中年人的爱情拍得活色生香,真·小而美。
相比之下,“京圈大佬”《甄嬛传》《芈月传》导演郑晓龙,都开始巴结日薪208万的“某爽”,说她是演技派了;
“小钢炮”在《北辙南辕》里拍了个过时(还对女性极其不友好)的“酒局之花”……
谁胜出、谁被淘汰?答案不言而喻。
另一个优势是,上海自开埠以来,就是时尚大都市,与纽约、巴黎的潮流趋势同步,现在仍然是。
比如北京时装周上,是各种徒有其表、不伦不类的“中国风”;而香奈儿“巴黎-上海”高级手工坊系列里,你能看到Karl Lagerfeld以旗袍等中国元素为灵感,设计的作品。
很多奢侈品店落地中国,也会选择把首店放在上海,而不是北京、香港。
去年年底,施华洛世奇亚洲首家全新设计旗舰店,就在上海香港广场开业,唐嫣还到场为品牌站台宣传。
以及,上海的行政效率、办事速度、生活方便程度……都是远超过北京的。
上海的热门楼盘逐渐被艺人们青睐,当红明星纷纷在上海定居置业,也就不奇怪了。
90后小生邓伦、黄景瑜在上海开了自己的工作室,搞事业。
刘亦菲、唐嫣&罗晋夫妇以及孙俪&邓超夫妇,在上海定居。
刘亦菲住的是“汤臣一品”的房子(均价18万/㎡);孙俪&邓超夫妇名下有几处豪宅,位置最优越的,坐落于上海市静安区。
孙俪的三层联体别墅,光建筑面积就超过500㎡,还有个100多㎡的花园,据传当年是花了6500多万购入的。
虽然不及张庭的1000㎡大花园,但100多㎡的花园,已经足够孩子玩耍、一家人运动了。
上海&香港,一直如同双生花。
香港有很多艺人,本就是祖籍上海的(谢霆锋的妈妈就是)。
三四十年代,香港还是“小地方”,上海可是“大上海”。
八九十年代,香港才越来越“香”。
而二十一世纪,两边的形势对调了。
本港电影票房过千万,都要开香槟庆贺了;影视帝国TVB,2018年就巨亏了近两亿……
TVB不景气,艺人就赚的少。
当年“邵氏”时期的娃娃影后李菁,刚开始拍电影,就能住山顶豪宅;
如今的小生唐文龙,固定工资才1万出头,其他要靠广告代言和商演来赚;至于一些跑龙套的演员,工资更是低得难以置信,有的甚至连500都不到。
当过“视帝”的马国明也说过,在内地拍一个多月的戏,相当于在无线(TVB)半年的收入。
在TVB辛辛苦苦打工17年,才攒够钱买房。
曾经的港姐冠军谭小环,在TVB工资微薄,台里只肯给她加薪300块,后来她就改行去卖鱼蛋了。
2019年底,TVB被曝裁员上千人,很多艺人为了生计,要出去送外卖、做洗碗工。
香港演艺人协会会长古天乐,曾主动为失业的600位演员发放8000块的救济金,不过是杯水车薪。
去年的TVB台庆,“阿姐”汪明荃霸气发声,希望TVB能给艺人们加工资。
不加钱,就“离巢”北上,或者像佘诗曼、蔡少芬,跟TVB签“部头约”(拍一部戏,拿一部戏的片酬),讲心也讲金。
英皇的郑希怡,曾是Twins替补成员,因为走光新闻被媒体劲嘘;参加应采儿生日派对从高处跌落,好不容易被抢救回来......星运差到,我都替她着急。
2020年参加“浪姐”之后,立马有5个代言找上门。
当时她就透露,想在上海给爸妈换一套大房子,和自己一起住。
在《披荆斩棘的哥哥》里,“大湾区”哥哥陈小春的普通话和回忆杀,都被他打出了好牌。
他不仅把事业重心转移到了内地,而且已经和老婆应采儿在上海买房。
而之前在抖音综艺《为歌而赞》里呼声很高的杨千嬅,在去年也和老公孩子,移居上海了。
定居上海的港星们,除了事业、置产,还有一个考量——孩子的教育。
和北京相比,上海的国际学校性价比更高。
按2018年的数据,在小学和初中学段,北京学费Top 10 的小学、初中,学费全部超过20万/学年,而在上海,最贵的也不超过20万。
而在国际高中阶段,北京Top10 的学校里,学费最贵的是37.5万/学年,最便宜的也有23.4万/学年,而上海超过20万/学年的只有5所。
小花小生们才在乎什么番位、压轴;有家有娃的明星,更看重的还是教育资源。
《三十而已》里的顾佳,为了能让儿子许子言上国际幼儿园,全家搬到临江大平层,亲自上门找王太太疏通关系,还帮她提鞋。
上海一个中产二孩的妈,大女儿9岁,小女儿4岁,都在父母热衷投资教育的黄金期,她晒过俩娃周末一天的花销:共9403元。
如果按一年算就是3432095元,在二线城市都可以买一套大房子了。
“沪漂”港星大多出道多年,手头攒下的钱,除了家用开支,就是给孩子花。
(据《VISTA看天下》报道,像张智霖&袁咏仪 这个级别的港星,上综艺的片酬为3600万元)
这些港星买房,首先是为了让孩子就近读名校。
为了孩子能顺利入学,很多时候也会主动抛开明星光环。
《让生活好看2》里,就曝光了张柏芝在上海的房子。
为了能让儿子顺利就读上海的国际学校,张柏芝会精心准备、参加学校的面试,甚至还会有点小紧张。
杨千嬅也被曝光,让儿子读了上海比较有名的学校。
而之前,阿Sa 在ins上晒出接郑希怡女儿梁浸浸放学的照片。
有眼尖的网友发现,梁浸浸读的是“上海耀中国际学校”(上海首间获批准的国际学校),孙俪邓超的孩子也在这所学校就读。
看来港星们也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卷起来了。
同样早早出走TVB的小生陈键锋,曾和林峯、吴卓羲、黄宗泽以及马国明,并称TVB“新五虎”。
演过《冲上云霄》这样的经典剧集,但后来TVB不够捧他。
2010年,和TVB合约到期,已经32岁,来内地拍《美人心计》,捞金不少。
香港和内地两头跑,还很享受地说“拍戏的过程更像是在旅游”。
可天有不测风云,他在2018年被查出患有遗传病,选择短暂退圈。
这几年的生活过得并不好,为了维持生计,陈键锋去做潜水教练。因为学员潜水溺亡,陈键锋充耳不闻,去年还上了热搜。
如果陈键锋当年在内地给自己留一套房产,或许还能在落魄的时候,救自己一把,不用在40岁之后,还辛辛苦苦打工。
核心区优质房产,既可以作为不动产,帮自己捱过危机,也可以为下一代上学做好准备。
而如果没有孩子,不用考虑学区,买房的选择余地就更大,跟买包一样——可以不看价格,只挑自己喜欢的。
像刘嘉玲,2014年以1.2亿的价格,买入上海外滩旁的半岛酒店公寓,400多㎡,均价高达22万。
这里原本是摩根士丹利在上海的酒店式公寓,格局不用大改,功夫都在室内装修上。
很多人觉得刘嘉玲属于“俗艳”之美,从她上海这个家里墙上挂着的周春芽限量版画《桃花始盛开》,就知道,这个女人,有钱有脑。
家装设计是张叔平做的,沙发上色彩绚丽的手工靠垫,是她在印度旅行时淘来的,这个女人,知情识趣,品味不错。
走出家门,还能黄浦江边跑跑步。
这些在上海定居的港星们,年龄大多在40 、50 。他们来内地置业,背后是香港的衰颓,上海的飞升。
当“京圈”已成往事,当各种都市剧里争相露出“看得见东方明珠的房间”,当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的剧集《安家》、《小敏家》、《三十而已》,成为收视灵药、拿奖热门……很明显,风口早已不在北方城市,也不在狮子山下,而是转移到了上海滩。
行业咖位是成功的要素之一,另一个要素就是:识时务。
在过了少女时期,有颜、有实力的后浪层出不穷时,如果又性格慢热、不够进取,意味着职业天花板已经快到顶了。早做打算,在走下巅峰期之后,才不至于无路可退。
特别是阿娇这样,离了婚、咖位flop到拍网大,孤身一人生活的失婚女郎。一套实实在在的房子,胜过男人的一万句甜言蜜语、一万个摸头杀眼神杀。
上海曾经有个称号是“冒险家的乐园”,几十年过去,有胆量、有本事、有信心与底气的人,同样可以在这里展开一场华丽的冒险,最终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黄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