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春秋第四章11(草根春秋第一章)
草根春秋第四章11(草根春秋第一章)四十三. 手影游戏:变手影一般是晚上在煤油灯下,或者点上蜡烛,借着灯光用两手变出兔子啦,麻虎啦,小狗啦等等各种各样惟妙惟肖造型的影子来以供娱乐。手影游戏徐珂《清稗类钞》记其解法;“欲使九环同贯于柱上,则先上第一环,再上第二环,而下其第一环,更上第三环,而下其第一、二环,再上第四环,而下其第一环,再上第四环,如是更迭上下,凡八十一次,而九环毕上矣。解之法,先下其第一环,次下第三环,更上第一环,而并下其第一、二环,又下其第五环。如是更迭上下,凡八十一次,九环毕下矣”。开始是在闺阁妇女、孩童中流行,以后逐渐普及到民间。后被杂技艺人吸收发展成舞台上演出的古代戏法。表演者将九个金属圆环,运用熟练技法,或合或分,或套花篮、彩灯、宫灯形状,手法敏捷技巧出众,变幻叫人莫测,成为观众欢迎的杂技节目。九连环包含了几位深奥的数列原理,如果找不出其中的规律,是很难解开的。如果你面对的是“十九连环”,一秒钟解一步,
(1)狗尾巴草玩具;编狗狗、编马马、小兔子等。
编狗狗
(2)马莲草玩具;编蚂蚱、手表、戒指等各种小动物和小玩具。
(3)柳树枝玩具;把初春的柳树枝脱了皮,乘树枝柔软时编篮篮、筐子、帽子等。
(4)麦秆玩具;用麦杆编草帽、草鞋、蝈蝈笼等。
(5)塑料头绳玩具;编戒指、耳环、蜈蚣、龙、蛇等小玩具小动物。
(6)手绢玩具;用手绢扎成老鼠、小兔、小猪什么的小动物。
(7) 铁丝玩具;用八号铁丝制作九连环:
网络图片 九连环玩具
九连环的主体是9个套在剑形环柄上的环,环柄两端分别叫做柄钗和柄把,环可以从柄钗这一端套上环柄或者取下,但不能从柄把这一端套上、取下。每个环上都又套着一个环杆的小环,1号环的环杆穿过2号环,2号环的环杆穿过3号环,……环杆的另一端通过底板实际上被连接在一起,从而使9个圆环形成叠错扣连的关系。
明《丹铅总录》;“九连环,两者互相贯为一,行得关捩,解之为二,又合二一。”清代十分流行。当时的九连环,采用金属丝制成圆形,小环九枚,九枚相连,套在条形横板或各式框架上,其框柄有剑形、如意形、蝴蝶形、梅花形等,各环均以铜杆与之相接。玩时,依法使九环全部连贯于铜圈上,或经穿套全部解下。后来采用铜或铁制作。其解法多种多样,可合可分,变化多端。
徐珂《清稗类钞》记其解法;“欲使九环同贯于柱上,则先上第一环,再上第二环,而下其第一环,更上第三环,而下其第一、二环,再上第四环,而下其第一环,再上第四环,如是更迭上下,凡八十一次,而九环毕上矣。解之法,先下其第一环,次下第三环,更上第一环,而并下其第一、二环,又下其第五环。如是更迭上下,凡八十一次,九环毕下矣”。开始是在闺阁妇女、孩童中流行,以后逐渐普及到民间。后被杂技艺人吸收发展成舞台上演出的古代戏法。表演者将九个金属圆环,运用熟练技法,或合或分,或套花篮、彩灯、宫灯形状,手法敏捷技巧出众,变幻叫人莫测,成为观众欢迎的杂技节目。
九连环包含了几位深奥的数列原理,如果找不出其中的规律,是很难解开的。如果你面对的是“十九连环”,一秒钟解一步,你要花四天以上的时间;如果是“四十九连坏”,则需要一千万年以上的时间!
四十二. 演电影游戏:原先叫“西洋景”,是近代兴起的一种观赏性儿童游戏。原先的“西洋景”,用一只封闭的大木箱,箱里装有转轮,轮上挂着各种内容的图片,箱体上凿有一些圆孔,供观赏者往里看,操控艺人拉动外面的绳子,箱里的图片就随着轮子转动不断变化转换,在箱内内置灯光映照下,图片上的人物、风景会产生动感,活灵活现,内容有山水风光、人物故事、民间故事等。有些艺人还备有鼓、锣、钹等,固定在木架上,边拉绳子边敲打,口中还用民间小调唱曲子,或者表演口技,学鸟叫、刮风、打雷等,整个表演妙趣横生、活灵活现。
而我们小时候有两种玩法,一种简单,一种复杂点。
(1)简单演电影游戏;就是将玻璃块用墨汁涂出来,干了以后,用树枝或者什么硬的东西刻出简单的人物,动物等图案,晚上或者在黑暗的房屋里,用手电筒照着放映在墙壁上。而就是制作那个演电影游戏用玻璃的时候,不小心将我的右眼睛的右上眼角扎破,致使我的右眼睛右上方留下一个明显的疤痕,使得右眼的视力也大为下降。
(2)复杂的电影游戏:用一个四方的木盒,在前面开一个适当的小口,木盒左右两边各割开一条相对称、对应的小缝,小缝的高度和胶片一样,小缝离小口一二厘米远,小缝的上下高度和小口一样。在木盒中间安装一个干电池照明装置,有条件的话安一个开关,并固定在一点上,使光线能充分发挥作用,然后把木盒密封起来。放映的时候,选择晚上,或者一间黑屋子内,把木盒的小口对准一堵白墙或白纸,启动照明开关,把收集的各种废胶片组合成一个个故事画面,从前面的一条小缝插入,从另一条小缝慢慢拉出,这时墙面上就会映出相应的画面。这个游戏是在玩具缺乏的条件下,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和聪明才智,根据“西洋景”而自创出来的。
手影游戏
四十三. 手影游戏:变手影一般是晚上在煤油灯下,或者点上蜡烛,借着灯光用两手变出兔子啦,麻虎啦,小狗啦等等各种各样惟妙惟肖造型的影子来以供娱乐。
老鹰捉小鸡游戏
四十四. 老鹰捉小鸡游戏:老鹰捉小鸡,俗称“黄鼠狼吃鸡”,我们当地孩子们叫“麻虎吃挡子”,是一种多人参加的益智娱乐游戏。在户外或有一定空间的室内进行。这种游戏,对发展学生灵敏性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练习,合作意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这个游戏需要至少三个人,一人当母鸡,一人当老鹰,其余的当小鸡。小鸡依次在母鸡后牵着衣襟排成一队,老鹰站在母鸡对面,做捉小鸡姿势。游戏开始时,老鹰叫着做赶鸡动作。母鸡身后的小鸡做惊恐状,母鸡极力保护身后的小鸡。老鹰在叫着转着圈去捉小鸡,众小鸡则在母鸡身后左躲右闪。
游戏网络图片 跷跷板游戏图为丰子恺先生创作的绘画
四十五. 跷跷板游戏:我们当地叫“截圪截”。农老鹰捉小鸡游戏村条件简陋,孩子们就地取材,找一根长长的木头,架在石头上玩,此高彼低,不亦乐乎。玩这个游戏,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木头不在石头上固定着,玩着玩着木头就会挪到一边,从石头上滚下来,不小心会伤着腿脚,一般大人们是禁止小孩子玩的。
跳绳游戏
四十六. 跳绳游戏:是一人或众人在一根环摆的绳中做各种跳跃动作的运动游戏。这种游戏唐朝称“透索”,宋称“跳索”,明称“跳百索”、“跳马索”,清称"绳飞",清末以后称作"跳绳"。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娱乐活动,男男女女都能够参加。
跳绳游戏的配备很简单,只需一条绳子,衣服鞋子紧凑即可。古称“跳百索”,根据相关记载,在唐代就有了这种游戏,《宛署杂记》一书中这样描述:“以丈许长绳,两儿对牵,飞摆不定,难以凝视,若百索然,其实一索也。群儿乘其动时,轮跳其上以能过者为胜,否则为绳所律,听掌绳者以绳击之以示罚,名曰跳百索。”明代《帝京景物略》中说:“二童子引索略地,如白光轮,一童跳光中,曰‘跳百索’。”《幽州风土吟》一书说:“太平鼓声咚咚,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歌,一童跳入白光中。”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跳绳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我们要珍惜,并加以发扬光大。跳绳游戏十分普遍,基本上每个小孩都会跳。有单人跳,有一人带一人跳,有二人摇绳,一人或多人跳,还有花式跳等等;跳绳变化以一个人单跳最多:有双脚跳、单脚跳、旋风、绞麻花、蹲跳、跑跳等。再就是跳大绳,两人抡动,大家轮着跳,或一起跳。
四十七. 吹鸡毛游戏:此游戏属多人或两人游戏,吹鸡毛游戏顾名思义,比赛谁吹得高、吹的时间久;或者双方进行攻守比赛,在院子里拉上一条绳子有一人来高,以绳子为界,取一根鸡毛,你吹过来我吹过去,鸡毛落地的一方为输。
四十八. 点鼻子游戏:这个游戏不是单纯点鼻子,而是这样的玩法:
甲用食指点住自己的鼻子,乙在一旁喊口令,喊“鼻子”,甲就不动还点着鼻子,乙喊“耳朵”,甲就点自己的耳朵,乙再喊“嘴巴”,甲就得点自己的嘴巴,乙随口而叫点什么,甲就得马上点什么,常把点鼻子的人弄得手忙脚乱,点错地方。点鼻子游戏简单易行,却很有意思和趣味,能锻炼人的机敏反应。
四十九. 修水库游戏:在雨后的沟渠里玩,特别是在雨后的街道上(那时候街道上都是土道,再加上那时候的车辆有一种铁轮子车,一般街道的两边往往都是铁轮子车碾下的车辄,雨后就像河流一样)。
雨后,我们孩子们脱掉鞋子,挽起裤脚、袖口,齐心协力,在水的上游用砖块、泥沙筑一条坝,把流下来的水憋(堵)住,形成一个小“水库”,很像一个截流工程一样,“水库”憋(堵)的越大越成功,常常是弄得一身泥水,也是兴致盎然,干劲十足。通常是这样子玩的,几个人在上游憋住水库,另外几个人在水库下游也筑一道坝,再把上游的水坝打开,看能不能把下游的水坝冲垮。也有这种情况,坝越筑越高越长,水也越贮越多,突然,水一下子把坝冲垮了,或冲开一个口子,大家便忙着堵决口,却堵不住,看着水流一泻而下,孩子们那个高兴镜头是无法用语言来表示的。
五十. 打槐蛟蛟游戏(槐蛟蛟我们当地土话称呼,就是一种不鸷人的野蜂):到了秋天电杆上,树上特别多,头上有责点的,它没有毒刺,不蛰人,逮住拿棉线头上一拴,有时候一拴一长溜,嗡嗡嗡的就飞起来了。
马蜂窝 蜜好吃,蜂难打
割捞蜂窝游戏:蜜好吃,蜂难打
五十一. 割捞蜂窝游戏:蜜好吃,蜂难打。我们小时候的蜂窝非常多。屋檐下、外窗后面(那时候差不多家家户户窗户外面都有一个木制作的外窗户,木头制作,外面糊纸,夏天遮光,冬天保温)、墙壁缝里,特别是小树林里。打蜂窝的时候,我们有时候用衣服包住脑袋,拿那个长高粱杆一圪捞(当地土语,一捣),有时候一下子就捣下来了,有时候,废了很大功夫也捣不下来,有时候往往被蜂蛰得鼻青脸肿好几天。可是,孩子们还是记吃不记打,三天两天,肿消散以后,倒又去捅马蜂窝了。
五十二. 逮麻牛游戏:
图片为白星花金龟 我们当地叫麻牛。
图片为白星花金龟 我们当地叫麻牛
麻牛(我们当地一种好像屎壳郎大小一样的黑甲虫,住在柳树,榆树等树上),上面图片为白星花金龟 我们当地叫麻牛。体型中等,体长17~24毫米,体宽9~12毫米。椭圆形,背面较平,体较光亮,多为古铜色或青铜色,有的足绿色,体背面和腹面散布很多不规则的白绒斑。麻牛捉住以后拿那个高粱杆上的外皮在麻牛背上有一道缝一扎,把的手里,或者扎到什么东西上就嗡嗡嗡地飞开了,能飞好半天。
五十三. 打手背游戏:打手背是两人游戏,玩的地点不拘何处。
两个人来玩,各人伸出一只手,一人手心向上,一人手心向下,手指相互扣住对方的手心,手心向上的一方打对方的手背;先用手指轻轻扣对方的手心,做假动作也可以,然后冷不防快速翻手拍打对方的手背。玩时,一方跃跃欲试,伺机动手;一方紧张防备,小心谨慎;一张一弛,紧张有趣。
“石头剪子布”
五十四.“猜猜猜”游戏:我们当地的“猜猜猜”也就是“石头剪子布”,有两种方法。
(1)一种是用脚,而且口里还要同时叫喊“猜猜猜”或者“猜跟起”三个字。口令开始以后,两人同时起跳。两只脚并起来,为锤子,两只脚分开来,为布(我们也叫包袱),两只脚一前一后,为剪子。
(2)另一种是用手,这就是和平常人们玩的一样。拳头为锤子,手展开为布,中指,食指伸出来为剪子
五十五. 手心手背游戏:一般是为了游戏“配伙”时采用的一种手法。当人数为偶数时,所有人都站在一起,开始喊:“手心,手背”。然后大家一起出手,如果手心手背出的不成比例,那就再来。直到手心手背成比例为止。例如:现在有六个人参加游戏,出手心手背时,有二个人出手心,四个人出手背,那就再来,直到三个人出手心,三个人出手背为止。出手心的是一伙,出手背的是一伙,这样“配伙”完成。而当地玩耍“手心手背”时候,还有一个口诀:第一句“手心手背”,第二句“狼心狗肺”,第三句“莲花开开”,第四句“蝴蝶飞来”,以此循环往复。
那时候的孩子们动手动脑筋的能力比较强。随时随地利用一些简单东西就能做出玩具来。
五十六. 葱叶子玩具:比如用葱叶子就能做出一个小玩具来,选一根比较长点的小葱叶,把小葱叶细的一头切去一小截,然后把细的一头放到开水中泡软,或者在小火上烧一烧,拿出来从粗的一头吹。我们孩子们叫“摆来来”(“摆来来”当地方言孩子们叫belialia).
五十七.. 树叶吹小曲:选一片有韧性的树叶,如枣树叶、杨树叶,大叶片搓成小管状,或单片叶子用手捏着吹;另一种是两手抱成拳,用两个大拇指夹住小叶片吹奏。
五十八. 算盘子吹曲:取一枚算盘子,再用有韧性而又薄薄的纸包住,用大拇指和食指圈住,用以吹曲,吹奏技巧高的可吹出各种曲调,声音十分响亮,而且高亢悦耳。
五十九. 简单的打口哨:有以下几种方式:有拇指和食指圈成圈,放在嘴里吹;有单指放在嘴里吹;有捏住下嘴唇吹;技巧高的张嘴就吹。曲调有高有低、有粗有细、声音尖锐,还能模仿青蛙、鸟儿等的叫声。还有一种双手抱拳,两大拇指并拢,在关节处留一小口,右手四指可以扇动,用嘴在小口处吹,模仿布谷鸟的叫声。
六十. 柳树枝玩具:初春时候,折一根粗细均匀的柳树枝,把皮拧松,抽出中间的木棍,把管状的柳皮两头切齐,一头捏扁,把捏扁的一头削去一小截外面的绿皮,即做成哨子,用于吹奏歌曲,我们孩子们叫“扭响响”。
网络图片 我们孩子们叫“扭响响”。
六十一. 猜枚枚游戏:猜枚枚比较简单,几个小朋友围坐一起,由一人在背后手里握上几粒小石子或其他小东西,然后伸出来,由大家猜他手里有几枚或者是猜单、双,猜中者赢,猜不中者受罚。这其实是古代的一种游戏,用于行酒令,当时是把花生、瓜子或围棋子握在手心里,让别人猜单、双或猜颜色,猜中为胜,猜不中即罚。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变成一种民间小朋友们喜爱玩的游戏了。
六十二. 绕口令游戏:绕口令常见于相声表演,是一种传统的语言游戏。它是将若干双声、叠词词汇或者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有意地集中在一起,组成简单有趣的语韵,要求快速地念出来,所以读起来使人感到节奏感强,妙趣横生。关于绕口令的产生,大约可以追寻到5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古籍中侥幸保存下来的《弹歌》“晰竹,续竹,飞土。”相传即为黄帝时所作,那些已经有了绕口令的基本成份。但那时候人们绕口令的基调还是很低的。比如我们当地有一个绕口令:“和尚抱马鞍,马鞍抱和尚。”虽然恰合绕口令的要求,但却有些不太健康和捉弄人的意思。有时候说的快了,往往有的孩子们就将那个绕口令说出成了“和尚抱我妈(妈当地方言称妈叫man蛮),我妈man抱和尚”了,你说尴尬不尴尬。
绕口令是语言训练的好教材,认真练习可以使人头脑反应灵活、用气自如、吐字清晰、口齿伶俐,可以避免口吃(结巴),也可作为休闲逗趣的语言游戏。
那时候孩子们玩耍的松紧扣游戏
打扑克游戏
六十三. 打扑克游戏:扑克不仅是一种最好的消遣活动和娱乐方式,而且它和各种棋类活动一样,能起到增进人际交往,活跃大脑功能,陶冶人们性格,培养健康情趣等作用。扑克牌价廉物美,携带方便,牌面易认,不限人数,不挑场地,玩法多样,老少皆宜。因此,它是最受广大群众欢迎和喜爱的一种娱乐工具。扑克牌的游戏有多种,这里介绍几种以前的玩法:在第一卷(附一)中有介绍。
六十四.算盘玩耍的一些游戏:在第一卷后面附(二)中介绍。
另外还有什么逮蝴蝶,抓蜻蜓,捉蛇,逮蛤蟆,捕鱼,捉虾,逮乌龟,摸蛤蚧(我们当地叫蛤布),玩“王八”
蜻蜓
图片为“王八”学名叫鲎虫
“王八”学名叫鲎虫,体表深灰黄绿色,背壳呈椭圆形,腹部细长,柔软灵活。长尾巴成叉状。体长大约有100 mm,共分成约40节,还有些叶子一样的附属肢体。有些肢体多达70多对。因为它有三只眼睛,两侧黑色的复眼,还有中间一只白色感光的眼睛,称为“三眼恐龙虾”。
因为“三眼恐龙虾”它经过了恐龙时期也没有绝迹,所以称为“三眼恐龙虾”;另外“鲎虫” 的卵有很强的生命力,不怕干旱,河池里的水干枯许多年以后它们的卵还会存活,等有水以后还会孵化出来。它的卵属于休眠卵,可在地下休眠1-25年不等,当条件适宜的时候,便会终止休眠,幼虫破壳而出。属于一种比较罕见的远古生物,早在距今2亿年前就已经存在,其生活年代据说比恐龙还要更遥远。我们孩子们将那个“王八”捉住朝天放在浅水里,就看见它的那个像叶子一样的附属肢体,来来回回频繁的蠕动,令人眼花缭乱,我们孩子们谓之于“王八数钱” ,另外还有捉泥鳅,挖田鼠,逮麻雀......
而在我童年的那些玩耍、游戏里,好多东西都太难得和珍贵,在那个各种资讯极度匮乏,甚至连电还没有的时代,一堆泥土都能成为我们的娱乐工具,甚至更有一些游戏,什么道具也不用,有时候,夜晚孩子们在街头玩耍的累了,坐在黑暗中也能够玩耍,那就是猜谜语,讲故事,说笑话.....
古代孩子们的游戏
总之,那个时候的孩子们生活是贫穷乏味,但是精神上是快乐无束的。而且那个时期的孩子们是非常淘气,非常调皮捣蛋的,你看吧!一年四季,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的玩耍方法,春天,逮麻雀,掏鸟蛋,夏天,秋天,游泳,打鱼,捉虾,瓜园摘瓜,枣园打枣,冬天溜冰。
那个时期的孩子们,真正是那时候老人们经常说的;“五岁六岁讨人心,七岁八岁就惹得狗还不待见。”真是飞砖揭瓦,爬墙墙,上枣树,今天玩耍“打枣核”打烂人家的玻璃啦!明天玩耍骑竹马拿了人家的高粱杆啦,等等等等,反正没有一天消停。而有时候也曾经被大人们回去执罚教育,而且,那个时候打孩子,还有的大人们拿棍棒在大街上追打孩子的。可是几天过后,孩子们就又忘乎所以了,还是外甥子打灯笼,照旧(照舅)。真是象大人们经常说的;“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而且那个时期的孩子们,人小鬼大心眼多,随机应变办法多。下面一个小故事就见证了当时孩子们的人小鬼大心眼多。一天,一群孩子们又在一个人家的院子里玩耍,孩子们有的跳黄河,有的玩打瓦,还有的玩耍顶拐,房东家的俏媳妇在院子里的一旁洗衣服,那个时候洗衣服还有的是用的木头盆,就是把木头板锯齐用那个铁箍,箍起来的木头盆,这一家的俏媳妇就是用那个木头盆在那里洗衣服。
这一边俏媳妇正在一个人全神贯注洗衣服,那一边孩子们兴高采烈玩游戏。突然间,玩耍顶拐的两组孩子激烈碰撞的收不住脚,一个大趔趄“扑通”一下,一个孩子摔到了俏媳妇洗衣服的木头盆上,把俏媳妇溅了一头一脸一身水,“哎呀!你!你!你们!你们是怎么啦!”吓得俏媳妇语无伦次,花容失色,结结巴巴的指着孩子们说道;又随即低头一看,木头盆也被孩子砸的散了,衣服也掉在了地上了。俏媳妇也顾不得擦身上的水了,站起来捉住两个孩子的胳膊叫道;“你们是谁家的孩子哩!赶紧赔我的盆子。”
这一边孩子们一见闯了祸,赶紧四下逃走,就剩下玩耍顶拐的几个孩子啦。掉在木头盆里的孩子一看,也傻了眼,也顾不得浑身是水了,一个劲地哀求俏媳妇放了他们。可是,俏媳妇死死的抓住两个孩子的手不放,并且一个劲要孩子们赔她的盆子。正在他们纠缠不休的时候,忽然大街上传来了一个箍桶匠搭拦生意的叫喊声音:“箍桶,修木盆!箍桶,修木盆!”
一听箍桶匠叫喊,一个孩子两只眼睛一转,一拍脑袋,计上心来,对俏媳妇说;“哎呀!正好!我舅舅来了,大街上叫喊的箍桶匠是我舅舅,我给你叫来,修理好不就得了”。
俏媳妇一听,“行!你去叫来吧!”随即放手让两个孩子走开。这个孩子一溜黄尘跑到大街上那个箍桶匠跟前说道;“我妗子(舅母)的木头盆散了,让你给过去修理一下。”这个箍桶匠正愁没有生意做,一听有买卖了。连忙兴冲冲的挑着他的工具担子赶了过去。过去一看。俏媳妇还是一身水在那里等他的去修理木头盆。箍桶匠到了跟前一看小事一桩。放下担子,一时三刻,就将木头盆修理好了。修理好了以后,站在那里等待俏媳妇给钱。俏媳妇见箍桶匠修理好盆还没有走开的意思,就问道;“你,还有事吗?”
“钱,你还没有给工钱哩!”箍桶匠说道;
“什么工钱,你难道不是他舅舅?”俏媳妇问道;
“什么舅舅,难道你不是他妗子?”箍桶匠道;
“不是呀!”俏媳妇说;
“哎呀!我也不是他舅舅!”箍桶匠说道;
这时候,两个人才都同时明白了,就见两个人同时一拍脑袋;“哎呀!咱们被那个捣蛋孩子骗了。”你说,那个时期的孩子们脑袋就那么灵,转的就那么快。这真是;人小鬼大心眼多,急中生智办法多。
我们那个时代的孩子们的童年是贫穷的,但也是自由快乐,无拘无束的。那时候的玩耍游戏,虽然是农村孩子们闲暇玩耍,有时候甚至是孩子们即兴玩耍的一些游戏,是一些土游戏,但有的也是民间流传了千百年来的结晶。而那时候孩子们的生活环境游戏空间也并不是封闭孤立的,而是和整个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好些个游戏都是对于成人世界的模仿和对外面世界的探索与想象。而一些现代游戏是否从那个游戏里面能有一些启迪和借鉴。
总之,那些个或简,或繁,或土的掉渣的民间儿童游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更能使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得到锤炼,它们给了孩子们健康的体魄和愉悦快乐的心态,真是功莫大焉。
可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玩具已经堆成山的今天,孩子们的快乐却越来越单一了。他们不再走出家门,不再亲近自然,而是把最纯真的童年留在了学校里,留在了课堂上,留在了形形色色的补习班上的那些篮子里。现在,各种声光电控的电子玩具,以及电脑上的各种游戏,虽然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和信息是以前孩子们所不能比拟的,但它对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主动性、探求性带来了局限,束缚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更缺乏了人际关系交流和锻炼身体的机率。
以上那些个游戏大多数是流传在我们山西老汾州地区(汾阳、平遥、介休、孝义、文水、灵石及吕梁的部分市县)一带,但有些游戏别的地区可能也有流行。
当然了,穿越千年的游戏远远不止上述那些个游戏,还有更多的游戏没有记载下来,而当中有些游戏是否值得用更多的文字记载下来,值得商榷。 而且,有一些游戏是否也可以加以推广,比如将一些游戏做成漫画,或者动画片,动漫一类,寓教于乐,为孩子们增加乐趣。也为这些流传于民间千百年来的一些游戏结晶不至失传,这是我的一个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