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经营现状(血亏45亿集体关店)
海底捞经营现状(血亏45亿集体关店)即便是2022年,人们依然没有忘记海底捞的热度。可是调查它的数据之后,人们才发现自2021年下半年至今,海底捞的盈利状况已经从净损失38亿人民币,跌到了如今净损45亿元人民币。它曾经连续关店300家,也是号称中国境内火锅连锁店最大规模的企业。除了2017年违规整改事件之外,海底捞疑似还存在环境嘈杂、价格偏贵、菜式未创新、过度服务和疫情期扩张过度等其他不良评价。明明海底捞曾被誉为火锅界的天花板,为何如今的餐饮一哥会沦为比星巴克更惨的餐饮巨头呢?它到底经历了什么,如今被评为输急了眼的血亏企业?海底捞曾经被誉为是火锅界的天花板,但是在2021年9月22日之后,人们发现火锅界一哥也变成了塌房一哥。
编辑丨十八
文丨科技点子王
2017年8月25日,消费者连续向北京市食药监局反映:海底捞劲松店和太阳宫店存在营业场所卫生条件不良等其他违规行为。
经查询后,北京市食药监局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将北京地区的一家海底捞中央厨房和26家门店进行检查,并制定了《事件处理通报》,要求相关店铺限期一个月内要按照承诺,对北京各门店实施后厨公开和信息化和可视化。
除了2017年违规整改事件之外,海底捞疑似还存在环境嘈杂、价格偏贵、菜式未创新、过度服务和疫情期扩张过度等其他不良评价。
明明海底捞曾被誉为火锅界的天花板,为何如今的餐饮一哥会沦为比星巴克更惨的餐饮巨头呢?它到底经历了什么,如今被评为输急了眼的血亏企业?
海底捞曾经被誉为是火锅界的天花板,但是在2021年9月22日之后,人们发现火锅界一哥也变成了塌房一哥。
它曾经连续关店300家,也是号称中国境内火锅连锁店最大规模的企业。
即便是2022年,人们依然没有忘记海底捞的热度。可是调查它的数据之后,人们才发现自2021年下半年至今,海底捞的盈利状况已经从净损失38亿人民币,跌到了如今净损45亿元人民币。
这次的数据好像标志着海底捞已经没有当年那么赚钱了。
原本以为距离人们最近的也许就是咖啡界的行业巨头星巴克品牌,他们在2020年到今天也因为遇到了价格上涨和驱赶警察等恶性事件,而被众多国内消费者痛批是国民不再支持的咖啡品牌。
因此,星巴克的利润不见好转。迫于无奈,星巴克在近两年来于中国市场内所关闭的店铺已经超过200家。
不知您的城市现在是否还能看得见星巴克和海底捞,如果还能看得见,这些店铺门前的排队情况还会像曾经辉煌时期那样属于顶流吗?应该不会吧。
仅是在2020年,海底捞就曾经被爆料迫于企业规划压力,全国连锁海底捞店铺曾停业过50天。这一段时间,给海底捞企业所带来的净损经济值超过了9个亿。
想当年,作为火锅界一哥海底捞不论一天中的哪一时间段线下,店铺门前总会有人在排队,并且都是成群结队,要么就是全家出动,可谓是声势浩大。
最辉煌时期的海底捞,以服务出名、口味综合,能够适应南北方消费者的味蕾。因此,在巅峰时期海底捞的各大网络好评率总是居高不下。
其中,服务好评和口味好评将海底捞捧成了一种消费潮流。一时之间,没有哪个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不曾听闻海底捞的名气。行业内更将其作为标杆,让它引领着国内其他火锅或餐饮品牌向前。
收获了好评之后,海底捞的营收率持高不下。再到2018年时,海底捞又想出了新的营业方式。他们计划于全国范围内疯狂扩张,因此曾经的火锅界一哥又变成了火锅扩张狂魔。
这对于海底捞创始人张勇来讲,无疑是一种豪赌。
因为在2018年之后的第2年再到如今,全球范围内受疫情影响的购物中心和消费场地都受到了严重打击。
而在此特殊情况下,海底捞盲目疯狂扩张并不是最佳选择。虽然海底捞作为曾经的火锅一哥,有不少购物中心纷纷对海底捞实施优惠。比如说只要海底捞能够入驻某购物中心,该场所会直接免除海底捞的租金或者是降低租金。
凭借此优惠,海底捞在2020年之前已经陆续扩张线下门店500多家。平均算下来,每一天都会有将近两家线下海底捞门店装修成功。
其实也有很多餐饮业的品牌也想要像张勇那样,他们都有急切的想要扩张门店的想法。
例如喜茶,曾在2020年时扩张的全国门店数量将近700家。但是喜茶的这种扩张速度在海底捞面前完全是小巫见大巫,海底捞仅仅只是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就将基础门店数量扩充了6倍。
但这种豪赌,无疑也会给海底捞带来新一轮的危机。
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求生存本就是难事,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企业还要疯狂扩张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也会比其他企业更多。
例如海底捞的原材料面临价格上涨的问题,员工工资,场地开销,服务成本……每一个项目都需要海底捞投入大量的经济成本。
更有网红爆出:某地的海底捞门店一块土豆片价格高达1.5元。对比之前清一色的好评,从这时起它的负面评价开始接踵而至。
“虽说服务好,但价格是真的贵。”
“海底捞也开始抢钱了吗?”
但由于它的门店数量在变多,经营成本自然也就被拉高了。
为了应对难题,海底捞想了一个办法——服务态度不改,但会给菜品的价格上调、更换款式。
于是人们再次光顾海底捞门店时,会发现牛肉粒已经慢慢被撤销掉了。甚至还会有部分门店直接将大豆制品包装成原食材,这种以次充好的态度难以让消费者买单。
从2018年到2022年上半年,海底捞的全国翻台率从一天将近5次下降到一天三次。
可张勇当初选择豪赌这条路是他所坚持要走的,那即便再难也不能放弃。于是海底捞推出了新一轮的经营计划:纵观全国海底捞门店,但凡经营不善者将会直接被关闭。
近一年,海底捞300家门店倒闭。但这也只是开始,后期海底捞的全国总门店数量的20%都迎来了关门大吉的那一天。
但海底捞并不仅仅只是专注于火锅这个餐饮业领域,海底捞也有其他的经营品类。
例如周边、饮品、快餐、打造其他食品品牌...基本上,海底捞把能想到的产品都在尽力地经营着。但这些子品牌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专注于发展一二线城市,想让更多有经济能力的消费人群去接受它。
但是它的10个服务业品牌中,有将近半数最后都歇业了。而海底捞还在不断地尝试着新的创业项目,又搞起了开面馆和婚礼服务等等。
但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创业模式,最终没能赢得市场的欢迎,以至于大多数人都认为海底捞仅仅只是一个火锅品牌罢了。
海底捞和星巴克怎么都不受欢迎了呢?
想当年的星巴克也是饮品界的顶流,海底捞也是餐饮界中的行业标杆。但两者的辉煌风采已经在当下再也看不到了,星巴克早年间对外宣称他们并不是售卖咖啡,而是想要为喝咖啡的人提供服务。
而海底捞,在巅峰时期也是因为服务良好而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既然星巴克与海底捞同样都是以服务出众,而收获好评和占据高比例市场的,那他们的王炸如今怎么掀不起波澜了呢?
因为他们都忽略了用户。
在口味方面,海底捞的菜式更新速度缓慢、菜品样式短时间内无法得到创新,即便曾经推出过雪花牛小排。但除了这些昙花一现的新菜式之外,人们再难看到海底捞能够在菜品上玩出新花样。
没有了新鲜感和刺激,人们在口味上的消费神经已经逐渐麻木。
因使用过期食品,二者都曾被市场部门警告过。海底捞,曾经因为使用了过期的豆花而被消费者举报,它在接受审查时也被确定这并非是造谣,因此海底捞还曾被罚款了2万元。
当然,星巴克也曾经因为使用过期食材被罚百万。这些曾经以服务打造出品牌逼格的企业,最终都因为忽略了消费者本身的需求,而不断浪费和消耗了自己的超高好评。
就像是如今的奶茶界顶流到底是谁?很多人会想到蜜雪冰城或者是茶颜悦色。
但不论是这两者中的哪一位,他们所收获的当下好评率都很高。那么,这两大奶茶品牌所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能够和当年的星巴克以及海底捞相提并论吗?
七:用户需求是关键。蜜雪冰城和茶颜悦色真正能够取得好评率的是因为,他们在当下掌握了流量密码,重视起了消费者的用户需求。
不论是从价格、款式的更新、服务还是在其他方面,这两者的综合评分都不算太低。
如此一对比之下,当下的海底捞似乎已经成为了餐饮市场的弃儿。
而张勇当初所致力想打造的良好服务,如今也被钉在了耻辱柱上。因为也有一些消费者想要安静地独自吃个火锅,或一家人沉浸在吃火锅聊家常的氛围中。但总有一个陌生的服务员会呆在餐桌旁边,让人感觉消费过程中明显不适应。
甚至,有部分服务员还会主动地与消费者搭话。这让部分顾客感觉很反感,海底捞的这种过度服务也不再像之前那样饱受欢迎和赞美了,而变成了一种贬义的指责。
总之,如今的消费者早就已经变得更加聪明了,大家不只是在单纯地追求某一方面。而海底捞如果只是能推出引以为傲的服务,在菜品和其他方面做不出优化,它被时代所淘汰也是人们能够想象到的结局。
那么,关于海底捞血亏45亿后成为比星巴克更惨的餐饮巨头,您还有哪些新想法可以补充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海底捞##重庆星巴克驱赶并投诉执勤民警##人民网评星巴克:请收回你的傲慢##茶颜悦色##蜜雪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