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镇雄县脱贫攻坚采访(镇雄打好八大战役)
云南省镇雄县脱贫攻坚采访(镇雄打好八大战役)发展生猪养殖产业采取“党支部 能人 群众”和“党支部 合作社 群众”等组织化模式,按照“1 3 N”总体布局,把竹子作为“一县一业”大力发展,集中壮大马铃薯、生猪、蔬菜3大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板栗、养牛、养蜂等种养特色产业,先后启动实施了60万头生猪屠宰和“双猪”公司50万头生猪养殖、根源农业30万头乌金猪、佑康集团25万头生猪养殖、10万亩订单蔬菜、6000头肉牛等一批重大特色产业扶贫项目,累计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64家、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组织980个。目前,全县已建成竹产业基地65万亩、正谋划推进今冬明春35万亩新植基地建设,马铃薯年种植面积达74万亩,生猪年出栏量可达116万头,蔬菜种植面积达32万亩,成功培育云栗、云笋、云蜜、白茶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打好就业扶贫攻坚战针对全县农村劳动力多达77.8万人的实际,按照“五精准五解决”的方法,大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展“家门
昭通市镇雄县是集革命老区、高寒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深度贫困县,有253个贫困村、117863户561622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是云南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5年来,镇雄县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退出标准,全力以赴打好“八大战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前,全县实现了整县脱贫摘帽。
打好基础设施攻坚战
镇雄县紧紧围绕贫困村水、电、路、房、校、医、所等到村到户基础设施,抢抓机遇争项目、多措并举筹资金,全面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累计解决126万人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实施16万户农网户表改造,硬化通村公路1721公里、村组公路4221公里、串户路1218万㎡,实施“农危改”7.5万户、易地搬迁14752户65464人。
镇雄县村级活动场所
打好就业扶贫攻坚战
针对全县农村劳动力多达77.8万人的实际,按照“五精准五解决”的方法,大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展“家门对车门、车门连厂门”点对点、组织化直输行动,并及时帮助受疫情影响失业人员就地实现“二次就业”。目前,全县已转移66.6万人、就业率达85.76%、同比增长11.24%,其中贫困劳动力26.4万人、就业率达87.8%、同比增长15.9%。
打好产业扶贫攻坚战
采取“党支部 能人 群众”和“党支部 合作社 群众”等组织化模式,按照“1 3 N”总体布局,把竹子作为“一县一业”大力发展,集中壮大马铃薯、生猪、蔬菜3大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板栗、养牛、养蜂等种养特色产业,先后启动实施了60万头生猪屠宰和“双猪”公司50万头生猪养殖、根源农业30万头乌金猪、佑康集团25万头生猪养殖、10万亩订单蔬菜、6000头肉牛等一批重大特色产业扶贫项目,累计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64家、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组织980个。目前,全县已建成竹产业基地65万亩、正谋划推进今冬明春35万亩新植基地建设,马铃薯年种植面积达74万亩,生猪年出栏量可达116万头,蔬菜种植面积达32万亩,成功培育云栗、云笋、云蜜、白茶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发展生猪养殖产业
打好健康扶贫攻坚战
针对全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占比高达22%,群众因县级医疗服务水平落后每年县外就医支出高达4亿元等问题,镇雄县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合作创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区域联盟医院,极大提升了县域疑难杂症诊疗能力和危重病患者救治能力,2020年医院危重患者救治人次同比增长36%、转出县外就医人次同比下降28%,近万个家庭避免了因病致贫返贫。在提升县级医疗水平的同时,狠抓农村基本医疗保障服务,实现30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和263个村社区卫生室达标全覆盖,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66万人享受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四川华新联盟中心镇雄县医院
打好教育扶贫攻坚战
2015年以来,累计完成教育专项工程投资45.96亿元,新增校舍151万㎡,改扩建运动场80万㎡,全县小学入学率达到99.98%、初中入学率达到104%,实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功创办云师大附属镇雄中学、西南大学镇雄第一中学、浙江外国语学院附属镇雄中学、云南衡水镇雄中学,带动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2020年,全县高考一本上线人数1187人、总上线率98.4%,7人考分达清华、北大录取线。
打好协作扶贫攻坚战
与东莞市清溪镇多方面、多领域、多角度开展扶贫协作。东莞市投入帮扶资金2.63亿元、动员社会各界捐物捐款1.21亿元,助力镇雄县补短板、强弱项。大力开展消费扶贫,促成广东顶鑫农业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与镇雄县内企业签订了每年采购生猪和肉品价值分别不少于1000万元的农特产品采购协议。加强人才交流,东莞市累计选派2名党政干部、36名教师、27名医生、4名专业技术人才到镇雄县开展支援工作,镇雄县选派16名党政干部、24名教师、29名医生到东莞市挂职锻炼或跟岗学习。
打好社会扶贫攻坚战
镇雄县广泛梳理镇雄籍在外企业家和能人、全面梳理上级暂无计划的建设项目,动员企业为脱贫攻坚出财力、聘请能人为家乡发展出智力的“两梳理、两出力”思路,并每年到镇雄籍在外人士较为集中的昆明、浙江、深圳、上海等地开展社会扶贫暨招商引资座谈会,乡镇每年利用节假日外出人员返乡之机召开企业家和能人座谈会,村级召开返乡务工人员座谈会、党员座谈会等,弘扬“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回报家乡”的精神,积极为家乡脱贫攻坚出财力献智力。截至目前,全县已落实无偿帮扶资金4.7亿元,引回创业投资10亿余元,建设社会扶贫项目438个,370位能人受聘为家乡村级经济发展顾问。同时,招商局集团、中烟云南公司、中国五矿等央企和各级帮扶单位投入帮扶资金10亿元助力镇雄县脱贫攻坚。
打好思想扶贫攻坚战
坚持扶贫扶智相结合,累计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广场235个、实现全县村级文化活动广场全覆盖,党员10人以上或人口200人以上的村民小组都有活动场所。组建了1个县级中心、43个部门分中心、30个乡级所、254个村级站和246个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体系,为广泛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宣传扶贫政策、开展文明实践夯实了基础。大力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乡镇挂村干部和村“三委”干部、驻村工作队结合“三讲三评”每季度地毯式召开一轮群众会,宣讲扶贫政策、宣传正面典型,回应群众合理诉求、疏导群众无理诉求,不断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昭通市扶贫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