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要去责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要去责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些也是最近几天才想明白的。由于疫情入职时间推迟了,首次入职时间到之前虽然也有期待,但更多的是忐忑和对未知的不安。推迟这几天里,把作息调整到工作状态,恢复了能量场,明确了各项规划,也在坚持跑步、阅读、写作,这难道不是最好的安排吗?有点小爱好,有点小事业,有点小时间,这就是我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呀。常常感觉自己很富足,家里有很多余粮,自己有很多精力打扫和家相处,且有时间阅读和写作。梭罗说我们一生所需的热量是有限的,只要满足了基本的热量,其他的均是多余的。当然梭罗家庭条件优渥,还是哈佛大学毕业,不过给我的启发是,精神和肉体总要有一样富足吧。肉体的富足容易满足,精神很难。最近一个月机缘巧合,从上海回到青岛。原本以为会有诸多不甘心和不适应。但是回来的第一周,就知道漂泊这么久,心终于找到了“家”。当时发了条朋友圈“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自己只管努力就好,冲”。可能是真的全身心接纳了自己,接纳了老家。因为还
言午介绍:一线大厂经理辞职回乡,潜心研究学问。做好工作之外,每天跑步、阅读与写作。过精神富足的生活。
之前一直觉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是自我安慰的一句话,直到最近时不时就会发出这个感慨,才觉得加措所言不虚。
年少轻狂,总希望逃离农村那个破旧的家,大学毕业便一直选择在北京和上海工作,觉得离家越远麻烦越少,离家越远身上的“土味”就越少。所以再苦再累的日子也不觉得辛苦。而不管大学还是工作之后的假期,能不回家就不回家。
结婚之后,才对于“家和家乡”的感受有大不同,或许婚姻是治愈我的一剂良药。
最近一个月机缘巧合,从上海回到青岛。原本以为会有诸多不甘心和不适应。但是回来的第一周,就知道漂泊这么久,心终于找到了“家”。当时发了条朋友圈“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自己只管努力就好,冲”。可能是真的全身心接纳了自己,接纳了老家。
因为还未入职,有足够闲暇的时间去平静浮躁的内心。去海边看海,去公园看看落叶和秋景,回家学着做做饭,每日打扫......每天做着这些在我之前认为“浪费时间”的行为。学会了蒸馒头蒸包子包水饺,而且做得非常成功。在小时候的认知里,会不会蒸馒头是小孩和大人的分界线之一,会不会独立调馅儿包饺子是小孩和大人的分界线之二。而我,在完成了两次跳跃之后,终于是一个大人了。
最近每天跑完步在楼下买上一把新鲜的蔬菜,回家热上自己蒸的馒头和包子,再看看储藏室里堆满家里人送来白菜大米苹果红薯大葱...心里的那种踏实和富足感,难以言表。想到老公和自己前半生点灯熬油,拼尽全力的工作攒钱,赚得这个“小家”,后半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过安稳和幸福的日子,觉得人间真的值得。这些都是在北京和上海的时候从未体会过的。所以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常常感觉自己很富足,家里有很多余粮,自己有很多精力打扫和家相处,且有时间阅读和写作。梭罗说我们一生所需的热量是有限的,只要满足了基本的热量,其他的均是多余的。当然梭罗家庭条件优渥,还是哈佛大学毕业,不过给我的启发是,精神和肉体总要有一样富足吧。肉体的富足容易满足,精神很难。
这些也是最近几天才想明白的。由于疫情入职时间推迟了,首次入职时间到之前虽然也有期待,但更多的是忐忑和对未知的不安。推迟这几天里,把作息调整到工作状态,恢复了能量场,明确了各项规划,也在坚持跑步、阅读、写作,这难道不是最好的安排吗?有点小爱好,有点小事业,有点小时间,这就是我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呀。
最后放一张最近拍的喜欢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