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含义的字体设计(一款字体如何代表未来)
有含义的字体设计(一款字体如何代表未来)影片的开头背景设定在“人类的黎明”(Dawn of Man)时刻,这个时刻并不属于科幻未来的范畴,所以它采用了看起来像对古老的字体 Albertus。接着我们随着 Dr. Heywood R. Floyd 乘着 Pan Am 宇宙飞船飞向了第五空间站。字体 Eurostile Bold Extended 首先出现在了 Pan Am 宇宙飞船的驾驶面板上,随后这个字体也出现在了 HAL 9000 高智能电脑的界面上。这也许暗示着从一开始 Pan Am 宇宙飞船就已经被 HAL 电脑所控制。从这部影片开场开始, 就展现了对加粗、简洁、无衬线字体的热爱,而影片标题选择的是 Gill Sans 字体,其中“2001”中的“0”使用的是 Gill Sans 字体的字母“o”,而非数字“0”。到了今天,许多曾经的未来变为现实,另一种未来仍像海市蜃楼一般在人类前方若隐若现,而 Eurostile 也名正
或许很少有字体能像 Eurostile 这样在不同的时代保持同一种感觉。自它从1962年推出至今,不管是1960年代的《2001太空漫游》,还是2010年代的电影《月球》,亦或是在无数其他的科幻电影和游戏中,Eurostile 一直表达着一种“未来”感,从未没有失败过。
这种现象并不常见,难得有一款字体是可以带你穿越到未来的,它们往往是回到过去的道具。
一款字体如何代表未来?说到底,在于要怎么表达一个完全没有发生过的时代。
Eurostile 的字形洁净、有力、流线型、有逻辑,几乎是手写体的反义词。难怪电器品牌东芝1969年开始用它作为自己的标志字体。在1970年大阪世博上,当很多人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太空、电脑、原子能和机器人,Eurostile 实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未来的浪漫想象。那是一个被理想主义的空气环绕的年代。
到了今天,许多曾经的未来变为现实,另一种未来仍像海市蜃楼一般在人类前方若隐若现,而 Eurostile 也名正言顺地担任了这种前景的代言人——那些著名的科幻电影大多是敌托邦式的,这也许并不是巧合。
Eurostile 能否永续其作为未来代言人的身份?这其实取决于我们想象中未来的样子。科幻电影中的字体应用,更是如此。
Stanley Kubrick 创作于1968年的杰作《2001太空漫游》是分析科幻电影中字体设计的绝佳案例,这部诞生于1968年的电影首次在航空器的用户交互界面上使用了字体 Eurostile Bold Extended,之后,这个字体几乎成为了科幻电影的标配。
从这部影片开场开始, 就展现了对加粗、简洁、无衬线字体的热爱,而影片标题选择的是 Gill Sans 字体,其中“2001”中的“0”使用的是 Gill Sans 字体的字母“o”,而非数字“0”。
影片的开头背景设定在“人类的黎明”(Dawn of Man)时刻,这个时刻并不属于科幻未来的范畴,所以它采用了看起来像对古老的字体 Albertus。接着我们随着 Dr. Heywood R. Floyd 乘着 Pan Am 宇宙飞船飞向了第五空间站。字体 Eurostile Bold Extended 首先出现在了 Pan Am 宇宙飞船的驾驶面板上,随后这个字体也出现在了 HAL 9000 高智能电脑的界面上。这也许暗示着从一开始 Pan Am 宇宙飞船就已经被 HAL 电脑所控制。
当博士到达空间站时,迎接他的接待台上的语言设置按钮应该是字体 Eurostile Bold Extended,也或许是字体 Eurostile 的前身——Microgramma。这两种字体的区分非常困难。Microgramma 由 Aldo Novarese 和 Alessandro Butti 在1952年设计,在1960年代开始广泛用于技术插图,并在1970年代初成为图形设计师的最爱之一,其用途包括包装的宣传和出版物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是一种可以用作 Letraset 激光印字传输系统的字体。类似的字体在科幻系列影片《星际迷航》(Star Trek)中也得到了广泛使用。
Novarese 随后在1962年开发了 Eurostile。
电影中的视频电话界面则应用了字体 Eurostile Bold Extended,还附带上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公司标志——美国贝尔电话公司。
Eurostile的前身——Microgramma,两种字体的区分非常困难。希尔顿酒店连锁集团在5号太空站上所开设前哨站的标志让人联想起贝佛利希尔顿饭店(Beverly Hilton)的标志;在月球基地的一段简短演讲之后,三位美国人搭上了宇宙飞船前往查看黑色石板。他们所使用的地图完美地融合了三种字体 Eurostile Bold Extended、Futura Medium,以及一些缩进过的 Univers。当电影进入了第三第四部分的木星章节时,标题画面使用了经典的无衬线字体 Futura,当然,在字形上做了一点变化。
在HAL 9000的逻辑记忆中心也使用了字体 Futura。
从《卫报》于2004年发表的一篇档案文章看来,Kubrick 是 Futura 字体的拥趸,Futura Extra Bold 是他最喜欢的字体,他也喜欢 Helvetica 和 Univers,“干净优雅。”根据字体设计师 Sebastian Lester 的说法,Kubrick 在这部科幻史诗的海报上使用的字体具有“真正的太空时代血统”。他解释说:“ Futura 是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正式字体。”认为“它基于几何特征——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具有稳定的简洁和永恒性。”
The plaque was located on the foot of the lunar landing vehicle which was left behind on the moon。©️NASA1969年7月,当 Neil Armstrong、Buzz Aldrin、Michael Collins 将阿波罗飞船着落在月球表面上的时候。Futura 这个字体也承载了首个飞向太空的人类文字。这是由 Paul Renner 设计并于1927年发布的几何无衬线字体,其设计风格与包豪斯在精神上有着类似。近乎完美的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均匀比例是 NASA 当时的理想选择。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陆军就一直使用 Futura 作为其详细的全球制图项目的基础,而美国空军则在1950年代后期开始在其导弹标志上使用 Futura 字体。
再到1960年代阿波罗计划的实施,Futura 已成为军事行动的通用选择。在航空航天工、交通运输业中,该字体也已广泛用于飞行仪表和控制器标记,拓宽了作为人类最受欢迎字体之一的疆界。
上图:The official emblem of the Nasa Apollo 11 mission: ‘the eagle’ which is landing on the moon with an olive branch in its talons. Above in negative capitals set in Futura Bold is written ‘Apollo 11’. In the background is the blue planet Earth;下图:An engineer holds the Apollo 11 plaque with its folding protective cover prior to its final installation on the ladder of the Eagle July 1969. courtesy of Futura: The Typeface而在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改编自菲利普·K·迪克所著的1968年小说《仿生人会梦想拥有电动羊吗?》(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的经典之作《银翼杀手》(1982年)中,其开篇所使用的字体并未体现出强烈的未来感,它所使用的是 Frederic W. Goudy 在1915年设计的字体 Goudy Old Style。这是一种老式的衬线字体,最初由 Goudy 在1915年为 American Type Founders 设计,适用于文本和显示,与二十世纪初美国印刷的历史主义趋势相吻合,其灵感来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印刷物,但没有特定的历史原型。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影片在科幻外壳之下某种怀旧的哲思。
电影中,里昂的身份被怀疑是 NEXUS 6,在泰瑞公司的办公室中接受人性测验。我们可以看到泰瑞公司的椅背上印着“TYRELL CORP”,这可能采用了字体Akzidenz-Grotesk Extended。Akzidenz-Grotesk 起源于19世纪后期,属于一种通用的无装饰的无衬线字体,最初由柏林的贝特霍尔德字体铸造厂设计,在19世纪的德国印刷中占主导地位。Akzidenz 希望将其用于门票和表格等等商业印刷字体,而非精美印刷品,而“怪诞”(grotesque)是当时对这一无衬线字体的形容,在其推出后的半个世纪里鲜为人知,但在战后却确立了标志性地位,成为瑞士平面设计的首选字体,后来成为了著名的“国际主义”设计风格,风靡西方世界。
当电影中第一次出现主人公戴克时,他在洛杉矶的大雨下悠闲地看着报纸。报纸的头条写着:“在海洋、月球和南极洲发展农业(FARMING THE OCEANS THE MOON AND ANTARCTICA)”,使用的应该是字体 Futura Demi。头条副标题里写着《计划连接世界范围的电脑》,使用的是字体 Optima Bold。
Zapf cited this gravestone as inspiring Optima. Portions of the text are copied onto one of his 1950 sketches.Optima 是一种人文主义无衬线字体,由 Hermann Zapf 设计,并由德国法兰克福 D. Stempel AG 铸造厂于1958年发布,其灵感来自古罗马时期的都城,以及 Zapf 在1950年去意大利度假期间所见到的文艺复兴时期墓碑上石刻。随着情节的推进能多次看到这张报纸。戴克在蛇坑酒吧等待左拉的时候,他又再次阅读了这份报纸。
科幻电影长期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找到一种合适的视觉表现效果来体现科技进步后的未来主义风格。在斯科特的另一部电影《异形1》(1979年)中,舰船 The Nostromo 的设计就是处理未来时尚的完美典范,例如使用了类似字体 Helvetica 的紧急头盔。但在人工智能 MU/TH/UR 的显示屏中使用的是字体则是 City Light,在科幻电影中选择这款字体很少见,因为它属于衬线字体,City 字体于1930年前后由柏林 Berthold 铸造厂推出,从机械与工业的时代汲取灵感。
船长达拉斯的夹克背后的“NOSTROMO”标志以及主舱内的成员的铭牌上使用了 Pump Demi 字体,体现出典型的1970年代审美。国际字体协会(International Font Council)曾投票将该字体评选为“最具1970年代风格的字体”。这也符合了影片七十年代末的制作背景。
《月球》是另一部苍凉、孤独、极致美丽的科幻电影。影片从一个问题开始:“我们现在在哪?”(Where are we now?),随后播放了月能公司的宣传片,里面介绍了在月球开采的 Helium-3 资源如何成为了地球的主要能源来源之一。宣传片的最后出现了月能公司的 logo。画面中使用的字体既不是 Eurostile 也不是 Eurostile 的前身 Microgramma,而是 Microstyle。
在科幻电影字体的选择上,Eurostile 的确长期在榜。而 Eurostile 的对手则是直线风格的 Bank Gothic 字体。《月球》则不断使用这两种字体以最大化渲染未来之感。3D 效果的 Bank Gothic Medium 被使用在影片的开场和各类场景介绍标题中。Bank Gothic 是 Morris Fuller Benton 设计的直角几何无衬线字体,于1930年发布。该设计从20世纪后期开始流行,尤其在科幻、军事、企业或体育等领域。
《月球》在介绍故事发生的时空地理时,选择采用了一款有趣的带棱角的字体 OCR-A。这款字体在1968年诞生,出现于计算机光学字符识别的早期,使用简单的粗笔画来组成可识别的字符,因此可以很容易地被机器读取,但肉眼却相对难阅读,足见其未来主义风格。当影片中的机器人 GERTY 与主人公 Sam 交流情感时,使用了一组表情符号,也成为了人类当下精神状态的表征。
* ______________ 本文后半部分参考资料Reference
Typeset in the Future: Typography and Design in
Science Fiction Movies typesetinthefuture
开篇:贺荣凯
正文:娄依伦、Ran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