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金庸点评天龙八部(当年初次读金庸先生天龙八部时的四个心动的瞬间)

金庸点评天龙八部(当年初次读金庸先生天龙八部时的四个心动的瞬间)【终章】金庸的《天龙八部》是一部充满因果与佛理的慈悲之书,书中人的命运无不与世间有着深切的联系,亦是世间万象的真实写照。所谓诸恶莫作,破迷成悟或许是金庸想通过《天龙八部》传递的普渡之法,遂以《金刚经》的偈语为本文终章: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像段延庆身残面毁,应了“生之苦”。无崖子神功无敌但却无法改变人生规律应了“老之苦”。慕容复一心兴复燕国,心心念念如在精神病中,是为“病之苦”。阿朱为了不让爱人杀了亲生之父,以自我牺牲来平息仇恨,她的“死之苦”不仅是她个人的死别之苦,亦是萧峰的生离之苦。马夫人康敏因没有得到萧峰,恨意与怨气并聚,是为“恨怨会苦” 。虚竹先后失去师父,师叔,亲生父母是为“爱别离苦”。鸠摩智一心想学得天下至高武学,不惜潜入少林做偷盗行径,末了一身功力却被段誉所得,真是“求不得苦”。观书于此,感悟于此,怎不教人感之心动。比如萧峰的“降龙十八掌”真是至刚至

金庸点评天龙八部(当年初次读金庸先生天龙八部时的四个心动的瞬间)(1)

【序章】
公元2000年。
泉城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
时值金秋时节,漫山红遍,层林尽染。
也正是在这个时节,这个地点,让我第一次买到了金庸的《天龙八部》。
武侠小说是那个时期大部分男孩子的精神食粮,而金庸的作品无疑是众多精神食粮中的无上妙品。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幅对仗不甚工整的对联,让人们记住了金庸作品全部的同时也断绝了盗版商的染指,真有《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初露锋芒时“一箭双雕”的神韵。
喜欢《射雕英雄传》还是《天龙八部》?本来是一个难以分清的问题,直到在买书的那一刻才真正明确。
无它,只因贪心。
三联版的《射雕英雄传》四册,《天龙八部》五册,价钱一样,为何不选一套册数更多的呢?结果不言而喻。

金庸点评天龙八部(当年初次读金庸先生天龙八部时的四个心动的瞬间)(2)

【第壹章】第一次心动瞬间来自《天龙八部》的回目
金庸在《天龙八部》的回目可谓神来之笔,显示出他本人深厚的古文化功底。全书共计5册,金庸分别以《少年游》、《苏幕遮》、《破阵子》、《洞仙歌》、《水龙吟》五首词牌及词句来为每一章故事做引领。当年读到其中佳句如青衫磊落险峰行一句,把个段誉孤崖遇险表达得清晰明快,再比如以疾香幽一句,把个木婉清暗夜之下纵马急驰的感觉表现的淋漓尽致。通篇佳句与情节的完美契合,很难不教人心动。

金庸点评天龙八部(当年初次读金庸先生天龙八部时的四个心动的瞬间)(3)

【第贰章】第二次心动瞬间来自《天龙八部》的人物
据说金庸本想在《天龙八部》中塑造八个主角,但可能因为其他原因仅创作出段誉、萧峰、虚竹三位男主人公。即便如此,在金庸笔下将段誉的痴情、萧峰的豪勇、虚竹的执着表达的层次分明,堪称完美绝伦。当段誉明知王语嫣心属他人,他仍痴痴跟随,想着能看着王语嫣的人,听到她的声音也算不白活一场;当萧峰知道自己是契丹人,并且为了寻找带头大哥而失手打死心爱的阿朱的时候,虽然没有撕心裂肺的描写,但读者已经感到这种深入骨髓般的痛楚;当虚竹在一天之中找到了生身父母,又在当天失去了亲生父母的这种先喜后悲,直让人痛苦难当。读到此处,怎能不教人痛的心动?

金庸点评天龙八部(当年初次读金庸先生天龙八部时的四个心动的瞬间)(4)

【第叁章】第三次心动瞬间来自《天龙八部》的神功
读《天龙八部》真是有悲更有喜,主人公们的际遇与奇遇是本书的一大亮点,比如段誉心存善念本不想学武伤人,但为了逃命才学了“凌波微步”,并且学了一点“北冥神功”,后来为了保护大理天龙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学会了“六脉神剑”,在西夏招亲时又得到了鸠摩智几十年的功力,一跃成为武林高手。

比如萧峰的“降龙十八掌”真是至刚至烈且所向披靡,再加上他过人的天赋与悍勇的性格,居然学会了失传百年的神功绝技“擒龙功”,在少室山大战之时,凭豪气勇武,力战慕容复、游坦之和星宿老怪而不落下风,堪称战神附体。

再比如虚竹,误打误撞白得了无崖子的毕生功力,又从天山童姥处学会了逍遥派神功“天山六阳掌”及“天山折梅手”,同时还掌握了“生死符”的方法,真是运气好得让人羡慕嫉妒恨。当看到主人公学到了这么多神功绝技,怎能不教人向往的心动?

金庸点评天龙八部(当年初次读金庸先生天龙八部时的四个心动的瞬间)(5)

【第肆章】第四次心动瞬间来自《天龙八部》的感悟
金庸《天龙八部》的书名本就出自佛经,是金庸在对佛理的感悟之下创作出来的武侠作品。因此他在《天龙八部》中对于因果关系表达得清晰自如,并且他能很巧妙地将故事中的人物际遇与佛理进行相互印证。像段正淳的风流正应了一个“贪”字;阿紫的刁蛮任性也应了一个“嗔”字;段誉和游坦之都对心爱的人神思相属,应了一个“痴”字。

像段延庆身残面毁,应了“生之苦”。无崖子神功无敌但却无法改变人生规律应了“老之苦”。慕容复一心兴复燕国,心心念念如在精神病中,是为“病之苦”。阿朱为了不让爱人杀了亲生之父,以自我牺牲来平息仇恨,她的“死之苦”不仅是她个人的死别之苦,亦是萧峰的生离之苦。马夫人康敏因没有得到萧峰,恨意与怨气并聚,是为“恨怨会苦” 。虚竹先后失去师父,师叔,亲生父母是为“爱别离苦”。鸠摩智一心想学得天下至高武学,不惜潜入少林做偷盗行径,末了一身功力却被段誉所得,真是“求不得苦”。
观书于此,感悟于此,怎不教人感之心动。

金庸点评天龙八部(当年初次读金庸先生天龙八部时的四个心动的瞬间)(6)

【终章】
金庸的《天龙八部》是一部充满因果与佛理的慈悲之书,书中人的命运无不与世间有着深切的联系,亦是世间万象的真实写照。所谓诸恶莫作,破迷成悟或许是金庸想通过《天龙八部》传递的普渡之法,遂以《金刚经》的偈语为本文终章: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庸点评天龙八部(当年初次读金庸先生天龙八部时的四个心动的瞬间)(7)

金古武侠。
与您一起品读武侠,一起感悟心动的瞬间。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