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日本最大的一次兵变(震惊世界的日本兵变)

日本最大的一次兵变(震惊世界的日本兵变)尤其书中写到的发动军事暴动,夺取政权一类的字眼,更是让日本军人将此书奉为圭璧,他们将北一辉称为教祖。《日本改造方案》在差异巨大的情况下,日本的经济结构已经岌岌可危,为了避免日本真的倒下,各阶层开始寻找出路。北一辉这时候,一个名叫北一辉的人物出现了,他虽然学历低,但靠着自己的努力学习,成了一名三流作家。而让他声名鹊起的,则是因为一本名叫《日本改造方案》的书,当时因为极端愤青的原因写下了这本书,后来这本书的内容恰好触动了当时陷入苦闷的日本少壮军人。

前言

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六日,一队超过千人的武装部队,他们穿着日本陆军军装,站在东京街头,高喊“天诛”,由此拉开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兵变。这是一场由皇道派的,青年法西斯制造的军事政变,同时也是一场发生在日本内部的一场对决。而想要了解这一切,就不得不谈及一个人以及当时的社会现状。

社会现状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很多生活在日本的民众都衣不裹腹,处境艰难。但与可怜的民众相比较,处在社会上层的人物却为了利益争执,很多财阀和团体都在自己的产业上有着相当雄厚的实力。他们剥削着普通民众的生活,暗中影响着政府的对外决策。

在差异巨大的情况下,日本的经济结构已经岌岌可危,为了避免日本真的倒下,各阶层开始寻找出路。

北一辉

这时候,一个名叫北一辉的人物出现了,他虽然学历低,但靠着自己的努力学习,成了一名三流作家。而让他声名鹊起的,则是因为一本名叫《日本改造方案》的书,当时因为极端愤青的原因写下了这本书,后来这本书的内容恰好触动了当时陷入苦闷的日本少壮军人。

日本最大的一次兵变(震惊世界的日本兵变)(1)

《日本改造方案》

尤其书中写到的发动军事暴动,夺取政权一类的字眼,更是让日本军人将此书奉为圭璧,他们将北一辉称为教祖。

在此之后,日本军队,尤其是以日本陆军为例,他们决心用更加激进的方式改造社会。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日本的陆军内部开始产生分歧,一部分人认为他们应该以天皇为中心,将天皇视为绝对的精神支柱,让天皇领导军部的前进,他们被成为皇道派

而另一部分人认为,天皇应该是一个“精神偶像”不应给予更多的权利,军部要加强对军队的控制,这一部分人大部分都是中上层的军官,他们被称为统制派。

皇道派

而随着经济危机的加重,两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但由于统制派内部大多都是中上层军官,因此很快就占据了上风。直到皇道派获得了天皇的支持后,这种情况才逐渐好转,大批的皇道派纷纷转入预备役。

很快皇道派就决定发动政变。这一次他们决定先解决统治派的首脑,然后通过劫持天皇达到目的,假如天皇不同意,那么就拥护天皇的弟弟雍仁为新的天皇。

日本最大的一次兵变(震惊世界的日本兵变)(2)

雍仁

在此次事件发生的时间前后,百年来未曾下过雪的关东地区,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这样的巧合,不免让很多参与的军官想到了,日本历史故事中的“赤穗四十七浪人”“樱田十八士”,他们为了日本前途而牺牲的信念,不免更加坚定起来。

日本最大的一次兵变(震惊世界的日本兵变)(3)

赤穗四十七浪人

而在一九三一年,中村草田男就说过一句话:“雪落而明治渐远。”,这让许多后世之人每每想到都不免发出一声感慨。可能在当时的几位作家眼中,那个时代的日本,已经失去了明治时期的昂扬,也没有了曾经大正时代的民主,这是一个所有人都感到黑暗和悲观的时代。日本的作家曾经写道:一九三六年二月的大雪和鲜血,是日本青年为整个日本献上的最后挽歌。

日本最大的一次兵变(震惊世界的日本兵变)(4)

明治时期

兵变

终于二月二十六日,安藤辉三,村中孝次等皇道派的军官,在大雪纷飞中站定。他们带着步兵第一队、第三队,将近二十二名军官,以及一千四百多人的士兵开始高呼自己的口号“昭和维新”、“尊皇讨好”

在狂热的冲动下,他们接连冲进了各个首脑的官邸。

而此时七十七岁的海军大将在前夜,刚刚带着自己的夫人,参加了美国大使举办的宴会。当这些气势汹汹的军人闯进他的住宅时,他的妻子将这些人拦在了他的房门口,双方起了争执,声音吵醒了斋藤。于是斋藤穿上衣服准备走出卧室时,外面那些人已经急不可耐地推开拦着他们的夫人,举起手枪对准了斋藤,斋藤应声倒在地上

他的夫人吓了一跳,立刻俯身将丈夫的尸体抱在怀中,悲伤地哭了起来。而这些军官,并不想射杀目标以外 的人物,于是他们就将枪伸到了她的身下,对着斋藤连开数枪。事后有人描述,斋藤一共身中四十七枪,而在这些人得手后,他们高呼三次“天皇万岁”,然后离开了斋藤家。

日本最大的一次兵变(震惊世界的日本兵变)(5)

裕仁天皇

紧接着,他们将大藏大臣和教育总监,首相的秘书接连杀害,最后占领了各大重要机构,他们要求现在的陆军首脑立刻开始实行国家改造,然后将荒木贞夫任命为关东军的司令官,对“统制派”的人员进行抓捕

事实上,当时的陆军已经猜到了可能会发生兵变,他们希望借此机会建立一个新的体制,因此很快就颁布了《戒严令》。相比积极的陆军,其他各部都不赞成这一次的政变,而当事情传到民间的时候,事情开始不受军官们的控制。

当时的日本,从天皇到民众,都对二二六兵变造成的影响感到震撼,他们开始担忧日本的未来,当时很多的媒体,对这些行事嚣张的军人根本不敢进行评价,所有的媒体只能对这些不幸牺牲的人表示遗憾。

失败

最后地方部队到达东京,一场震惊世界的政变宣告失败。叛军的两个首脑在得知消息后自杀,其余幸存的人都被关进监狱,三月四日,陆军部根据天皇的命令开设军事法庭,在不公开无辩护的情形下,对包括北一辉在内的众多人员处以死刑,而许多人认为的真正策划者真崎大将被判为无罪,甚至于香樵、山下奉文等将领也未受到审判。

二二六事件是日本法西斯青壮军官发动的最后一次政变,这件事之后,冈田启介辞职,广田弘毅上位,此举壮大了军部的话语权。内阁大臣们在军部的压迫下,只能同意恢复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

就这样,曾经两个互不相容的党派混合在了一起,最终形成了一个以军人独掌大权的党派,也是至此,日本向着法西斯的道路一去不复返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