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桥古村落(行走芳庄看古桥)
千年古桥古村落(行走芳庄看古桥)离开蒋坫桥,来到了江南荷田,吴泽桥就在荷田的入口处不远。吴泽桥 蒋坫桥东面的村庄决西村,就是大名鼎鼎的外交家沙祖康,共和国中将宗顺留的故乡。蒋坫桥的栏柱 蒋坫桥的基本信息如下:宜兴古桥梁之桥蒋店(坫)桥,位于徐舍镇芳庄村决西自然村(位于村级公路马路边)。 蒋店(坫)桥建于清代,为三孔石梁桥,为宜兴跨度最大的平板桥,南北向(北偏西25°),青石、花岗石混砌,其中桥面为花岗石,其余为青石。蒋店(坫)桥通长36.26米,中宽2.16米,中孔净跨8米,桥底面到水面高度4.15米。北坡长6.50米,坡度8°,堍宽3.20米;南坡长6.30米,堍宽3米,平堍长7.70米。桥墩南北皆宽4.40米,厚1.25米。
芳庄在宜兴的西部,曾经被称为“芳溪”,西面与溧阳接壤。芳庄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早在晋代,就形成了著名的芳溪八景,到了明代,又添两景,称为芳溪十景。到了今天,世事变迁,沧海桑田,芳溪十景也快消失了。
现在我们走进芳庄,看看芳庄的那些古迹。首先介绍这座蒋坫桥, 蒋坫桥是一座三孔石梁桥,位于芳庄村蒋坫自然村,2009年5月3日,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蒋坫桥就在村级公路的旁边,比较显眼,是宜兴现存跨度最大的石梁桥,净跨有8米。桥上有四个栏柱,柱头上装饰有菏叶纹,漩涡纹的龙门石。蒋坫桥的桥墩是青石砌筑的,看上去比较厚实,牢靠。
龙门石
蒋坫桥东面的村庄决西村,就是大名鼎鼎的外交家沙祖康,共和国中将宗顺留的故乡。
蒋坫桥的栏柱
蒋坫桥的基本信息如下:宜兴古桥梁之桥蒋店(坫)桥,位于徐舍镇芳庄村决西自然村(位于村级公路马路边)。 蒋店(坫)桥建于清代,为三孔石梁桥,为宜兴跨度最大的平板桥,南北向(北偏西25°),青石、花岗石混砌,其中桥面为花岗石,其余为青石。蒋店(坫)桥通长36.26米,中宽2.16米,中孔净跨8米,桥底面到水面高度4.15米。北坡长6.50米,坡度8°,堍宽3.20米;南坡长6.30米,堍宽3米,平堍长7.70米。桥墩南北皆宽4.40米,厚1.25米。
吴泽桥
离开蒋坫桥,来到了江南荷田,吴泽桥就在荷田的入口处不远。
吴泽桥的桥面上长了很多杂草,平时应该是没有人走动的。桥面的一根横梁已经损坏,现在由水泥梁代替了。断裂的桥梁就放在桥的东北面,上面有阳刻的古体“吴”字,字体遒劲有力,
吴泽桥的基本信息如下:
断裂的桥梁
吴泽桥,位于宜兴市徐舍镇(原芳庄镇)芳东村,2003年3月19日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控制单位。
吴泽桥建于清代,为单孔石梁桥,南北向,北偏东25度,桥面为花岗石,现部分损坏,以水泥梁替代,桥身为青石叠砌。桥通长24.5米,中宽2.4米,净跨6.5米。南坡长8.9米,下堍宽4.4米;北坡长8.25米,下堍宽4.8米,两侧各有石阶20级。桥铭:癸亥年建。
到了江南荷田,看了吴泽桥,没有理由不看看荷花,现在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江南荷田的千亩荷花都是太空莲,除了可以赏荷花,它的根,莲藕可以食用,最有营养价值的是它的种子,莲心,每年为这里的村民创造不少效益。
江南荷田边的香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成片的菏叶,就像是亭亭的舞女的裙,盛放的荷花圣洁高雅,随风摇曳。六月的荷田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带着凉爽舒适。
福田桥
欣赏完秀美绝伦的荷花,继续去寻找芳庄的古迹。车子行进在路上,一座高大的古桥忽然就映入眼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有时候不经意就会有惊喜。
福田桥的桥头保护碑
古桥边有好几个人都在拍照,估计也是路过,看到古桥候忍不住,就来留个纪念,毕竟福田桥的颜值还是杠杠的。这也是芳溪十景之一,福田迎春。
福田桥又叫“东荡大桥”,建于明代,清康熙辛巳年重建,是省级文物。福田桥比较长,两面都有引桥,桥面长就有34.6米。桥上的龙门石也非常的清晰,雕工精细。
福田桥下的河道已经不通航,桥拱下面已经填满了土,这样我才有机会看到桥下拱券内的桥铭,上面有修桥人员的名单,并有荷花浮雕。
福田桥的基本信息如下,福田桥又称“东荡大桥”,在宜兴市徐舍镇芳庄村东端,跨东庵河。1996年11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田桥建于明代,清康熙辛已年(1701)重建。桥下拱券内有桥铭一块。福田桥为单孔石拱桥,东西向,东侧有石阶 32级,西侧为34级。青石叠砌,桥面石级为青石和花岗石混砌。桥长34.6米,中宽3.95米,东堍宽4.55米,西堍宽4.30米。桥孔净跨7.60米,矢高4.90米。由于河面较宽,桥东西两堍均建有青石引桥,其中东引桥长6.95米,西引桥长8.50米。
李家祠堂
离开福田桥,来到了芳庄老街。在老街西面,有李家祠堂天叙堂,门头非常气派。芳庄有两大家族。唐朝时期吴氏迁入芳庄,吴氏人才辈出,到了南宋时期最为鼎盛。元朝末年,李氏定居芳庄,在明成化年间,李家走出了一名进士——李震,从此李氏家族进入了兴旺发达时期 。
双凤坊和金魁坊
李家祠堂不远处就是双凤坊和金魁坊,这两个牌坊都是新建的。这两个牌坊之间有一个永禁宰牛碑记,记录了芳庄不能宰牛的原因。
这条街走到尽头,就是著名的芳庄古水码头了,这也是芳溪十景之一,官埠夕照。古水码头是宜兴最大的乡村河埠,规模宏伟,气势恢宏,面朝西,俗称“西埠头”。青石质地,建于明朝,几百年过去,依然保存完好。驻足河埠头,放眼望去,河两岸有完整的石砌浜岸,可见当年,古水码头是何等的繁荣!
最后一站,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溪遗址。现在看就是一块菜地,只是这里曾经出土过很多文物,距今大约有7000-6000多年了。
西溪遗址的基本信息如下,位于宜兴市芳庄镇溪东村西溪自然村(又名西村)。该遗址于1984年文物普查中发现,2002年10月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西溪遗址中心区域为一高出四周农田2米的长条状高地,面积近5万平方米。遗址的南、北、西三侧有河流呈半环状环绕,为西溪遗址的先民在生产、生活、对外交流等方面提供了极为便利的自然条件。目前共发掘清理出了13座建筑遗迹、28座灰坑、150余件石器、陶器、玉器、骨器以及大量石料、陶片标本,并首次发现了类似吊角楼的干栏式建筑、釜和鼎两件器物等。证实了西溪遗址为马家浜文化时期的一处大型聚落遗址,主要遗存形成于距今约7000-6000年,且表现了多个方面的重要价值。
据考古专家介绍,遗址呈现生活区与公共活动区各有分工,譬如倾倒生活垃圾的巨大灰坑、用来研磨谷物的石臼、被猜测用来暂时放养活鱼的深坑、用来防潮的大面积螺蛳贝壳堆积,展现了地势低平、水网稠密地区古代先民生产生活的动人场景。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芳庄,宜兴最大的村,历史悠久。冬天的时候,可以来吃羊肉,再看看古桥,古街,古水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