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后背肩胛骨中间酸痛的办法(肩背内侧的酸痛)
改善后背肩胛骨中间酸痛的办法(肩背内侧的酸痛)【临床表现】3、肩胛背神经还可以与胸长神经一起受压引起症状,诊断为“斜角肌综合征”肩胛背神经卡压可以有三种情况:1、颈神经根受压,特别是C5神经根受压累及肩胛背神经,此时诊断为“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2、肩胛背神经在穿过中斜角肌时引起卡压症状,此时可单独诊断为“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
【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
1、是由于颈椎第五神经根或肩胛背神经因解剖因素受压产生的疼痛等综合征症状;
2、病因多由于颈部慢性劳损、剧烈运动或受到外力打击时,肌肉强力收缩、痉挛、出血等导致无菌性炎症、组织变形等病理变化,引起局部组织发生形态学改变,造成穿过中斜角肌的肩胛背神经的机械性卡压。
【发病机理】
肩胛背神经卡压可以有三种情况:
1、颈神经根受压,特别是C5神经根受压累及肩胛背神经,此时诊断为“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
2、肩胛背神经在穿过中斜角肌时引起卡压症状,此时可单独诊断为“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
3、肩胛背神经还可以与胸长神经一起受压引起症状,诊断为“斜角肌综合征”
【临床表现】
1、常见于体瘦人群,主诉为肩颈和背部不适,劳累和阴雨天加重,肩颈臂在上抬手臂时多有牵拉感,肩背部在夜间表现明显,疼痛位置很难正确定位。
2、少数病例可有肩臂无力、上肢麻,前臂及手桡侧手指发麻及感觉减退,肩外展肌肌力下降。
3、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以及第3、4胸椎棘突旁约3CM处有明显压痛点,诊断要点沿肩胛背神经行径路线有放射痛,常伴有胸廓出口综合征。
4、有颈肩臂部疼痛不适,后背沿肩胛背神经循行途径有压痛点。
【诊断】
1、按压T3T4棘突旁可诱发同侧上肢麻木时,一般可明确诊断此病
2、体征同侧胸3、4棘突旁有压痛,按压压痛点可引起同侧上肢酸痛或颈肩部疼痛减缓。
3、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有压痛且按压颈部痛点可引起同侧肩背或上肢酸胀、麻木不适,可有上肢肌力减退及感觉障碍
【鉴别诊断】
颈椎病、颈肩部筋膜炎、斜方肌损伤、肩胛提肌损伤、菱形肌损伤、竖脊肌损伤、肩手综合征(一种反射性交感神经障碍)、神经性肌营养(肌肉麻痹)、肿瘤、结核等或内脏疾病牵涉痛。
【怎么应对?】
1、药物治疗
一是非甾体抗炎药物:双氯芬酸为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可以起到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以及过敏反应等。
二是神经营养药:甲钴胺对于改善神经元的传导有积极的作用,对卡压的神经起营养修复作用。
2、手术治疗
一是适应于严重者或封闭治疗无效,症状无缓解者。
二是常用手术方式为肩胛背神经松解术,需要切断神经周围软组织,松解神经外膜及束膜,并对肩胛背神经进行松解,可缓解对神经的压迫。
3,物理治疗
选择超短波、蜡疗或者借助筋膜仪对肩胛骨周围的肌肉、筋膜等进行冲击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是容易复发。
4、局部封闭疗法:按照疗程规律局部封闭是该病的首选治疗方式,将药物直接注射到病变位置,起消炎止痛作用,常用药物为倍他米松加利多卡因。
5、小针刀治疗:小针刀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征与传统局部封闭、手术治疗比较,封闭可消除局部炎症达到减轻疼痛目的,但无法解除局部粘连,易反复发作。
6、微创松解治疗
在肌骨超声引导下进行精准定位,松解局部神经卡压,精准阻滞神经,改善循环控制,消除局部炎症,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医生哥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