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笑起来是什么样子的(蒙娜丽莎为什么笑)
蒙娜丽莎笑起来是什么样子的(蒙娜丽莎为什么笑)文艺复兴是盛行于14世纪到17世纪的一场欧洲思想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佛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欧洲源自对基督教统治下中世纪的批判,产生了世俗价值观念。人的观念在达·芬奇等艺术家的观念里居于核心的地位,《蒙娜丽莎》也展现了神性和人性的光辉,肯定了人从自然状态脱离而存在的意义。《蒙娜丽莎》原作的尺寸:纵77cm、横53cm,该作品画在一块黑色的杨木板上。《蒙娜丽莎》画像没有眉毛和睫毛,面庞看起来十分和谐。直视蒙娜丽莎的嘴巴,会觉得她没怎么笑;然而当看着她的眼睛,感觉到她脸颊的阴影时,又会觉得她在微笑。有研究人员利用微表情理论得出结论: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 。蒙娜丽莎,坐在一把半圆形的木椅上,背后是一道栏杆,隔开了人物和背景,背景有道路、河流、桥、山峦,它们在达·芬奇“无界渐变着色法”的笔法下,和蒙娜丽莎的微笑融为一体,散发秘的气息。蒙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该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蒙娜丽莎》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方向;该作品折射出来的女性的深邃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
每年到卢浮宫鉴赏《蒙娜丽莎》作品的人数,大约有600万左右。1952年,德国发行首枚《蒙娜丽莎》邮票
1504年左右,达芬奇创造了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幅作品咋看是一个女人的微笑,但事实上不是,在这幅画的背后还隐藏着第二张脸,科学家通过多光谱扫描发现了三种不同的绘画,他们就隐藏在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如果我们将这些图像还原,那么就会看到一个动态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不得不佩服达芬奇的天才创作。
蒙娜丽莎的第二张脸?
在最新的发现中达芬奇的作品有三个不同的蒙娜丽莎,第三个“隐藏的肖像”最令人惊讶,因为这是第一版的蒙娜丽莎,时间很可能在1503年,之后的数年内,达芬奇陆续在这个基础上画了第二版的蒙娜丽莎。
达芬奇
《蒙娜丽莎》原作的尺寸:纵77cm、横53cm,该作品画在一块黑色的杨木板上。《蒙娜丽莎》画像没有眉毛和睫毛,面庞看起来十分和谐。直视蒙娜丽莎的嘴巴,会觉得她没怎么笑;然而当看着她的眼睛,感觉到她脸颊的阴影时,又会觉得她在微笑。有研究人员利用微表情理论得出结论: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 。蒙娜丽莎,坐在一把半圆形的木椅上,背后是一道栏杆,隔开了人物和背景,背景有道路、河流、桥、山峦,它们在达·芬奇“无界渐变着色法”的笔法下,和蒙娜丽莎的微笑融为一体,散发秘的气息。
文艺复兴是盛行于14世纪到17世纪的一场欧洲思想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佛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欧洲源自对基督教统治下中世纪的批判,产生了世俗价值观念。人的观念在达·芬奇等艺术家的观念里居于核心的地位,《蒙娜丽莎》也展现了神性和人性的光辉,肯定了人从自然状态脱离而存在的意义。
在《蒙娜丽莎》创作之前,就有一幅,《艾尔沃斯·蒙娜丽莎》油画:《艾尔沃斯·蒙娜丽莎》出自达·芬奇,其创作时间远远早于《蒙娜丽莎》油画作品。《艾尔沃斯·蒙娜丽莎》绘画,人物的面色清新红润,不沾岁月痕迹,有着与蒙娜丽莎非常相似的长相、服饰、手势和神秘笑容,只是更为年轻。有专家还曾利用碳定年法对《艾尔沃斯·蒙娜丽莎》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该幅画创作于15世纪。
达芬奇
创作过程
《蒙娜丽莎》油画:该作品经过了四个创作阶段:第一层,是一幅对未知对象的肖像草稿,从轮廓可以看出,有较大的头、鼻、双手和较小的嘴唇;在第二层里,达·芬奇用一幅《佩戴珍珠发饰的肖像画》覆盖了最初的草稿。第三层,是1503年创作的《丽莎·格拉迪尼肖像》,帕斯卡认为这才是蒙娜丽莎的原貌,也是他所认为的“另一幅女人的画像”。画中的蒙娜丽莎眼睛看向左边,面带微笑,这是当时标准的肖像画模样。第四层,是《蒙娜丽莎》油画作品:脸微微向右转了过来,就连目光也是向右的。[11]
《蒙娜丽莎》创作时间,大约从1503年至1506年。该幅画创作于达·芬奇人生的转折点,即从服务了17年的米兰斯佛扎宫廷,回到了佛罗伦斯。很有可能在那段时间里,达·芬奇赢得了政治家马基维利的支持,他主要从事军事工程,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绘画作品。达·芬奇画完《蒙娜丽莎》之后,便投入到了亚诺河改造计划。
达芬奇《艾尔沃思·蒙娜丽莎》1503-1507
心灵回归者心中的崇高细致理想的显现
《蒙娜丽莎》的姿势,已经升华为一种神圣的符号,它不仅仅是艺术规律问题,不仅仅是对文艺复兴人文思想粗糙大潮的冲击,而是心灵回归者、觉醒者心中的一个崇高细致理想的显现。《蒙娜丽莎》具有另一种难以说明的象征意义,如佛的坐势、站势、讲道姿势,菩萨的动势,基督的几种象征性姿势:如两手摊开,一手持十字,一手指天,这有某种非世俗的意味,不是做作,而是不得不是如此,是最不自然最自然,最不简单最简单,最轻松最沉甸甸的样式,你无法赞美它,又无法挑剔它,它就是这样,原始的样子,人们只能沉醉其中,而不能有条理地褒贬它。
一切欺骗与神秘都集中在《蒙娜丽莎》身上,而令人们产生一种畏惧。《蒙娜丽莎》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形象,在该幅作品面前,不能说她是女人肖像,她穿越一切无所不见、又视而不见的空洞目光,想躲避是办不到的,而想迎接那目光同样也是枉然。奇异的前额,广阔得失去了一个平凡人的味道,弥漫在脸上的那种神奇表情,似笑、非笑使人们无法相信这是一张现实的脸,而它的存在,又无法使人们的怀疑进行得彻底。《蒙娜丽莎》的表情,像东方佛教中佛陀的表情一样,是非凡人所能做出来的。“蒙娜丽莎”不是因为了什么而微笑,她只是静静地在那,脸上是自然地出现的一种永恒的、无所谓表情的表情。[12] 《蒙娜丽莎》的美学意义,主要在于人物形象焕发出的人性的光辉;而在这之前,即使是人的形象,也带有或多或少的宗教气息。
对于一张肖像画来说,《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尺寸真的很大,因为她的手臂和手都完整的被描绘了出来,丽莎的手堪称世界美术史上最美丽的手,仔细看她的右手,非常有质感,你甚至能感受到一股生命力。
从背景可以看出她在一个凉廊前面,身后的景观是无人居住的岩石跟河,一直延伸到地平线,广阔的景观有一种朦胧,与丽莎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让画面更丰富。
《蒙娜丽莎》中的丽莎则满足了人们对美德女性的要求,坐在椅子上稍侧身体,同时丽莎的脸和胸部稍稍向观者转动,她的左臂舒适的放置在椅子的扶手上,从右手轻握住左手可以感受到她的端庄,这个姿势自然的创造了一个与旁观者之间的距离感。
她身穿的黑色服装和头罩的黑色面纱是当时最为时尚的高级时装。
你注意到丽莎没有眉毛和眼睫毛了吗?这并不是达芬奇故意的,原本其实是有的,只不过随着时间淡化了。
人们对《蒙娜丽莎》的印象有一种宁静美的同时又有一种神秘感。
宁静来自于达芬奇对人物以及背景整体调性的统一,再加上他独有的渲染技法。
通过在丽莎的脸部运用极其细微的色调,使得在描绘两种不同颜色时的过渡非常平滑,到了几乎看不出的地步,营造了一个舒缓的氛围。
而神秘感则来自于丽莎的微笑,据说当时达芬奇在画肖像时会请专门的音乐家或者侍从来逗乐。
注意她的眼神,你有没有感觉到,她好像在看你的右边。
如今,每年有600万人到巴黎的卢浮宫,透过厚厚的防弹玻璃,只为了看《蒙娜丽莎》一眼,怎么样?
你想好什么时候去卢浮宫看真迹了吗?偷偷告诉你,去年在上海已经看了年轻版的《蒙娜丽莎》咯。
见到真迹后才体会到什么是“看到之后移不开脚”的感觉。
所以也希望你在跟着了解名画的同时,也能走进博物馆、展览去看看那些真迹哦。
1.1911年8月21日,《蒙娜丽莎》从卢浮宫被盗,第二天人们发现墙上只剩下四个钉子,为了调查清楚,卢浮宫闭馆了一个礼拜。后来调查清楚,是卢浮宫的管理人员文康佐·佩鲁贾偷走了这幅画。
文康佐·佩鲁贾
他在工作期间取下这幅画,先放在衣柜里,下班后藏在大衣里带了出去。据说,他是一位意大利爱国者,他认为这幅画应该在意大利的博物馆里而不是法国。
被盗窃后的墙壁
几经辗转,《蒙娜丽莎》于1914年1月4日重返卢浮宫,不过在偷盗之前,这幅画只在文艺界比较有名,后来,才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的范围,变得如此有名。
《蒙娜丽莎》被找到的新闻
而文康佐·佩鲁贾虽然被判了六个月的监禁,但是他却受到了意大利爱国者们的欢迎和崇拜。
2.《蒙娜丽莎》出名后,每天有不计其数的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卢浮宫只为了看它一眼,但是也有人想要把它毁于一旦,1956年,一个破坏者把酸泼到了这幅画上;同年,又有人冲这幅画扔石头。后来,为了保护这幅画,便给它装了一层防弹玻璃,万万没想到,有人用红色油漆喷,有人用玻璃杯撞,幸好都没损害到画。
加了防弹玻璃的《蒙娜丽莎》
1919年,最有影响力的现代艺术家马塞尔·杜尚根据这幅画给蒙娜丽莎加了两撇小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