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三坐标怎么连续测量(一分钟理解三坐标测量直线度算法)

三坐标怎么连续测量(一分钟理解三坐标测量直线度算法)三坐标测量直线度的算法,你学会了吗?第三步:计算最小区域的宽度得到直线度实际测量值。三坐标测量直线度算法总结:第一步:测量机采点得到实际要素的提取要素。第二步:通过最小区域法拟合理想要素,找到最小区域。

三坐标怎么连续测量(一分钟理解三坐标测量直线度算法)(1)

直线度是最常见的三坐标测量项目之一,日常工作中,我们通过三坐标测量机采点得到直线后,测量软件自动计算并输出直线度实测值,那么测量软件内部的直线度算法是怎样的呢?

三坐标怎么连续测量(一分钟理解三坐标测量直线度算法)(2)

参考上图左边图纸标注的直线度,直线度公差带是相距为0.1的两平行线之间的区域,由于直线度没有基准,所以直线度公差带的自由度没有被约束。同样的道理,直线度对应的理想要素(右边图中中间直线)的自由度不受外部特征的约束,而受实际被测要素(右边图中曲线)的约束。

在实际计算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实际被测要素(右边图中曲线)用切比雪夫法(又称最小区域法)拟合出一条直线,这根直线称为理想要素,这条直线在空间中的方向和位置完全是由实际被测要素(右边图中曲线)所决定。

通过上下平移理想直线去刚好包住实际被测要素,然后最上面的一条直线和最下面的一条直线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区域边界,这个区域就是最小区域法的最小区域,这个最小区域的形状和公差带的形状相同,并且包含所有的被测要素(或其提取要素),同时是满足条件的区域中最小的一个。这个最小区域的宽度d就是我们在测量报告上看到的直线度的实际测量值。只要满足d<=0.1,该零件的直线度就是合格,否则就超差。

三坐标测量直线度算法总结:

第一步:测量机采点得到实际要素的提取要素。

第二步:通过最小区域法拟合理想要素,找到最小区域。

第三步:计算最小区域的宽度得到直线度实际测量值。

三坐标测量直线度的算法,你学会了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