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古都曲江春景(只此青绿将来成都)
花开古都曲江春景(只此青绿将来成都)图片来源:“成都偷心”微信公众号这家成都文旅企业,继《成都偷心》后,再次进入了大家的视野。2021年8月,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在国家大剧院首演后,热度持续走高,紧接着开启了全国16个城市50场巡演,场场爆满。2022年,在二轮巡演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只此青绿》驻场旅游演艺版的相关准备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据悉,成都域上和美集团拥有《只此青绿》旅游演艺独家版权,将加快推进《只此青绿》旅游演艺版的创编,确定长期驻场演出选址,启动文创产品开发和周边产业配套打造,形成全产业链的IP市场体系。
每经记者:谢陶 每经编辑:唐元
7月15日-17日,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将正式展卷成都,成都观众在家门口便可近距离感受韵味极致的“青绿之美”。据悉,6月10日16:18,门票将正式开售,观众可在大麦、猫眼、携程等官方渠道购买演出门票。
从亮相《国家宝藏》到B站惊艳破圈,从展卷春晚到入选《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早已不仅仅是一部舞台艺术作品,而是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文化IP。
图片来源:《只此青绿》春晚视频截图
2021年8月,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在国家大剧院首演后,热度持续走高,紧接着开启了全国16个城市50场巡演,场场爆满。
2022年,在二轮巡演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只此青绿》驻场旅游演艺版的相关准备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据悉,成都域上和美集团拥有《只此青绿》旅游演艺独家版权,将加快推进《只此青绿》旅游演艺版的创编,确定长期驻场演出选址,启动文创产品开发和周边产业配套打造,形成全产业链的IP市场体系。
这家成都文旅企业,继《成都偷心》后,再次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图片来源:“成都偷心”微信公众号
三年前,由著名先锋戏剧导演孟京辉执导的浸没式戏剧《成都偷心》在成都域上和美先锋剧场迎来全球首演。该剧由成都域上和美集团和孟京辉工作室联袂打造。
随着该剧的持续上演,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讨论究竟是怎样的特质令成都这座城市具备“偷走人心”的独特魅力。《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特地采访《成都偷心》的出品人,域上和美集团董事长邱伟,分享他对于话剧艺术和话剧市场的观察思考,今天我们一起来回看这场经典浸没式戏剧的背后。
全球最大规模浸没式戏剧热映
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浸没式戏剧——《成都偷心》在首演当天,现场预售票18秒就全部售罄,这在成都话剧市场实属罕见。首演过后,观众的热情不断高涨。
“这是我们和孟京辉导演,根据成都的城市特质打造的,关注现代人生存空间的先锋话剧。孟京辉导演将他整个团队、演员、道具、灯光都搬到了成都,力图呈现原汁原味的孟氏戏剧。”邱伟告诉记者。
据悉,位于东湖公园的域上和美先锋剧场,专为《成都偷心》定制打造,观众可自由漫步于8000多平方米的复杂立体的戏剧空间,选择不同的观赏路线,近在咫尺地体验不一样的表演和剧情,完全浸没在奇幻的戏剧空间里。
演出结束后,许多观众惊叹道:“一切就像是在一场梦境里巡游一样,太震撼了!”
图片来源:“成都偷心”微信公众号
在谈到为什么取名叫做《成都偷心》时,导演孟京辉表示:“一到成都这座城市,就感觉仿佛人的心和感情都被偷走了。”
“《成都偷心》多线程的叙事就像是让观众进入了第一人称视角的梦境。演员们各奔东西,而你只能选择一条线索跟随,你需要不断选择或放弃,就像真正的人生。”邱伟介绍。
围绕《成都偷心》打造新的艺术群落
邱伟透露,作为孟导执导生涯里首部为城市量身定制的戏剧作品,初衷是希望《成都偷心》不仅仅只是一台演出,而是能够成为这座城市的一个符号,能够体现成都多元丰富的城市质感,与城市产生丰富的内在联结。这场话剧最初的取名叫《成都成都》,后来主创团队还是认为《成都偷心》更能代表成都的魅力。
“《成都偷心》作为当代成都城市先锋精神的集中展示,出色的票房成绩,让我们看到了成都这座城市蓬勃的戏剧消费力,”在邱伟看来:“成都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戏剧中心,辐射全国。”
“我们希望《成都偷心》打造的不仅仅是一个剧场,而是一个体验成都当代艺术文化的有机整体,成为外地游客来成都新的打卡地。”
与此同时,邱伟强调:“事实上,除了致力于打造新的文创IP,更重要的是围绕文创IP,打造新的消费场景,创造新的业态,推动文创和旅游的深度结合。”
图片来源:“成都偷心”微信公众号
成都本土话剧市场发展迅速
因为疫情原因,《成都偷心》于2021年底宣布暂停演出,据“成都偷心”微信公众号,《成都偷心》也将与另一台新的城市定制戏剧在域上和美先锋剧场联袂上演,再度演绎成都的城市精神气质。
超15万人次观众打卡、微博话题讨论破亿......众多观众表示“让我们在更好的时候再见”“成都偷心在我的梦里开出了红色的花”。
近年来成都戏剧市场发展迅速,早在疫情前的2018年上演的戏剧场数同比增长高达74%,票房收入超5600万元,仅次于北京、上海、杭州,全国排名第四。
诚然,开心麻花系列、孟京辉经典作品等优质剧目,促进了成都话剧票房的快速增长。但成都多年来不断发掘传统文化,用现代方式全新演绎,才是成都话剧市场迅速发展的基石,四川话版《茶馆》、话剧《苏东坡》、电音荒诞喜剧《欲望街角》等本土剧目均表现不俗。
“传统文化需要引入市场的竞争,在不断地创新中得以继承和发展。我们在成都的历史文化街区武侯祠和锦里主导策划了《英雄三国》主题剧及三国文化体验街区项目,用现代的手法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全新诠释和包装,”邱伟表示,“像是我们打造的《文成公主》《藏地密码》等中国题材舞台剧也在欧美不断巡演。这充分说明了本土戏剧的市场潜力。”
在谈到成都话剧市场的发展趋势时,邱伟分享了他的观察:“近年成都的话剧市场,年轻观众持续增长。他们非常喜欢尝试新的文化元素。以《成都偷心》为例,90%以上的观众年龄在35岁以下,值得一提的是80%是年轻女性观众。”
业内人士指出,成都戏剧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仅在成都市区,戏剧市场就还有8000万元的票房增长空间。不过,目前不光是演员,成都在话剧生产链条上的人才储备还很薄弱,编剧、舞美、灯光等人才都还比较缺乏。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