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圣母出生地方(恩泽人间产妇救星)
顺天圣母出生地方(恩泽人间产妇救星)过去南方许多地区,都有各种奉祀陈靖姑活动。《丽水县志》称,妇女敬事夫人,即所称顺懿夫人、护国马夫人也。顺懿庙在太平坊鹤鸣井者,香火尤盛。凡求子者,必赴庙虔祷于临水夫人。在临水夫人诞辰日,预先要挑选多福长寿的老太太数人,为庙中的神像更换新衣,然后官员们行礼,士女焚香膜拜,络绎不绝。夜晚,还要抬着圣母神像巡行街市,张灯结彩,鼓乐喧天。还有儿童数百人,皆执花灯跨马列队前,观者塞路。还有一种说法。陈靖姑是福建古田县临水乡人。嫁给了刘杞,怀孕数月,正遇家乡大旱,她见乡亲们焦急无比,便“脱胎(堕胎)求雨”。雨终于下了,但她却献出了生命,年仅24岁。她临终时留下遗言:“吾死必为神,教人产难,所以后世妇人临产,常供临水夫人像于室中,一直到孩子出生后,“洗三”时才拜谢而焚之。以上的做法,现在看来如同搞笑。但对于过去的人来说,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有从精神上去保佑产妇顺利分娩、母子同越“鬼门关”。于是在各种关
古代没有专职的产科大夫和助产士,也没有剖腹产手术技术,遇上难产几乎是大人孩子双双命入黄泉。因此,人们常把妇女生产分娩,叫做“下地狱”,“过鬼门关”,是说不但十分痛苦,而且也很危险。妇女们为了过生孩子这道“鬼门关”,便祈望有一位神明佑护自己生产顺利,也是必然的了。神由人兴,神由人造,完全可以说是“人的需要”。我国古代的这位助产神,就是顺天圣母。
在古代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妇人生产被认为不洁,而要到厕中、乃至田野、树林中去娩,产妇痛苦不堪不说,还极易引起许多疾病,如大出血、子宫破裂、产褥热、子宫痫等,有的是因为难产而丧失生命。即使后来妇女地位有所提高,分娩条件改善了,但难产的阴影还时时在产妇身旁徘徊。
我国第一次有剖腹产记载是《竹书纪年》“修己背剖,而生禹于石妞”,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祖先大禹是经剖腹产出生的。最早出现剖腹产是1610年,第一次给产妇实行了剖腹产,但25天后产妇死亡。19世纪上半叶,欧洲对难产产妇突施剖腹产手术的死亡率还在75%左右,而到这个世纪的最后20年,这一数字已经降到了20%。
在过去,人们是如何对待分娩不顺、难产这一难题的呢!古代,国外流行过原始的“助产术”,其实就是所谓“魔术助产”。如有些民族把斧头放在产妇床下,或用铁锤敲打床柱,斧和锤是北欧神话中雷神的武器,这些做法是为了驱逐“恶魔”。有的逮一只角鸱放进产室,让它高声啼叫来惊走“恶魔”。还有的拿着剑走进产房,在空中胡乱挥舞一阵,然后把剑放在产妇身旁,令“恶魔”不敢靠近。
以上的做法,现在看来如同搞笑。但对于过去的人来说,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有从精神上去保佑产妇顺利分娩、母子同越“鬼门关”。于是在各种关目的结点处诞生神灵,让神灵来完成“人的需要”,佑护我们的产妇。我国古代的助产神有多位,其中名头最大的就是顺天圣母陈靖姑。
顺天圣母陈靖姑,又作陈进姑,世称临水夫人、顺懿夫人、大奶夫人、陈夫人。相传陈靖姑生于唐代大历元年(766年)的正月十五,家在福州。父亲陈昌在朝廷里当官,拜户部郎中,她小时即有灵性,十七岁时给隐居山中学道的哥哥送饭,半路遇见一个要饭的老婆婆,就把饭给老人吃了。老婆婆原是个有道行的仙人,便教靖姑符箓之术,驱使五丁。在陈靖姑家乡一带有大蛇为害,陈靖姑带剑斩杀三条毒蛇,为民除害,功莫大焉。
后来皇后难产,分娩艰难,眼看就要不行了。陈靖姑听说了,使运气用法术到后宫,帮助皇后生下了太子。宫娥上奏,皇上大悦,马上封陈靖姑为“都天镇国显应崇福顺意大奶夫人”,并在福建古田为其建庙。于是民间遂将陈靖姑说成是“专保童男童女,催生护幼”之神,纷份在各地建庙。
还有一种说法。陈靖姑是福建古田县临水乡人。嫁给了刘杞,怀孕数月,正遇家乡大旱,她见乡亲们焦急无比,便“脱胎(堕胎)求雨”。雨终于下了,但她却献出了生命,年仅24岁。她临终时留下遗言:“吾死必为神,教人产难,所以后世妇人临产,常供临水夫人像于室中,一直到孩子出生后,“洗三”时才拜谢而焚之。
过去南方许多地区,都有各种奉祀陈靖姑活动。《丽水县志》称,妇女敬事夫人,即所称顺懿夫人、护国马夫人也。顺懿庙在太平坊鹤鸣井者,香火尤盛。凡求子者,必赴庙虔祷于临水夫人。在临水夫人诞辰日,预先要挑选多福长寿的老太太数人,为庙中的神像更换新衣,然后官员们行礼,士女焚香膜拜,络绎不绝。夜晚,还要抬着圣母神像巡行街市,张灯结彩,鼓乐喧天。还有儿童数百人,皆执花灯跨马列队前,观者塞路。
陈靖姑属于道教中救助妇女难产之神,被誉为“救产、护胎、佑民”的“妇女儿童保护神”,受到人们、特别是妇女们的爱戴和崇拜。2008年,陈靖姑信俗文化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统计,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临水宫分宫分庙有4000余座,信众近3亿人。这就是陈靖姑的魅力,做过好事的人和神是一样的,恩泽人间,产妇救星,终将被人们奉祀千年万载。(文/蔡驷读历史 图/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