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深的笑容好治愈(周深的和光同尘我听了)
周深的笑容好治愈(周深的和光同尘我听了)另外就是,如果各位对声音不够敏感,看MV的时候,或许也能感受到周深希望通过自己的声音传递出来的一些细节。听这首歌曲,我建议各位看MV听歌,效果会好很多,OST歌曲,除了歌曲本身以外,代入感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少部分才在华语乐坛起步的歌手来说,只要有OST可以唱似乎就已经足够了,但是对于周深来说,或许还是得看看这些OST质量是否够好。资源已经够多的情况下,尽量让自己的歌库质量高起来。之所以很喜欢这首《和光同尘》,倒不是因为它的演唱难度有多么高,周深在这首歌曲展现的高音技术是如何如何,而是因为它和周深早前的很多作品,有着较大不同。
有一段时间没聊新歌了,主要近期没有一首特别的歌曲有着想要去聊的冲动,周深发布的这首《和光同尘》算一首。
当初《画绢》官方音源出来之后,周深有去官方评论区和粉丝互动,有粉丝问他:今年后面还会不会出歌。
周深的回答是,如今在选歌上,他也很纠结,发歌多,好还是不好。
从周深的发言来看,他可以选择的歌曲资源还是相当多的,他纠结的点是,是否应该多发歌,后续应该更加看重歌曲质量。
对于少部分才在华语乐坛起步的歌手来说,只要有OST可以唱似乎就已经足够了,但是对于周深来说,或许还是得看看这些OST质量是否够好。
资源已经够多的情况下,尽量让自己的歌库质量高起来。
之所以很喜欢这首《和光同尘》,倒不是因为它的演唱难度有多么高,周深在这首歌曲展现的高音技术是如何如何,而是因为它和周深早前的很多作品,有着较大不同。
听这首歌曲,我建议各位看MV听歌,效果会好很多,OST歌曲,除了歌曲本身以外,代入感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就是,如果各位对声音不够敏感,看MV的时候,或许也能感受到周深希望通过自己的声音传递出来的一些细节。
这首《和光同尘》和市面上大部分主流流行歌曲的编排是完全不同的,并非常见的ABAB循环,更像是ABCBC。
(PS:方便各位后面阅读,做一个解释,A:和你一起歌……、B:你看那盛放的花儿……、C:和光同行……)
毕竟是《大江大河2》的主题曲,歌曲质量自然没得说。
很多朋友可能会疑惑,这样的编排有什么新意在,其实这样编排,歌曲没有那么容易腻,因为每一段给人的感觉都是完全不同的。
前面有说,这首歌曲和早前周深发布的很多歌曲都不一样,因为这首歌曲没有那么强调高音,大部分音都没有过小字三组,基本是在周深的中低音区了。
尽管如此,演唱时候的细节,难度却是极大的。
层次的递进、听感的不同,除了编曲的区别以外,还需要歌手声音前后有着不同,就拿前后两处C段来对比,听感就是完全不同的。
“和光同舞 奋不顾身的坎坷”
各位也可以先去聆听一下前后这两句有着什么不同,然后再接着看。
这里有着两个重要的点,一个是气声、一个是头胸比(PS:前者也可以看作声音松弛度)。
大部分歌手都能够做到后者,通过调控声音中的头胸比,来实现递进效果,让歌曲形成反差。
前半程弱唱,后半程则是直接转重型。
周深这里的处理有着稍许不同,第一次循环基本摈弃了胸声,在咬字上也是点到即止,并没有咬得特别实,给人一种非常“轻”的感觉。
而第二遍加入鼓声之后,咬字特别实,而且仍然是头声主导,只不过挂了一点胸声而已。
至于前者,这属于周深非常擅长,也经常在歌曲里面去使用的技巧了,这种技巧,从较早期的《大鱼》里面也能听到。
这里多说一句,气声这种技巧,对气息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并不是简单的漏气实现,那样会导致声带闭合不良,所以我建议各位不要随便学着使用,找个老师会好一些。
本就是弱唱,再加上添加了更多气声,前本程就显得更柔了,之后的对比,也就无需再过多添加力量了。
少一些气声,仅在结尾使用,再把头胸比控制好,这种反差,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基本,前后两段的区别,就是这样形成的。
最后一段,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段,添加了周深自己的和声进去,在演唱上是将前面两种演唱方式结合在一起的。
之所以这样选择,主要是因为这里是收尾阶段了。
“为你而来 有你 我在”
最后的两句歌词,情绪是向下走的,而非继续向上进行,情绪并不是更加浓烈,整体氛围转柔。
所以这就需要一种过渡,就我的听感来说,“和光同尘 不为盛名而来”的“和光同尘”是最关键的一句。
那一句如果实着唱而不是添加了更多气声,可能听感就完全不同了。
这样一首注重情感表达、在中低音(PS:对周深来说是中低音)去刻画细节的歌曲,的确是比较少见的,它让我想起了自己听《只要平凡》、《平凡之路》的时候的感觉。
至于这首歌曲能否成为爆款,我并不知道,但是它的质量,肯定是较高的。
喜欢文章的朋友可以点赞并按一下文章下方的推荐按钮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