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宁黄氏家族字辈查询(遂宁黄氏家谱睦宗族)
四川遂宁黄氏家族字辈查询(遂宁黄氏家谱睦宗族)初来乍到,虽想以和为贵,但偏偏那时的黄氏子孙普遍长得高大魁梧,据家谱记载,其先祖王大震身高八尺二寸(相当于现在的一米九),可见黄氏男儿的优良基因。这样的身高在那个年代的遂宁绝对是罕见的大高个,担心少不更事的子孙仗着个子高大,身材魁梧,欺负邻居家的小孩,黄氏还专门定了一条族禁,“禁凌暴”,即不能恃强凌弱。据家谱记载,在先祖黄大震与黄大霖避难入川时,其祖父是元朝的兵部尚书,这样的家庭自然是显贵的,但一朝突变,不得不避走他乡,还要时时担忧被元朝廷抓获,其心里落差不可谓不大。但所幸当时正赶上“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五湖四海的人齐聚天府,同是天涯沦落人,冲淡了背井离乡的愁苦,也形成了和睦邻里的家风。据家谱记载,黄氏曾居于湖北江夏,元末明初时,因族中之人犯事,被元王朝下令征剿,族人被株杀者甚众,家族避难各逃,其先祖黄大震与胞弟黄大霖,带领妻儿避难入川,为避株连之祸,家族曾一度改姓王氏。劫后余生的经历,
“源之深者流必长,叶之茂者光必华”一部家谱记载着家族的血脉传承,也记载着家族的独特文化,祖先们留下的训诫,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成为了家族共同的印记,形成独特家风。近年来,在遂宁市档案馆的号召下,不少市民纷纷献出家中家谱交与市档案馆永久保存,蓬溪《黄氏家谱》便是其中一本。据家谱记载,黄氏祖上本是武将世家,曾官至兵部尚书,于元末明初时迁入遂宁。
“敦孝弟,睦宗族,和乡邻,明礼让,务本业,端人品,隆师道,时祭扫,戒争讼,莫为非,敬尊长,守法纪,崇谱系。”翻开《黄氏家谱》的家训篇章,曾威名赫赫的先祖并没有教育子孙执戈从戎,而是强调“和”与“孝”字,希望子孙能和宗亲、睦乡邻,并将修家谱列为其家规之一。
家训的继承:以孝治家 睦宗族
在《二十四孝故事》里,有两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是黄香扇枕温衾,二是黄庭坚涤亲溺器,受先祖的影响,“孝”文化已经融入了每个黄氏子孙的血脉,即使远迁巴蜀,几百年未与宗族联系,可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和睦宗亲的家风家训依然延续着。
据家谱记载,黄氏曾居于湖北江夏,元末明初时,因族中之人犯事,被元王朝下令征剿,族人被株杀者甚众,家族避难各逃,其先祖黄大震与胞弟黄大霖,带领妻儿避难入川,为避株连之祸,家族曾一度改姓王氏。劫后余生的经历,让黄氏子孙对家族文化看得分外珍贵,“敦孝弟,睦宗族,敬尊长”的江夏之风,几乎是每家人家谱上的共同词汇,家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也逐渐演变成一条家规,成为每个黄氏子孙一生中必须参与的一件事。
今年40岁的黄小东是震公入川后第二十四代后人,在他的记忆里,父亲从小就教育他要对人谦卑有礼,遇见同族的长辈必须要礼貌问好,不能大声和长辈说话,每年族里组织去家庙上香,全家大小都必须沐浴净衣,徒步上山。在家中,作为晚辈的他每日需到父母房里请安,外出和归来时,必须告知家长,不可以比长辈先动筷子……诸如此类的规矩父亲容不得他出一丝差错,每每犯错便会被严肃处理,如今这些老规矩他又传给了女儿。
家训的发展:和睦乡邻 谦恭待人
据家谱记载,在先祖黄大震与黄大霖避难入川时,其祖父是元朝的兵部尚书,这样的家庭自然是显贵的,但一朝突变,不得不避走他乡,还要时时担忧被元朝廷抓获,其心里落差不可谓不大。但所幸当时正赶上“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五湖四海的人齐聚天府,同是天涯沦落人,冲淡了背井离乡的愁苦,也形成了和睦邻里的家风。
初来乍到,虽想以和为贵,但偏偏那时的黄氏子孙普遍长得高大魁梧,据家谱记载,其先祖王大震身高八尺二寸(相当于现在的一米九),可见黄氏男儿的优良基因。这样的身高在那个年代的遂宁绝对是罕见的大高个,担心少不更事的子孙仗着个子高大,身材魁梧,欺负邻居家的小孩,黄氏还专门定了一条族禁,“禁凌暴”,即不能恃强凌弱。
经过几十代人的融合,如今黄氏子孙和邻里的身高差不再那么明显,但和睦乡邻,与人为善的家风却在一代一代的延续着。其位于西充盘龙山的家庙,就曾空出两侧厢房供当地孩子念书、求学之用。黄氏子孙人才辈出,族中不乏富甲一方或身居要职者,无论为官为商,黄氏子孙总是待人亲和,尽己所能的帮助乡邻。
运用“互联网 ”平台 弘扬“家”文化
在“互联网 ”盛行的年代,利用网络技术促进宗族感情,传承家族文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几年前,在年轻一辈的建议下,族里建起了宗亲网,并纳入全国的黄氏宗亲网。宗亲网有遍及海内外上百余个分站,设有宗亲新闻、世系源流、家谱编制、宗族活动等板块。
岁月无声笔墨留痕,家谱记载的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更积淀了凝聚子孙砥砺前行的精神内核,家谱需要被重视,这种重视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用创新的方式,展示古老的魅力。黄小东告诉记者,族中正在准备筹建网络家谱馆,鼓励全国各地及海内外的宗亲,将家谱上传,让家谱走出一家之围。
此外,通过互联网平台,黄氏子孙让互帮互助的家族精神闪耀着更加动人的光辉。“每年都有大量的族人向宗亲会捐款,这些资金一是用来修谱,留住家族的‘根’,二是作为爱心基金,用于帮助族里一些困难的亲族求学、看病。”近些年,随着寻根文化的兴起,族里又出现了一批“寻亲义工”,大家自发在网上注册信息,帮助族人寻找失散的亲友。
在最新编修的黄氏家谱上,除了传统的13条家训,还选入了现在族人创作的《尊祖诗》、《劝嫖》、《劝赌》、《劝气》劝诫子孙的诗词,以及根据家训内容改变的歌曲。在黄氏一族,家风的传承从来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他们善于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让家族文化源远流长。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固民间流传,30年不修谱,视为不孝;60年不修谱,视为大不孝,重视家谱既留住了家族的“根”,也是一种孝行。遂宁蓬溪黄氏一族,600余年坚持修家谱,并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创新家谱传承方式,让古老的家族精神永不过时,是家族“孝”文化的集中体现,为承袭家训、延续家风,提出了新的思维方式。(文中资料由遂宁市档案局提供 遂宁文明网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