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名人事迹以及世人对他的评价(他堪称人品鉴定器)

名人事迹以及世人对他的评价(他堪称人品鉴定器)作为一名郡的监察官,发现问题为何要惊扰到中央呢?只因为这户权贵之家的主人名叫侯览,而在防东横行不法的,是侯览的亲妈。比如张俭,他就是一名非常合格的督邮。他奉命到防东巡视,发现当地的一户权贵之家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他为此非常生气,直接写了公文上告到了朝廷。这件事与其后来的生涯相比,相当于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过从这件小事中,可以看出张俭对人绝不凑合的性格。几年后,直到他看顺眼的上司邀请自己做官,他才出任山阳郡的督邮。喜欢三国的朋友对于“督邮”这个词想必是非常熟悉的,因为刘备和张飞的缘故,督邮成为我们印象中臭大街的官儿。不过“督邮”只是官职而已,干得好不好完全看个人。

名人事迹以及世人对他的评价(他堪称人品鉴定器)(1)

孔融让梨的故事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其实孔融和自己的哥哥还有一段堪称悲壮的往事,这个小故事恐怕很多人就不知道了。

下面要说的,并不单单是孔融和他的哥哥,而是引发这个悲情故事的“始作俑者”。

一、神仙开局

这个“始作俑者”名叫张俭,自称是西汉开国功臣赵王张耳的后代,不过这一点无从考证。

其父亲曾任江夏太守,身为官二代,他自然是高官得坐、骏马得骑。但初入官场时,因为不满意上司,自己托病辞职了。

这件事与其后来的生涯相比,相当于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过从这件小事中,可以看出张俭对人绝不凑合的性格。

几年后,直到他看顺眼的上司邀请自己做官,他才出任山阳郡的督邮。

名人事迹以及世人对他的评价(他堪称人品鉴定器)(2)

喜欢三国的朋友对于“督邮”这个词想必是非常熟悉的,因为刘备和张飞的缘故,督邮成为我们印象中臭大街的官儿。不过“督邮”只是官职而已,干得好不好完全看个人。

比如张俭,他就是一名非常合格的督邮。他奉命到防东巡视,发现当地的一户权贵之家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他为此非常生气,直接写了公文上告到了朝廷。

作为一名郡的监察官,发现问题为何要惊扰到中央呢?只因为这户权贵之家的主人名叫侯览,而在防东横行不法的,是侯览的亲妈。

作为“十常侍”之一,侯览虽然只是宦官,却一度官封到了侯爵,可见其权势。

名人事迹以及世人对他的评价(他堪称人品鉴定器)(3)

虽说曹操也曾打过“十常侍”(蹇硕)的脸,但那是曹操,非张俭这种太守之子可比的。看到山东老家来的公文,侯览毫不犹豫地扣下了。

为何要说这是张俭的“神仙开局”呢?这位大哥由于不能凑合,他看到侯览权势熏天,自己的公文也石沉大海。于是棋行险着,在侯览母亲死后挖坟掘墓,以示羞辱和报复。

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二、人品鉴定器

说实话,张俭虽然是正面人物,但也不能用侯览一家的手段进行报复,毕竟他是官身。

挖坟掘墓的事情发生后,别人也无法帮着说话了。作为“受害者”,侯览暴怒非常,要把张俭捉拿下狱。毕竟张家在官场还是有些人脉的,提前得到消息后,张俭走上了逃亡之路。

在逃亡过程中,张俭还为中华文化创造了一个成语,叫望门投止。意思是仓促之下,来不及选择落脚的地方。

名人事迹以及世人对他的评价(他堪称人品鉴定器)(4)

既然来不及选择,也就只能碰运气。他一路逃亡,一路寻求帮助,所有被敲的门都打开了,所有开门的主人都接纳了张俭。

其原因就是张俭品行素来受人敬重,甚至位列“八俊”之一。所谓“八俊”与当时的“三君”、“八顾”、“八及”、“八厨”等,都是敢于反抗宦官集团黑暗统治的才俊君子。

别的团体不说,“八俊”中的代表人物就有刘表。虽然他政绩一般,但在士层圈朋友不少,影响力巨大。由此也可以看出张俭当时的名望。

有一天逃亡的张俭跑到了孔融家,前者与孔融的三哥孔褒是好朋友。恰巧那天孔褒外出不在家,孔融觉得他既然是哥哥的好朋友,因此自己做主收留了张俭。

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孔家收留逃犯的消息很快被当地官府得知。作为张俭的朋友,和收留张俭的人,孔褒、孔融被缉拿。

名人事迹以及世人对他的评价(他堪称人品鉴定器)(5)

县令问:“应该判谁有罪?”

孔融这次没有“发扬”让梨的精神,说:“张俭是我做主留在家中的,也是我做主放走的。应该判我的刑。”

张褒说:“张俭是因我而来,所有事冲我说,与我弟弟无关。”

县令左右两难,请来孔融的母亲问:“您作为母亲,说说应该让哪个儿子领罪?”

孔母说:“我是一家之长,窝藏逃犯的责任应该是我的,不要伤害我的两个儿子。”

最终,官府判定孔褒有罪,他因此被处死。

对于这场公案后世争议很大,很多人都在探讨孔融在里面到底负不负责。有些激进者认为孔融的本性就是伪善,一生都在装扮,甚至一直倒查到他让梨的那个年纪。

名人事迹以及世人对他的评价(他堪称人品鉴定器)(6)

但大家别忘了,张俭逃亡案牵扯的远不止孔家一家,前前后后被判窝藏罪名的有几十家之多。最后被处死、被判刑的有上百人。

直到宦官集团被彻底打倒,此事才罢休。曹操时期,张俭等当时几个反抗宦官集团的杰出人物才被平反。

三、最后

如果纠结于到底是不是孔融的责任,不如纠结恒、灵二帝为何宠信宦官,让政坛黑不见五指。如果不是宦官与文官集团的矛盾,也不会引出后来的董卓进京,继而东汉灭亡。

作为当时十几岁的孩子,孔融无论如何做选择都会被非议。收留了张俭,别人说他窝藏逃犯,不遵守法律;不收留张俭,又会被说胆小怕事,没有担当。

名人事迹以及世人对他的评价(他堪称人品鉴定器)(7)

其实张俭就是当时一面人性的镜子,每一个敢收留他的家庭都是心向正义。他们虽然不敢站出来公开反抗,但他们没有丢下良知

因此孔融是不是害死了自己的三哥,这件事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要素。张俭就是人品鉴定器,如果当时他敲了你家的门,你开不开?留不留呢?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侃大山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忠孝故事》、《刀与笔,东汉文人外戚宦官司的三角斗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