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兽归笼观影(神兽归笼暑期大片送上)
神兽归笼观影(神兽归笼暑期大片送上)被陈塘关孩子们排斥、恐惧,激发了哪吒性格中的戾气。他的脾气其实跟他的头发很像(出生时和激发魔丸力量时都是火焰状立起来的头发),骄傲又倔强。哪吒不愿受委屈,更不会主动解释。他干脆破罐子破摔:“他们把我当妖怪,我就当个妖怪给他们瞧瞧!”哪吒真的天生十恶不赦吗?每个看过电影的人都会得出肯定地回答:当然不是。他会依赖娘亲,会小心翼翼地试着与小女孩玩。在哪吒心底有着对真善美的向往,他与寻常孩童一样,渴望被接纳认可。哪吒出生时,荡开的火光像极了不祥之兆,给在场等着庆贺的百姓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果不其然,降生之后的哪吒破坏性极强,燃烧的屋宇昭示着魔丸的顽劣难驯,“生性邪恶”。哲学上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可以理解为人的自我决定人的本质。先有人的存在,然后在不断的选择中,人的本质才逐渐得以塑造。你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的每一次选择,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然而,拥有自由的同时,我们也活在他人的眼光和评价中,有
这个夏天,在左等右等盼不来《姜子牙》,于是二刷了《哪吒》。
去年上映的时候,这部电影曾被称为“中国动漫电影之光”,创造了一个票房奇迹。无论是精良的画面,贴合人物的配音,还是不再扁平化的角色设计,都给了观众很大的惊喜。
一眼望去,这是一个有些励志意味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故事:热血之下,天命可改。但有些东西,却比天命更难违抗——家庭环境对人的塑造。
01 魔丸
哪吒出生时,荡开的火光像极了不祥之兆,给在场等着庆贺的百姓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果不其然,降生之后的哪吒破坏性极强,燃烧的屋宇昭示着魔丸的顽劣难驯,“生性邪恶”。
哲学上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可以理解为人的自我决定人的本质。先有人的存在,然后在不断的选择中,人的本质才逐渐得以塑造。你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的每一次选择,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
然而,拥有自由的同时,我们也活在他人的眼光和评价中,有时我们会将他人的评价作为自己存在的依据。这时,别人的评价就成了密不透风的囚笼,将自我扭曲、乃至扼杀。
哪吒真的天生十恶不赦吗?每个看过电影的人都会得出肯定地回答:当然不是。他会依赖娘亲,会小心翼翼地试着与小女孩玩。在哪吒心底有着对真善美的向往,他与寻常孩童一样,渴望被接纳认可。
被陈塘关孩子们排斥、恐惧,激发了哪吒性格中的戾气。他的脾气其实跟他的头发很像(出生时和激发魔丸力量时都是火焰状立起来的头发),骄傲又倔强。哪吒不愿受委屈,更不会主动解释。他干脆破罐子破摔:“他们把我当妖怪,我就当个妖怪给他们瞧瞧!”
于是那个会顶着Q弹的小肚子邀请小伙伴一起玩的可爱小哪吒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以捉弄他人为乐的混世魔王。
但哪吒又是幸运的。虽然生为魔丸转世,父母和师父却没有放弃他。
母亲殷夫人在得知哪吒是魔丸的那一刻,依然把他紧紧抱在怀里,挡住了太乙真人的一击,“别伤害我的孩子!”
父亲李靖对他的爱发自肺腑、止于喉舌。虽然很少开口,背地里却为他做了很多。哪怕一家一家磕头,也要把百姓求来,解开哪吒的冤屈。为了让他度过雷劫,甘愿用自己的命去换。
师父太乙真人表面上不务正业,却赐他珍贵的法器,带他进入山河社稷图,也从不计较他的顽皮。
三个人一起对他撒谎,说他是灵珠转世,希望用善感化他。
在这样饱满的爱里,哪吒成长为敢于对抗法则的存在。《哪吒》改变了以往版本灵珠转世的设定,使哪吒获得了魔丸的戾气,无视“天命”,足够叛逆。
这版本的李靖也不再是代表父权的枷锁,做了很多温情化的处理,成为本片集中泪点之一。而在哪吒得知父亲想要以命抵命来救自己的时候,哪吒终于与父亲达成和解,也与自己和解。“我唯一遗憾的,是还没和您踢过毽子。”
哪吒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是魔丸,也是孩子。他的经历能为观众带来很强的共情:从村民的误解让他暴虐成性,到父母的陪伴和爱让他反抗天命成为真正的英雄,家庭对哪吒的塑造可见一斑。
02 灵珠
敖丙身为龙王太子,同样从小背负着全族的期待。与哪吒的任性妄为形成鲜明对比,敖丙一直在压抑自己。龙王对他的期望太过沉重,父子之间的对话更像师生,尊敬有余,温情不足。
龙宫其实是为龙族打造的监狱。老龙王说:“这下面关押的,都是我当年协助天庭击败的妖物。”这是一个活脱脱的宋江式悲剧:老龙王想得到天庭的认可,就像宋江想被朝廷招安一样。天庭的要求也与《水浒传》中的朝廷类似,龙王想位列仙班,就要清算海族的妖。
于是老龙王与妖族决裂,对曾经的同族赶尽杀绝。而龙族中难道就没有不愿被“招安”的吗?很可能是有的,只是被老龙王一起清算、压制了。
为了证明自己的决心,老龙王已经把事做绝,可谓众叛亲离。然而即使这样,他也只能在海底做一个监狱长,依旧没有成仙的资格。
然而即便如此不公,老龙王也没想过反抗天庭。他只想着让敖丙立功,再慢慢洗白龙族。
老龙王就像无数“体制内的人”,习惯了一套规则,就只会按这套规则行事。他内心未必不知道这规则是错的,却从不敢想去颠覆它。
与哪吒对照起来,敖丙也很少有自己的思考判断。往往别人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师父让他勤奋修炼,他就勤修不辍;老龙王说他是全族的希望,他就乖乖接过这个重担;申公豹告诉他事情暴露会害了龙族,他就决定灭口;哪吒说我命由我不由天,他就跟哪吒一起逆天改命。
敖丙的目的是通过与魔丸一战,打破天庭对龙族的偏见。按理说他是最痛恨偏见的,然而被逼急的时候骂的是:“魔头,我与你势不两立”。
敖丙想打破龙族背负的成见,然而可悲的是,他自己又何尝没有将成见施加在哪吒身上?老龙王那怯懦、顺从的一面,完完整整地投射在了敖丙的性格里。
03 启示
《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传统定义,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哪吒。将哪吒的魔性感化的,则是父母的陪伴。
哪吒刚出生时就显出了暴虐的先兆,咬着殷夫人不松口。而殷夫人面不改色,仍然温柔地哄着,对哪吒怜爱有加。殷夫人的态度在影响着别人,更润物无声地感化着哪吒。
同样,父母的一些不足也会对孩子造成消极影响,如龙族之于敖丙。
可见,一个人的人格底色早在出生时,就注定脱胎于家庭,这是比天命还难改的东西。现实生活中,父母若想教育好孩子,除了形式上的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更加深远。
今天我们不讨论原生家庭的罪与罚,只讨论神兽归笼的教与养,你懂的,公众号回复”哪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