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绅是一个阶级吗(乡绅乡贤乡愿有何区别)
乡绅是一个阶级吗(乡绅乡贤乡愿有何区别)古代,亦有官宦子弟,长居乡村,亦称乡绅。如明初太师郭资之子,次子为官外,余居故乡本地生活,故称乡绅。乡绅阶层,“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有的阶层,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他们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他们中有些人曾经掌柄过有限的权印,有少数人可能升迁官衙。即使退休,影响乃至关系似乎是仍不可小觑。古代,比如县官履新上任,第一件事,便是“拜乡绅。”为什么?因为,一是为在本地站稳脚跟,再是为能够顺利开展工作。乡绅有这么历害吗?有。乡绅,一般乃地方大户人家,攀根错节,势力颇大,如三国东吴孙权,主要依靠江东四大家而顾、张、陆、朱,这当然是豪绅级乡绅。乡绅,有一个阶层,称乡绅阶层。乡绅阶层,一般是户户相护,相得益彰。
乡绅乡贤乡愿有何区别(随笔杂谈)
(七星桥上作品)
乡绅,乡贤,乡愿,这“三乡”意思一样吗?究竟各自都是什么意思?有无区别?
首先说乡绅。
古代,比如县官履新上任,第一件事,便是“拜乡绅。”为什么?因为,一是为在本地站稳脚跟,再是为能够顺利开展工作。
乡绅有这么历害吗?有。乡绅,一般乃地方大户人家,攀根错节,势力颇大,如三国东吴孙权,主要依靠江东四大家而顾、张、陆、朱,这当然是豪绅级乡绅。乡绅,有一个阶层,称乡绅阶层。
乡绅阶层,一般是户户相护,相得益彰。
乡绅阶层,“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有的阶层,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他们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他们中有些人曾经掌柄过有限的权印,有少数人可能升迁官衙。即使退休,影响乃至关系似乎是仍不可小觑。
古代,亦有官宦子弟,长居乡村,亦称乡绅。如明初太师郭资之子,次子为官外,余居故乡本地生活,故称乡绅。
所以古代县官上任后“拜乡绅”乃是一种惯例,意义重大而深远。
那么,乡贤是什么?乡贤,乃是主要指品德、才学、才能、威望、影响力为乡人推崇敬重,而且,有一定社会地位及实力。
乡贤,略有别于乡绅。乡贤,全部是正能量的人。而乡绅,亦可能有个别品行不端的人。
乡贤,是一个群体。乡贤德高望重,高风亮节,才干出色。
“乡贤”一词始于东汉,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
现在,又有新乡贤之说。
新乡贤,“主要指同本地乡土有联系的 有知识、能力 依靠较高的道德素养和感召力 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贤达人士和社会精英。”
新乡贤,为人正直,大公无私,光明磊落,坚持原则,而且,聪明能干,才华才能才干有一定特色,并且,有一定人脉市场与实力或地位。他们既是我国传统乡贤文化的传承者 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乡村社会产生了各种类型的新乡贤。他们可称为乡村精英。如现代出生乡村的企业家,致富不忘家乡,惠泽故乡,便是新乡贤。
而乡愿则与乡绅,乡贤,新乡贤,似有天壤之别。
乡愿,何意?
《论语》言亦乃圣人孔子言:“乡愿,德之贼也!”
为何圣人如此痛恨乡愿?乡愿,又是什么意思?
乡愿,乃是农村言“老好人。”老好人即乡愿,乡愿就是老好人。此辈乃为“道德之贼!”
圣人孔子为何痛恨乡愿即老好人?因为,老好人乃是伪君子!是貌似老实而实际上毫无道德毫无原则之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四方献媚,八面讨好,十面玲珑,毫无羞耻。甚至,是出卖“组织,”出卖同事,出卖集体利益,以换取自己所谓“好人”名声。毫无原则,如墙头之草;是非不分,如盲人瞎马。随波逐流,黑白不明,实为愚蠢之辈。所以,圣人孔子痛斥乡愿即老好人乃“德之贼!”
乡绅,乡贤,包括新乡贤与乡愿,绝对不可划等号!绝对有天壤之别,绝对不是一个档次与同类之人。
乡绅,多为品质高尚者,亦主要是指品质高尚者。品质劣质者,乃是“劣绅,”不可以称乡绅。当然,劣绅为极少数。
乡贤,新乡贤,社会精英,满满正能量!
乡愿,愚蠢而乃“道德之贼也!”
这就是“三乡”即乡绅乡贤乡愿的意思及区别。
(七星桥上2021.12 月写成十洲小雅室,选自《小雅杂谈》之文。原创不易,请勿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