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房企降价目标排名(喆安楼市观察月报)

房企降价目标排名(喆安楼市观察月报)2. 10月土地市场供落需升,楼面均价环比下降展望11月,地方需求端政策力度有望加码,保交楼纾困政策将持续推进,但全国性强力政策较难出台。因此,企业理应调低政策预期,做好苦熬市场寒冬的准备。房地产市场大概率弱修复,成交整体回升幅度或将有限,买卖双方之间的价格博弈或将加剧。一方面,房企资金链愈加紧绷,销售回款近乎成为优质民企唯一的资金“氧气”,年终业绩冲刺势必将加大营销力度,分销提佣、折扣力度加码或是优先项。另一方面,客户置业情绪普遍谨慎,基于市场信心缺失,短暂观望似乎是更为理性的选择,预示着热点城市板块及项目分化加剧,压力城市唯有那些价格折让达客户心理预期的项目才能走量。10月,时值传统“金九银十”销售旺季,虽然规模房企积极把握“国庆”假期、提前铺排供货、加码折扣及活动营销的力度,但10月企业整体销售仍延续了相对低迷的表现。TOP100房企单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5560.7亿元,环比降低2.

房企降价目标排名(喆安楼市观察月报)(1)

1.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43.4%

1.1 主要数据

2022年1-10月,TOP100房企销总额为60954.6亿元,同比下降43.4%,降幅较上月收窄1.7个百分点,其中TOP100房企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26.5%,环比增长1.6%。销售额超千亿房企16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6家;超百亿房企100家,较去年同期减少48家。TOP100房企权益销售额为42033.0亿元,权益销售面积为27091.9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46.8%和51.0%。

1.2 各阵营企业数量均有所减少,千亿阵营减少16家

10月,时值传统“金九银十”销售旺季,虽然规模房企积极把握“国庆”假期、提前铺排供货、加码折扣及活动营销的力度,但10月企业整体销售仍延续了相对低迷的表现。TOP100房企单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5560.7亿元,环比降低2.6%,降幅高于往年平均。同比降幅较9月扩大3个百分点至28.4%。

其中,各阵营房企销售额增速均有所下滑。其中,TOP1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2531.4亿元,较上年下降36.4%;TOP11-3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818.7亿元,较上年下降48.6%;TOP31-50房企及TOP51-100房企销售额均值分别为424.0亿元和215.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51.1%和42.4%。

从企业规模来看,不同阵营企业数量均有较大变化。具体来看,千亿以上阵营16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6家,销售额均值2011.9亿元。第二阵营(500-1000亿)企业19家,较去年同期减少4家,销售额均值633.9亿元。第三阵营(300-500亿)企业23家,较去年同期减少5家,销售额均值373.2亿元。第四阵营(100-300亿)企业为42家,较去年同期减少23家,销售额均值193.7亿元。

展望11月,地方需求端政策力度有望加码,保交楼纾困政策将持续推进,但全国性强力政策较难出台。因此,企业理应调低政策预期,做好苦熬市场寒冬的准备。房地产市场大概率弱修复,成交整体回升幅度或将有限,买卖双方之间的价格博弈或将加剧。一方面,房企资金链愈加紧绷,销售回款近乎成为优质民企唯一的资金“氧气”,年终业绩冲刺势必将加大营销力度,分销提佣、折扣力度加码或是优先项。另一方面,客户置业情绪普遍谨慎,基于市场信心缺失,短暂观望似乎是更为理性的选择,预示着热点城市板块及项目分化加剧,压力城市唯有那些价格折让达客户心理预期的项目才能走量。

房企降价目标排名(喆安楼市观察月报)(2)

2. 10月土地市场供落需升,楼面均价环比下降

2.1 主要数据

10月全国主要地级市共供应土地1122宗,供应规划建筑面积为8173.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4%,环比下降34.13%;推出楼面均价为3543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0.62%,环比下降16.95%。

10月全国主要地级市土地成交938宗,成交规划建筑面积为6807.85万平方米,同比上升49.79%,环比上升41.27%;成交楼面价为4615元/平方米,同比上涨5.15%,环比下跌31.08%;土地出让金为3143.41亿元,同比上涨57.58%,环比下跌2.65%

2.2 各等级城市住宅供应大幅下降,三四线城市成交规模涨幅居首

10月份,多地三批次集中供地逐步进入尾声,虽有部分城市加推四批次集中供地,但整体供应量级偏小,供应规模呈现下滑态势。

从地块性质来看,10月住宅用地供应规划建设面积4124.9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86%,环比下降28.04%;综合用地(含住宅)供应规划建设面积2328.7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5.98%,环比下降38.03%;商办用地供应规划建设面积1719.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38%,环比下降41.06%。

10月住宅用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为3240.97万平方米,同比上升19.11%,环比微升1.03%;综合用地(含住宅)成交规划建筑面积为196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32%,环比下降8.19%;商办用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为1605.48万平方米,同比上升19.38%,环比上升35.73%。

分各能级城市来看,各等级城市供地量呈现全线下降态势,一线城市环比降幅居首。其中,一线城市供应规划建筑面积199.11万㎡,同比下跌76.33%,环比下跌61.90%;二线城市供应规划建筑面积2271.14万㎡,同比下跌35.46%,环比下跌43.49%;三四线城市供应规划建筑面积5703.27万㎡,同比下跌28.93%,环比下跌27.50%。从推出楼面价上看,各等级城市推出楼面价环比呈现全线下跌态势,一线和三四线城市价格赶超去年同期

各等级城市成交规模较上月全线上升,且三四线城市涨幅居首。一线城市成交27宗,成交规划建筑面积435.41万㎡,同比上涨4.70%,环比上涨20.71%;二线城市土地成交283宗,成交规划建筑面积2208.54万㎡,同比上涨77.7%,环比上涨14.01%;三四线城市土地成交628宗,土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为4163.91万㎡,同比上涨44.27%,环比上涨65.14%。

流拍率方面,本月流拍率为13.2%,较上月下降0.08个百分点。多城优质地块逐渐出场加之拍地门槛适度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流拍走高。

房企降价目标排名(喆安楼市观察月报)(3)

3. 拿地同比下降50.2%,央国企拿地渐显乏力

3.1 主要数据

1-10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其中,TOP100企业拿地总额11229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50.2%,降幅比上月收窄1.0个百分点,连续五月维持收窄态势。TOP100门槛值为3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亿元,TOP100企业招拍挂权益拿地总额占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的比例为40.3%。

3.2 50家代表企业拿地总额同比降幅连续五个月收窄,环比再次下降

从新增货值来看,华润置地、保利发展和招商蛇口占据榜单前三位。2022年1-10月,华润置地以累计新增货值2003亿元占据榜单第一;保利发展和招商蛇口紧随其后,累计新增货值规模分别为1923亿元和1588亿元。TOP10企业1-10月新增货值总额12616亿元,占TOP100企业的36.1%,新增货值门槛为800亿元。

50家代表企业拿地总额同比、环比降幅扩大。10月份50家代表房企拿地总额同比下降42.6%,降幅较上月扩大;环比大幅下降75.9%。今年三批次推地时间较去年均提前,但在市场下行、企业拿地意愿较低情况下,土地推出规模普遍缩量,22城全年供地计划完成率不足五成。成交表现整体趋冷,除了一些热点城市保持热度外,底价成交成为土拍市场主旋律;三批次民企拿地意愿进一步降低,同时央国企拿地力度也出现减弱态势。

具体来看,三批次中,已成交16城地方国资拿地金额占比达53%,较首批次、二批次均提升超15个百分点。去年下半年,地方国资托底现象日渐凸显,2022年以来,民企拿地意愿进一步减弱,央国企、地方国资成为拿地主力,2022年首批次央国企和地方国资拿地金额占比达72%,二批次达83%,三批次仍在八成以上。但值得注意的是,首批次、二批次央国企拿地金额占比均在四成以上,二批次甚至近五成,而三批次央国企拿地占比却降至三成,央国企拿地渐显乏力,地方国资拿地比重提升至53%,如福州、无锡2022年以来地方国资拿地金额占比均在五成以上,三批次在九成左右。

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地区领跑全国。1-10月,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2411亿元,居四大城市群之首。其中,滨江集团拿地金额为361亿元,位居长三角企业拿地金额榜首;粤港澳大湾区TOP10企业拿地金额1247亿元,位列第二;京津冀TOP10企业拿地金额1078亿元,位列第三。拿地面积来看,中西部TOP10企业拿地面积以1170万平方米位居四区域首位,超越长三角TOP10企业。

从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来看,央企国企仍是主力。华发股份、华润置地、中海地产、保利发展等全国性龙头企业仍在多个重点城市广泛布局,央国企参与热度较高,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中有半数以上为央企国企,这与稳健型国央企的资金状况相对较好有直接关系。民营企业中,滨江集团保持杭州区域龙头地位,牢牢占据杭州市拿地金额榜首。

房企降价目标排名(喆安楼市观察月报)(4)

4. 百城住宅价格连续4个月下跌,部分热点城市表现坚韧

4.1 主要数据

10月,全国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99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1%,已连续4个月环比下跌,跌幅较9月收窄0.01个百分点;同比上涨0.06%,涨幅较9月收窄0.09个百分点。

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5945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16%,已连续6个月环比下跌,跌幅较9月扩大0.03个百分点;同比下跌0.51%,跌幅较9月扩大0.12个百分点。

4.2 住宅价格环比下跌城市均增加,二手房价下跌城市数量创两年新高

本月百城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城市数量继续保持高位。新建住宅方面,10月百城新建住宅价格中有25个城市环比上涨,54个城市环比下跌,21个城市持平。二手住宅方面,23个城市环比上涨,75个城市环比下跌,2个城市持平,二手房价下跌城市数量为两年来新高。

市场均价方面,10月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29335元/平方米,环比持平。十大城市中,4个城市环比上涨,6个城市环比下跌。具体来看,成都、广州、杭州、北京环比涨幅分别为0.21%、0.18%、0.10%、0.06%;深圳受低于城市均价项目入市影响,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32%;武汉环比下跌0.16%;重庆(主城区)环比下跌0.10%;南京、天津、上海新建住宅价格环比跌幅均在0.1%以内。

十大城市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40436元/平方米,环比持平。十大城市中,3个城市环比上涨,7个城市环比下跌。具体来看,上海环比涨幅最大,为0.64%;北京、广州环比分别上涨0.19%、0.05%。下跌城市中,重庆(主城区)、武汉及南京环比分别下跌0.59%、0.47%和0.43%;深圳及杭州环比跌幅均在0.1%-0.3%之间;天津及成都二手住宅价格环比跌幅则均在0.1%以内。

综合2022年的整体表现,1-10月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月均成交面积约310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超30%,市场情绪整体偏低。9月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长6.1%,同比下降19.1%,“金九”表现不及预期。进入10月,市场情绪未见明显改善,据初步统计,重点100城成交面积环比下降约10%,同比降幅仍在两成左右。短期来看,市场恢复节奏仍取决于宏观基本面修复程度、政策端优化力度等方面。

展望未来,预计各地政府将在坚守“房住不炒”定位下,继续从供需两端发力稳楼市。短期需求端政策面将持续宽松,热点城市或将渐进式放松区域限购,优化“认房认贷”政策,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调整首套房贷利率下限等;供给端则持续积极推进“保交楼”,各地亦将不断落实相关解决措施。整体来看,在楼市环境渐趋宽松之下,四季度部分热点一二线城市市场或呈缓慢恢复态势。

房企降价目标排名(喆安楼市观察月报)(5)

房企降价目标排名(喆安楼市观察月报)(6)

(以下无正文)

房企降价目标排名(喆安楼市观察月报)(7)

房企降价目标排名(喆安楼市观察月报)(8)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