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当农民的感慨(这是我当乡下人)
在家当农民的感慨(这是我当乡下人)他拿着还算丰厚的N 1赔偿金,笑着跟我说今晚他请客。几杯酒下肚,老王叹了口长气说:“好久没有这么放松了,终于解脱了。”不幸的是跟我同期入职的老王中标了。“如果没有这场疫情,我可能真的会在上海干到退休。”2022年上海疫情再次爆发,解封后我们公司实行了疫情以来第5次裁员。等待宣判的时间就像在拿体检报告单一样,焦虑、不安。幸运的是我这个35岁最佳候选人没有被裁,
《花样年华》/电影截图
上海人对外地人有个‘亲切’的称呼「乡下人」
35岁这一年,我离开了奋斗了8年的公司和11年城市。
35岁在职场中有个新称号「三高」:高龄高薪高危。我看过太多「某大厂裁掉了34岁以上的员工」「中年人再就业路难选」「逃离北上广」的文章。很清楚地知道,35岁职场危机的凶猛。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我可能真的会在上海干到退休。”
2022年上海疫情再次爆发,解封后我们公司实行了疫情以来第5次裁员。等待宣判的时间就像在拿体检报告单一样,焦虑、不安。
幸运的是我这个35岁最佳候选人没有被裁,
不幸的是跟我同期入职的老王中标了。
他拿着还算丰厚的N 1赔偿金,笑着跟我说今晚他请客。几杯酒下肚,老王叹了口长气说:“好久没有这么放松了,终于解脱了。”
「解脱」这个词用得真好。
我们用了8年的时间,从一线销售做到中层经理。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离开会是一种解脱。
“老实说,我早就有心理准备。即使这次不是我,下次也会是我。与其每天提心吊胆的,不如早走早痛快。”老王一脸轻松地说。
这三年我们一起看着并肩的战友相继离开,感受什么叫人走茶凉悲哀。每经历一次,都要更加勤勤恳恳,战战兢兢。公司里的90后、00后总说我们卷,可是这个年纪玩不起躺平,我们是坐在被淘汰列车上的人!
图片源于网络
“你当初为什么来上海?”我问老王。
“唉~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这首许巍的《曾经的你》唱出了我在这儿的心酸~”
“最开始来上海的原因就是单纯的想赚钱,赚大钱。后来更多的是因为舍不得这里的繁华。刚来的时候我学着人家在咖啡厅点了一杯咖啡,喝的第一口我就吐了,这玩意儿跟中药汤子似的,有啥好喝的。后来结账的时候我恨不得抽自己两巴掌,是真tm贵啊!一杯20,够我吃一个星期的饭了。”
我俩哈哈大笑,老王接着说:“但现在我却特别享受喝咖啡的感觉。怎么说呢,虽然到现在也没觉得这玩意儿好喝。但当我穿着西装,手拿咖啡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融入这个城市了,不再是当初那个乡巴佬了。”
我赞同地点了点头,老王反问我:“你呢?怎么从东北来魔都了?”
“你知道小地方最大的悲哀是什么么?是人情世故。稳定体面的岗位基本都是靠关系内定的。年轻的时候我特别恶心这种事儿。我想证明给老家那些靠关系上位的人,老子靠自己也能混出个名堂。”
《唐人街探案1》/电影截图
“所以我特别向往公平、自由的城市,有人跟我说上海就是这样的地方。”
“那你现在还觉得上海是公平、自由的么?”老王笑着问我。
“到今年3月份为止,我都觉得是,至少相对而言是。但这次疫情我没有收到物资...”不知道是不是酒精的作用,我这个80后大叔竟然哽咽了。
“24岁来上海,27岁开始纳税,8年,我在上海交了8年的税,但在疫情期间连个物资都领不到。要不是这事上了热搜,我可能真的要在家啃皮鞋了。”
“那时候我才明白,每天穿的西装革履人模狗样的下楼做核酸又能怎样?没人记得住你,虚荣心也当不了饭吃。”
“我拼了命地想融入这个城市,但它却始终拿我当外人。我始终是本地人口中的「乡下人」。我试着更努力一点,但我忽略了,上海从不缺努力的人。”
图片源于网络
“24岁刚来时,我想要一口流利的上海话,想要上海户口,想要在这买房。如今35岁的我还是以「乡下人」的名义住在出租屋里,只是从租单间变成了租二居室。嘴里说着蹩脚的上海话,说得最多的还是 谢谢侬。”我自嘲地笑了笑。
“哎~所以我打算回老家或者去一个离家里近的小城市了。”老王说。
“以前我觉得上海什么都好,哪哪都是希望。现在只觉得这里太冷漠了,处处都是焦虑、压力。城市套路深,我想回农村!”老王半开玩笑地喊着口号。
“就这么走了,你甘心么?”我问。
“习惯了穿西装打领带喝咖啡的人,怎么会甘心回到老家穿汗衫喝茶?我只是看开了。”
那天晚上我们聊到很晚,一起吐槽上海菜太甜、人太冷漠、生活成本太高、工作压力太大。
一个星期后,老王发了一条朋友圈:
“我的家乡,早安。”
这六个字,深深地扎了我的心。出来11年里,前5年过的不好,逢年过节的车票难买又贵,所以从来没回去过。后来过的好了,过年都在应酬,长假又总想出去看看,不是和前女友就是和朋友们出去旅游。算一算,我已经11年没回家了。
即使我在无数个夜晚想要逃离上海回老家。最后都被自己打造的成功人设留下。可能人生就是需要冲动吧,我当下就买了回来家的机票。
“原来上海到长春只需要2小时55分钟!”
坐在从长春回九台的出租车上,我看到曾经非常嫌弃的城市,如今也有了高楼大厦。晚上8点多,我到了我家楼下。可笑吗?明明几个小时就能回到的地方,我却拖了11年。
敲着熟悉的门,门里传来熟悉但有些苍老的声音,打开门的一刹那,我哭得像个毛头小子:“妈,我回来了。”
我妈颤抖着双手扑在我身上嚎啕大哭,我爸拄着拐杖红着眼睛,颤颤巍巍向我走来。那一刻,漂泊了11年的心,终于安定下来了。
当晚,我也发了一条朋友圈:
“我的家乡,晚安。”
2天后,我决定回上海辞职。爸妈听到这个决定时,跟我说:“如果你是因为不放心我们,那你还是别回来了。我们还不算老,还能互相照顾。你不知道,那些老头老太太都羡慕我有个在上海当领导的儿子。”
我听后鼻子一酸:“放心,不全是因为你们。这次回来我发现长春发展的也很好,我也跟在长春工作的朋友们聊了一下,虽然工资待遇没有上海高,但是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他们也觉得回来挺好的。”
老两口听了我的想法后,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开心。你看,父母就是这样,一辈子都以子女为先。
回到上海后我提交了离职申请,离职理由上写着:“我不想再做「乡下人」了。”
离开上海时,我就带了两个行李箱,一箱是我的西装,另一箱是日用品和特产。我开玩笑的跟送我的朋友说:“那个箱子里装的是过去11年的体面,这个箱子里装的是未来的生活。”
以前我总觉得穿上名牌西装,我就是这个城市的精英,但当不可抗力因素的限制,当经济下滑的浪潮涌来,我才发现自己始终是这个城市的边缘人物。
回家后不久,我买了人生中第一套房子,100㎡的两居室。后来我又买了人生中第一辆车,油电混动的。在上海遥不可及的梦,在这里终于实现了。
每次回到我自己的家,都感觉很“踏实”。不用再搬家,不用假装环保的骑共享单车。每周回家吃我妈包的酸菜馅饺子,然后带他们去周边逛一逛。
工作不忙时,和朋友约着打打游戏。这里虽然没有上海繁华,但我是真的变得更放松,更享受生活,更爱笑了。
其实我现在才想明白,我逃离的不是上海,而是夹缝中生存的自己。
这是我当「乡下人」的最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