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青岛雪后交通状态(青岛市民雪日道谢)

青岛雪后交通状态(青岛市民雪日道谢)青岛市民道谢:交警辛苦了26日是西方的“感恩节”,当天上午,交运温馨校车公司的志愿者们带着手绘的手机使用说明图,来到恒星老年公寓。“你们来的太是时候了,快来告诉我怎么看我儿子的朋友圈?”数十位老人把志愿者们团团围住,仔细询问手机的使用技巧,还拿来纸笔详细记录。“年纪大了,学了就忘了,还是记下来好,以后我就能很快找到儿子电话了。”刚学习完怎么查找儿子电话的张奶奶兴奋地告诉记者。不仅自己踊跃参加无偿献血,陈记海还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一起参与献血。“之前我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宾馆工作,有一次无偿献血得了个荣誉勋章,我就把它别在了工作服上,同事看到了都觉得献血这个事儿挺好,就和我一起到献血站去献血。”在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2010年他的妻子也加入了献血队伍,目前共计献血3500毫升。青岛志愿者手绘说明图教老人发微信“这些孩子们真好,特别有耐心。你看画的这个说明多详细。”陈奶奶对拿着温馨校车公司工

青岛雪后交通状态(青岛市民雪日道谢)(1)

看厌了充斥网络的各种负面信息,目睹了人世间各类悲欢离合,你是否也在寻找一处“温暖”的所在?

青岛齐鲁网特别策划了“一周暖新闻”栏目,为您梳理青岛这座城市每周正在上演的温暖人心的事件或人物,期望能从他们身上找到找到前进的动力。

青岛普通职工成“献血牛人”

“只需献出一点血,就可能在关键时刻拯救别人的性命。”陈记海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的一名普通职工,还是新区红十字同心缘志愿服务队的队长,而在同事眼中他却是一名令人敬佩的“献血牛人”。自1997年第一次无偿献血以来,今年42岁的陈记海18年间共献血10万毫升。

不仅自己踊跃参加无偿献血,陈记海还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一起参与献血。“之前我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宾馆工作,有一次无偿献血得了个荣誉勋章,我就把它别在了工作服上,同事看到了都觉得献血这个事儿挺好,就和我一起到献血站去献血。”在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2010年他的妻子也加入了献血队伍,目前共计献血3500毫升。

青岛雪后交通状态(青岛市民雪日道谢)(2)

青岛志愿者手绘说明图教老人发微信

“这些孩子们真好,特别有耐心。你看画的这个说明多详细。”陈奶奶对拿着温馨校车公司工作人员绘制的微信使用说明对记者说。“这下好了,我也学会用微信了,以后可以和孙子发语音、视频,还能看朋友圈呢!”

26日是西方的“感恩节”,当天上午,交运温馨校车公司的志愿者们带着手绘的手机使用说明图,来到恒星老年公寓。“你们来的太是时候了,快来告诉我怎么看我儿子的朋友圈?”数十位老人把志愿者们团团围住,仔细询问手机的使用技巧,还拿来纸笔详细记录。“年纪大了,学了就忘了,还是记下来好,以后我就能很快找到儿子电话了。”刚学习完怎么查找儿子电话的张奶奶兴奋地告诉记者。

青岛雪后交通状态(青岛市民雪日道谢)(3)

青岛市民道谢:交警辛苦了

11月24日下午,岛城上空雪花飞舞,青岛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为缓解雪后的交通压力,交警们在各个道路进行交通疏导,保证市民的出行安全。良好交通状况背后是交警们的默默付出,一位市民为表致意,在一辆被雪覆盖的交警车上写上“辛苦了”三个字。

鉴于此次大雪人车出行的各种状况,交警提醒大家:市民雪天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确需驾车出行,要检验车辆,车况不好的车辆不要上路。行车过程中切忌随意变道,通过路口减速慢行,同时,最好在车内准备一些草垫子、棉布或旧衣服等能增加防滑系数的物品。在区民小区以及各支路包括在新冠高架的背阴处易出现积雪和路面结冰的状况,驾驶员在行经这些路段时需小心。

青岛雪后交通状态(青岛市民雪日道谢)(4)

青岛女孩罹患骨癌 驾校全体员工献爱心

从祺祺被确诊为骨癌开始,她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医院。第一期化疗,让这个原本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开始大量掉发,身体也迅速瘦了十几斤,头痛得在床上直打滚。本该背着书包快乐上学,7岁的祺祺却只能躺在冰冷的病床上,到北京咨询病情,医生说至少要准备80-100万元的治疗费用。

祺祺本名刘佳祺,她的妈妈赵玉丽和爸爸刘军政都是青岛荣臣海泉达驾校刘建伟教练的学员。得知祺祺的情况后,11月25日上午,驾校全体员工自掏腰包为小朋友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共募集善款16741.6元。救助祺祺的行动仍在继续,如果你愿意献上一片爱心,请与祺祺妈赵玉丽联系,电话:13706424553。

青岛雪后交通状态(青岛市民雪日道谢)(5)

青岛女子被困悬崖 民警攀山救援

“浮山上有名女子被困在悬崖边上了,正在上面呼喊着求救。”28日下午2时左右,崂山公安接到市民陆先生打来的求救电话,迅速组织中韩边防派出所民警进山救援,考虑到女子所处位置地势陡峭,民警同时向青岛红十字会蓝天救援队发出了协助救援的通知。

根据报警者的描述,女子应该是被困在浮山主峰附近的悬崖上了。山中气温比较低,女子在悬崖上站了两个多小时,体力已透支得比较厉害。接到报警后民警便往山中搜寻,在陆先生的带领下,顺着山路找到了女子的位置。现场查看后,民警决定从地势比较缓的南侧山麓上山,用电锤在山顶打眼固定绳索,将队员索降到女子所在的位置。经过3小时的努力,女子被顺利救下山。

青岛雪后交通状态(青岛市民雪日道谢)(6)

八旬老太汽车站打地铺 车站送车票助其返家

手里攥着车站人员送的车票和食物,81岁的闫玉兰老人忍不住开口:“真是对不起,因为我这倔脾气给你们添麻烦了,等我从周口回来一定来把这钱还上。”12点整,闫玉兰坐上了回周口老家的客车。

闫玉兰老人来青岛是帮子女来带孩子 因与儿媳妇闹矛盾,一气之下收拾东西打算回河南老家。临走匆忙,身上没有带齐路费,于是便想到沧口汽车站借宿一晚。得知情况后,值班主任郭祖尉劝老人回家与子女和解,可闫老太执意想回老家并坚决不提供儿子的联系方式。无奈,车站只好根据老人提供的联系方式,联系到其河南老家的家属,并使用爱心基金为闫玉兰购买了青岛至周口的车票。

青岛雪后交通状态(青岛市民雪日道谢)(7)

青岛交运夫妻手绘即墨温泉地图送乘客

“第一次来泡温泉,没想到还有手绘地图指路,这样的服务太完善了”,游客王女士赞叹。近日,乘坐617路公交车的乘客发现,当有泡温泉乘客咨询线路时,乘务员便会免费赠送一张手绘地图。手绘图上详细介绍了各大温泉点的具体位置、换乘路线等,各种便民信息一目了然。

这份手绘图是617路驾驶员江守东和乘务员王莎莎这对夫妻档的杰作。说起绘制旅游攻略的初衷,王莎莎介绍,有时候向乘客介绍半天,因路况不熟乘客老是搞不明白,但乘客拿出纸笔,让我画下来之后,他一下就明白了。于是,夫妻俩便根据乘客经常咨询的问题,实地探访,悉心整理,一份手工绘制的交运温馨巴士“温泉旅游攻略”成功出炉。

青岛雪后交通状态(青岛市民雪日道谢)(8)

驴友爬山被困 青岛红十字救援队接力救助

29日下午13时许,青岛红十字会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正在训练时,突然接到了崂山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发来的救援任务,有人被困在浮山上,队员们赶紧带上装备,奔赴现场。大约四点钟,队员们跟被困者一起到了山底,就在他们回撤不久,返程的途中,再次接到了救援任务。

下午17:40分许,队员们按照信号指示,分四个梯队开始向被困者进发。大约四十分钟后,救援队近距离发现了被困者。救援人员孙波介绍说,被困者所在的位置非常险要,身下就是万丈深渊,而且山上布有积雪,营救相当有难度。在制定精密的营救计划后,历时六个多小时的救援,被困妇女和儿童都被解救,大伙儿悬着的心也算是放下了。

青岛雪后交通状态(青岛市民雪日道谢)(9)

青岛48岁守山人 我是浮山的眼

“这雪要是现在不扫,等下结冰就难走了。”11月18日,青岛大雪的第二天,薛海川一边说着,一别扫着脚下的雪,手脚麻利的他不出半个小时,就扫出了一条路。薛师傅是浮山养护公司的一名员工,他的工作就是24小时守在山上,监控山里的一草一木。他说,自己就像是“浮山的眼睛”。

薛师傅每天的起床时间是凌晨四点半,在第一波爬山的人到来之前,他必须提前起床“侦查”,夜深之后,目送走山里最后一拨游人,他才能去睡觉。清明、寒衣节、春节这样的祭扫节日,薛师傅需要时刻盯着山里,哪里发现有烟,及时通知山下的同事。防火任务不重的时候,他就拿个望远镜看看哪里有捕鸟的鸟网,或者在山头扫落叶、捡垃圾。“没啥苦不苦的,这是我的工作。”

青岛雪后交通状态(青岛市民雪日道谢)(10)

青岛首个鸟巢书屋亮相

11月29日下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杨鑫来到设置在黄岛海湾新城社区的“鸟巢”书屋,更新最新一批图书。“鸟巢”图书馆自本月14日正式设置在海湾新城小区以来,效果良好。学生们通过交换、募捐放置在“鸟巢”里的图书,不仅没有减少,反而略有增加。

据了解,这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书香琴岛”鸟巢书屋项目系列首个建立在社区的“鸟巢”,也是青岛市社区内首个鸟巢图书馆。负责人杨鑫介绍,鸟巢图书馆是一种具有公益性质的图书馆,放入一本书,取走一本书,24小时无人看管。如果居民家里有看过的书籍,可以放到鸟巢中,与大家分享。他们计划,这个项目陆续向其他社区延伸。

青岛雪后交通状态(青岛市民雪日道谢)(11)

老人打水摔断脚踝 众人架其下山

27日下午2时30分左右,60岁的张大爷跟老伴到浮山上接了40多斤山泉水,准备下山时,踩到山路上的一块冰。张大爷摔倒在地,左脚踝骨折。120急救人员紧急从银川西路附近入口上山,在好心市民的帮助下,用了近1个小时,才将不能走路的张大爷从山上架了下来。

当天山路上仍有大量积雪,路上非常湿滑。张大爷体型较壮,急救人员担心抬担架的人滑倒,对老人造成二次伤害,只好架着老人的胳膊,帮助他慢慢往山下挪。一路上他们遇到多名上山取水的市民,得知此事后,也上来帮忙搀扶老人。急救人员用了前后近1个小时,才将受伤的老人架到山下,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急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