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钱钟书宗璞(钱钟书和宗璞交恶风波始末)

钱钟书宗璞(钱钟书和宗璞交恶风波始末)钱钟书坊间流传一个段子:钱钟书毕业时,冯友兰挽留他留校任教,他却说了一句让整个清华都为之震惊的话:在清华的老师中,叶公超、吴宓、陈福等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可以当他的导师!后来,杨绛写文章澄清了,此事子虚乌有。宗璞1929年,钱钟书还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他成绩优异,是学校众人皆知的出名人物,当时兼任清华大学校领导的冯友兰特别欣赏他的才华,每次高年级开会,都会派秘书请钱钟书参加。冯友兰

有人认为宗璞《东藏记》中的刻薄夫妇疑似影射钱钟书杨绛夫妇,人物特点和人设都非常相似,甚至有读者用浙江话吴语读“尤甲仁”,就是“牛津”的谐音,钱钟书就是牛津大学毕业的;吴语读“姚秋尔”就是“杨绛”的谐音。

钱钟书宗璞(钱钟书和宗璞交恶风波始末)(1)

钱钟书杨绛夫妇

由此看来,或许影射钱杨夫妇一事并非捕风捉影,宗璞为何会在自己的小说中影射钱钟书杨绛夫妇呢?他们交恶的原因是什么呢?

1 钱钟书是宗璞父亲冯友兰的学生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当代作家。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散文《紫藤萝瀑布》,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和《北归记》)等。

钱钟书宗璞(钱钟书和宗璞交恶风波始末)(2)

宗璞

钱钟书宗璞(钱钟书和宗璞交恶风波始末)(3)

1929年,钱钟书还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他成绩优异,是学校众人皆知的出名人物,当时兼任清华大学校领导的冯友兰特别欣赏他的才华,每次高年级开会,都会派秘书请钱钟书参加。

钱钟书宗璞(钱钟书和宗璞交恶风波始末)(4)

冯友兰

坊间流传一个段子:钱钟书毕业时,冯友兰挽留他留校任教,他却说了一句让整个清华都为之震惊的话:在清华的老师中,叶公超、吴宓、陈福等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可以当他的导师!后来,杨绛写文章澄清了,此事子虚乌有。

钱钟书宗璞(钱钟书和宗璞交恶风波始末)(5)

钱钟书

1935年,钱钟书到英国牛津大学留学,2年后,获得副博士学位,后来又到巴黎大学进修,1938年回国。

钱钟书回国之际,冯友兰向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极力推荐钱钟书,破格聘请他为教授,月薪三百元。冯在信中说,不知近聘华罗庚条件如何?钱之待遇不减于此云云……

钱钟书宗璞(钱钟书和宗璞交恶风波始末)(6)

杨绛也撰文证实此事:“据那时候清华的文学院长冯友兰来函说,这是破例的事,因为按清华旧例,初回国教书只当讲师,由讲师升副教授,然后升为教授。”

钱钟书对冯友兰也满怀知遇之恩,他在《谈交友》里曾说:“我有大学时代五位最敬爱的老师,都像蒲伯所说,以 哲人、导师而更做朋友的;这五位老师以及其他三四位好朋友,全对我有说不尽的恩德。”这五个人中就有冯友兰。

尽管到清华大学的次年,钱钟书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因为冯友兰的青睐和举荐,钱钟书以较高的规格和待遇来到清华任教。从这个意义上说,二人有一定的师生之谊。

2 钱钟书“诋毁”冯友兰风波始末

钱冯两家人或许都没有想到,在41年之后,他们会因为一件“罗生门”事件而反目,甚至于打起了笔墨官司。

1979年,钱钟书随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到美国参观访问,在斯坦福大学应邀参加了亚洲语文系的一场座谈会。

钱钟书宗璞(钱钟书和宗璞交恶风波始末)(7)

斯坦福大学

会后,台湾《联合报》的副刊编辑丘彦明打电话采访参会的庄因教授,请他谈谈对钱钟书美国之行的印象,并在《联合报》副刊上发表庄因口述、丘彦明记录的文章《钱钟书印象》。

文中说道:“钱钟书把冯友兰骂了一大顿。他说,冯友兰简直没有文人的骨气,也没有一点知识分子的节操观念。冯友兰最不应该的是出卖朋友,在座有人问冯友兰究竟出卖了哪些朋友,钱钟书却不愿指出姓名。”

不久,庄因亲笔撰写《关于〈钱钟书印象〉的补充》,继续补充钱诋毁冯的细节:“冯友兰捏造事实,坑人使妻小俱死。冯现在在北大人人嗤之以鼻,人缘扫地。钱氏用英语说及,情绪颇为激动。”

虽然《联合报》影响巨大,但是此事并没有对冯友兰和冯家造成很大影响,这条草蛇灰线直到十多年后才开始显露行迹,并引起了冯钱两家的笔墨官司,一切源于都几本书的出版和畅销。

其一是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孔庆茂著《钱钟书传》。书中引述:“当座谈会上有人提到中国某哲学家的赫赫大名时,钱钟书说此人在文革中出卖朋友,致朋友迫害而死,简直没有一点学人的骨气,也没有知识分子的节操观念。”

钱钟书宗璞(钱钟书和宗璞交恶风波始末)(8)

这本书在钱钟书热的背景下,一炮而红,屡次重印犹供不应求,并“荣获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还被评为全国优秀畅销书,总印数接近20万册。

此后,畅销书作者孔庆茂乘胜出击,1997年出版《钱钟书与杨绛》等书,接二连三地传播冯友兰“致朋友迫害而死”传言,这与庄因文章所述“冯友兰捏造事实,坑人使妻小俱死”有差距。

钱钟书宗璞(钱钟书和宗璞交恶风波始末)(9)

1995年,大连出版社出版了牟晓朋、范旭仑合编的《记钱钟书先生》,收录了钱钟书生平相关资料和文章,庄因的文章也在其中。

钱钟书宗璞(钱钟书和宗璞交恶风波始末)(10)

1997年,宗璞辗转得知,书中所述钱钟书对冯友兰的负面评价。其时,父亲冯友兰已经去世七八年,宗璞认为,这样的白纸黑字的谩骂父亲还是第一次见,大为震惊。

宗璞深感事关重大,觉得有必要立即与钱钟书取得联系,问明情况。但当时钱钟书和杨绛的女儿去世,钱钟书也卧病在床,宗璞不便于贸然相问。此后,据宗璞自述,自己心情压抑,随即患病,此事遂一搁数月。

钱钟书宗璞(钱钟书和宗璞交恶风波始末)(11)

后因想到必须在当事人都在世时把事情说清楚,宗璞向杨绛提出此事,希望她婉转向钱先生问明究竟。杨绛拒绝去问钱钟书,并坚决否认钱钟书曾说过上述的话,所举理由有冯先生是钱钟书的恩师,他决不会说等等。杨绛还说这些书籍出版都未得到钱钟书的许可,书籍内容也不由钱钟书本人审定……

1998年,宗璞在《文学自由谈》上发表《不得不说的话》,杨绛的回应文章《答宗璞〈不得不说的话〉》,并发表于《新民晚报》和《文汇读书周报》……两人的笔战记录了这起风波的原委始末。

最终,这场“笔墨罗生门”以涉事出版单位向宗璞的公开道歉而了结:大连出版社出版宣布封存销毁《记钱钟书先生》一书;出版《钱钟书传》的江苏文艺出版社表示“文字中有一句诬蔑的话不是引据,而是编造。”

3 钱钟书为何诋毁冯友兰?

冯友兰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和哲学家,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等。

钱钟书宗璞(钱钟书和宗璞交恶风波始末)(12)

冯友兰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等,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

钱钟书宗璞(钱钟书和宗璞交恶风波始末)(13)

但是在六七十年代的特殊时期,冯友兰的一些行为却颇招非议。如钱钟书在美国批评冯友兰便是其一,“冯友兰捏造事实,坑人使妻小俱死。”这个人就是章廷谦。

有文章透露,当年,冯友兰揭发北大中文系教授章廷谦曾是西南联大文学院国民党区分部委员,章拒绝承认。北大在全校一万师生面前,给章戴上反革命分子帽子,当场扣上手铐。

其后,章廷谦的一个儿子因此自杀;妻子也脑溢血瘫痪,再也没能起床。

或许钱钟书所述的“冯友兰捏造事实,坑人使妻小俱死”就指的是这件事,但冯并没有“出卖朋友,致朋友迫害而死。”

宗璞绝对不承认有这件事,在和杨绛打笔墨官司时,宗璞的丈夫蔡仲德曾到章廷谦的长女章淹家中,要求其在指控钱钟书造谣的字据上签字,遭到章淹的拒绝。

钱钟书宗璞(钱钟书和宗璞交恶风波始末)(14)

章淹

此外,冯1973年,北大清华两校成立大批判组,受江青领导,特邀年近八十的冯友兰为顾问。

之后,冯友兰发表了许多大批判文字,获毛泽东赏识,冯友兰每次承蒙毛主席接见,事后都会感激涕零地献诗,如“怀仁堂后百花香,浩荡春风感众芳”;“为有东风着力勤,朽株也要绿成阴”。

改革开放以后,冯友兰勇于反思自己的行为,在《三松堂自序》写道:“我在当时的思想,真是毫无实事求是之意,而有哗众取宠之心,不是立其诚,而是立其伪。”

在特殊时期,知识分子很难在众口一词的时代背景下坚持自己思想和自由,但冯的行为让不少人颇有微词。

1985年,冯友兰90寿诞,宗璞打电话邀请父亲老友梁漱溟出席寿宴,梁漱溟一口回绝,回信直言:“尊处来电话邀晤,我断然拒绝者,实以足下曾诌媚江青。”

钱钟书宗璞(钱钟书和宗璞交恶风波始末)(15)

梁漱溟

宗璞曾对此撰文辩解道:“父亲和江青的一切联系,都是当时组织上安排的。组织上三字的份量,想您是清楚的。”出发点或许情有可原,但事实胜于雄辩。

独善其身是冯友兰在特殊时期的个人选择,而且在那个时期,每个人都有可能会成为受害者和加害者,毕竟那是一场“大规模群体性迫害”,或许更关键的是他们是否直面、反思和忏悔。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