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方言和平顶山方言(南阳方言怪有理儿)
河南南阳方言和平顶山方言(南阳方言怪有理儿)偏嘴——即鸭子。这是为了避讳口音与“丫子”相混。其它还有钢笔、毛笔等故意转音等等;甜饭——专指不放盐的饭食,它与加盐的咸饭相对。因为南阳处于内陆,不存在咸水淡水之分,所以这里说的“甜”就是“淡”的意思。说“这饭太甜了”是说饭不咸,而不是说放糖少。说因糖而起的甜时是要加限制的,如糖茶、甜汤儿等;吃饭——各样主食的泛称。因为南阳地处中原西南盆地,有山有水有平地,农作物种类多样。因了粮食的多样,人们的饭食自然也呈多样化。它不同于北方以面食为主的饭,也不同于南方以蒸米为主的饭。南阳说的“饭”是各样主食的泛称,在实际做和吃时还需具体细分和明确。如干饭(蒸米饭)、面条(汤面、捞面、卤面)、包子、馒头等;茶——白开水。因南阳盆地产茶较少,人们口渴时喝的多是白开水,所以人们平时所说的“茶”就是白开水。如倒茶(自开水瓶里往茶杯内倒开水)、提茶(打开水)、起茶(把开水装入热水瓶内)、茶瓶(热水瓶)等。招待客人
南阳位于豫之西南,地处豫陕鄂交界的南阳盆地。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南召猿人”就在白河上游繁衍生息;夏设九州,南阳属豫州之城;西周时,南阳属荆州;春秋之时,南阳曾建申、吕、楚等国;战国时期,秦逐步把其置于统治之下,并置南阳郡;秦末,汉高祖刘邦自南阳西进占领长安;东汉时,光武帝刘秀起兵南阳并成就帝业,因此被称为“帝乡”、“南都”;西晋后期,北方人民不堪统治阶级的残酷盘剥,不断南迁流亡于此;宋代,在唐、邓实行“招来垦殖”政策,大量浙、闽移民迁入;元时,经过宋、金、元几多战争,死于战乱和被迫流亡者不计其数。至元庆皇元年(1312年),南阳境内仅存4800多人;明朝初期,针对当时的人口稀少、土地荒芜,官府组织大批山、陕移民迁入。南阳西达陕、山,北通京(北京)洛(阳),南通湖、广和云、贵、川。陆路驿道与水路马头相接,故有“南船北马”之称,自古皇亲国戚、军队、商贾和文人墨客纷至不断。所有这些及其特定的地埋位置,特有的自然风情等等,为丰富多彩的南阳方言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含。
南阳方言虽然属北方方言,与普通话接近或相似,但它在发音上却短、快、直,在使用上形象且极具浓厚的感情色彩。细细探究、慢慢品味,南阳方言很有趣也很有道理。
一、因为历史习俗、自然环境、特有用途等,形成的特殊词汇或语言。如:
喝汤——专指吃晚饭。因为以往缺粮少食,人们晚饭大多不吃馒头、米饭等干(稠)饭食,只是随便做些汤水。如糁子汤,面条稀饭、红薯茶等。后来,喝汤便成了晚饭的代名词。做晚饭叫烧汤,吃晚饭叫喝汤;
吃饭——各样主食的泛称。因为南阳地处中原西南盆地,有山有水有平地,农作物种类多样。因了粮食的多样,人们的饭食自然也呈多样化。它不同于北方以面食为主的饭,也不同于南方以蒸米为主的饭。南阳说的“饭”是各样主食的泛称,在实际做和吃时还需具体细分和明确。如干饭(蒸米饭)、面条(汤面、捞面、卤面)、包子、馒头等;
茶——白开水。因南阳盆地产茶较少,人们口渴时喝的多是白开水,所以人们平时所说的“茶”就是白开水。如倒茶(自开水瓶里往茶杯内倒开水)、提茶(打开水)、起茶(把开水装入热水瓶内)、茶瓶(热水瓶)等。招待客人多用糖茶、鸡蛋茶等。生活中辅助茶饮有凉茶(凉性药草熬制的茶饮)、绿豆茶、红薯茶等;
油馍——油烙馍。这是因为已往人们生活较为艰苦,来客人没有现成的白面馒头,只好临时和面,来不及发酵就用“死面”烙炕。所以,它和现在油炸的发面油条是不同的;
甜饭——专指不放盐的饭食,它与加盐的咸饭相对。因为南阳处于内陆,不存在咸水淡水之分,所以这里说的“甜”就是“淡”的意思。说“这饭太甜了”是说饭不咸,而不是说放糖少。说因糖而起的甜时是要加限制的,如糖茶、甜汤儿等;
偏嘴——即鸭子。这是为了避讳口音与“丫子”相混。其它还有钢笔、毛笔等故意转音等等;
箢子——带鋬的撮箕儿,南阳一带专门用来挑沙士、草粪的编具;
凉茶——南阳盆地山区生产各类中草药,当地常用蒲公英、地黄根、莲菜、绿豆、猪排骨等熬制汤茶用以祛火败毒,它并非放凉的茶水也;
土粉——浆洗衣服用的白色矿石;
菠萝盖儿——膝盖,经常放簸箕;
堰潭——两山之间以石坝拦砌成的小水库(平底挖出的水坑叫堰塘);
葛柏——用麻丝、面糊粘成的麻板,旧时专门用以做鞋底支撑的;
确子——用废布、面糊粘成的布板,旧时专门用以做鞋帮支撑的,与“葛柏”相近等等,都是由于其历史习俗、自然环境等,形成的特殊词汇或语言。
二、为了形象反映所要表达的事物,而形成的形象比喻。如:
样美——恰当、正好(和样子相同);棱正——标准,好(有棱又正):这件事办得真棱正;叮叮——蜻蜓(经常叮在一处);长虫——蛇(不是很长的虫吗);老屋——(老了之后用的屋)棺材;其他还有:赤肚——光肚;伤脸——丢面子;折实——踏实、实在:这孩子很折实;一嘣子——一阵子:他去一嘣子了。不沾——不行:他办事不沾;光棍儿——单身;体已——私房钱;小虫——麻雀;秀子、屋里人——妻子、爱人;老了——死了:他爷今早老了;胰子——香皂;婆子——公婆;老婆舌——不应传的闲话;叨空——调侃;嗑排——商量、安排;偏食——饺子;捣沫倌——爱传闲话的人;相应——值过、得到便宜;对劲——处得来,朋友;浅儿、鳖盖儿——撮箕儿;花白——炫耀;憋挤——啜泣;钻挤——投机;捞摸——偷着拿;半年——原来:(说了)半年你不中吗;不强——不可能:看天气不强下雨;吃桌——坐桌吃酒席;清是——的确是,确实是:俺清是不会支应(招持)人;打渣子——开玩笑:他爱打渣子;大样——傲慢,不爱理人:那货刚当官就大样起来了!疙癔——讨厌、厌恶;搁孽——(转音,各业),小孩之间吵嘴、打架;搁合——溶恰、相处:大家在一起各合得很不错;惯意——习惯了;景摆——炫耀、夸饰:又景摆你那新衣裳哩;景你——抬举,常作反语用:景你哩,想让我替你值班!枯搐——缩水、不平整,出现邹纹:衣服枯搐成啥了。一脸的枯搐皮;口嘴——说话恶气、不好惹,多指女孩的娇恶:口妮出嫁不刮(风)都下(雨);卯——留、剩:给他卯个位置。你手里卯多(少)钱了?撇——留、余:给你爹撇点饭!门垧——院子以外,村庄以内的空地:娃儿在门垧玩哩;呒任抓儿——刚开始,没有任何成效时:刚当官,呒任抓儿你可忘记你是谁了?嘭——象声词改形容词糟糕:这事闹大了,算你彭了!去年可彭,连本都每赚回来。捂了——封闭的时间长使东西发霉了:这米捂了;掀盘儿——公开、公布、同摊牌;血——(转音“楔”)形容词很,非常:你走的血快哩。他血能干的。悬——东西悬那不就有“危险”了嘛:这事我看悬;不兴——不准、不能:这事不兴说。不兴干那事;应记——惦记、挂念:你媳妇应记你不?写家儿——能写文章的人;吃将——吃的将领,能吃;没腔——无话可说、尴尬;就窝——当即、顺事:你来南阳就窝拐家一趟;不美气、不得劲——身体生病不舒服:这一段我很不美气,不得劲得很;见天——每天,经常:他见天迟到;眼气——羡慕,看人家吃的穿的,眼气死人啦;卖夜眼——(卖的夜眼是看不见)不注意:你卖啥夜眼儿哪,碰着人啦!挨嚷——受批评、训斥:今儿他又挨老师嚷了;啪瞎话——讲虚构的故事;串门子——上邻居家里闲逛;戳祸—惹祸;压根——打根起,从来:这事我压根都不知道;中用——能干,有本事:看人家的孩子多(么)中用;摆弄——做、干的谦虚、戏谑话:我想借你的微机摆弄个东西。xx同学你在桌下摆弄啥呢?末了儿 ——最后;拍话——聊天;高头——上边等
其他还有用通俗代“洋气”,如以“怪”、“死”当“很”用。如死重、怪重,怪好、怪美、死快、怪快、怪得劲等;以“白”当“别(不要)”,如白去、白干、说了算白说等。
三 、为了反映自己对事物的喜好情感,形成用词儿化(即词后加r连读)。如:
花儿、树叶儿、小车儿、豁儿豁儿(兔子)等表示喜爱的;木棍儿、铁丝儿、调羹儿等表小巧;单门儿、单故儿等表俏皮;慢慢儿、轻点儿、拐弯儿等表示关心;笑话儿等表示蔑视;嘴倌儿(能说会道之人),那主儿(那个人),表示谦虚、戏谑等。
四、为了省力(降低发音时生理上的吃力)形成的转(变)音。如:
(月)匙--钥匙;桐(湃)——桐柏;(坡)浪——波浪;(普)育——哺育;(哄)道——横道;铅(杯)——铅笔;中(乖)——中国;包(皮)——包庇;(言)分——缘分;大(盖)——大慨;(祝)承——轴承;新(宣)——新鲜;(筛)狼——色狼;(魏)爷——外爷;中(月)——中药;呒扭——没有;绿(卢)色--绿色等等。
五、为了发音简便,提高讲话效率,形成的合读音节(即把一些常用的复音词组单音化)。如:
我(着)了——我知道了;(嗲)走——地下走;(过)笔——给我笔;(哟)人——一个人;(锁)糖——四个糖;前(傍儿)——前半晌;钱儿——前(天);站(茄)——站起来;放(溜)——放里头;来(开)——来客人;(冉)说——人家说;(爪)哩——干什么哩;张往儿——(这阵儿)现在;改一儿——改一天等等。木囊——没有本事(“囊”原指“好”,如锦囊,这个囊的很。)
六、沿用最早的书面词汇。如:
汇芫荽——香菜;薅草——拔草;嚷——吵、训;?划(bai hai)——训导、教育,如?划?划那孩子;嗑排——商量、安排;聒噪——吵闹;庹——成人两臂左右伸直的长度,约五尺。如一庹长;拃——张开大拇指和中指的距离。如:两拃宽。大氅——汉服,通体棉衣;衣裳——衣服,指上衣下衣;鬻锅——漫锅;面醭——浮面等等。
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其淳朴的民风民俗与自然环境等,造就了南阳盆地丰厚的方言文化。因其丰厚、笔者能力,上述畎亩之言、刍荛之见仅是以蠡测海,管窥一斑而已。这一民俗文化之宝藏,还真有待南阳人及其他整家儿(专家、学者)去正经摆弄摆弄哩(认真地整理和挖掘)!
翟传海,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散文家协会、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