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一师校歌的歌词的意义(多年前读中师时)

一师校歌的歌词的意义(多年前读中师时)刚上师范,班上的同学还没有完全认识时,那天上晚自习,我座位右前方有个女生转过身来请她后面的一个女生给她唱歌。那位女生毫不推辞,大方地连唱了好几首。因为在上自习,她的声音压得低,我听的不太清楚。我从同桌口中得知,唱歌的女生叫刘延贞,很开朗大方的一位女生,歌唱得特好。我也想近距离聆听她的歌声,就来到她的身边,冒昧地请她也给我唱两首。她竟也豪爽地答应了。记不得当时她唱了哪两首歌,但感觉她嗓音很响亮,很好听,从歌声中完全能感受到她乐观豪放的性格。后来我们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下晚自习的路上,总有延贞清越嘹亮的歌声相伴,无论是《微山湖》《太湖美》,还是《呼伦贝尔美》《草原之夜》,她都能融入自己的感情深情演绎。和延贞同行时,几乎都在听她唱歌,那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后来延贞还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元旦文艺汇演,登上舞台给全校的同学们高歌一曲呢。那时候,大概每个同学都会备有一个歌本。除了抄音乐课老师教我们的歌以外

原题:那些年,那些歌

一师校歌的歌词的意义(多年前读中师时)(1)

已经很遥远了,每当忆及自己的青春岁月,总有一种恍如隔世恍如梦境的感觉,但一想起青春时期唱过的那些歌曲,它们,仿佛是一个个闪亮的路标,指引我开着回忆的车,重返青春岁月。那些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16岁,我如愿以偿考上了临汝师范。师范生活和高中生活相比,可能会丰富一些,虽然我们的课程表同样排的满满的,有早晚自习,上午四节课,下午三节课,但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可以自由地到阅览室看自己喜欢的报刊杂志,也可以在教室阅读从图书馆借来的书籍,还可以自由活动。早晚自习的学习内容也是凭个人爱好来定,没有任何规定和限制。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音乐课比初中有趣多了,初中音乐教师是一位转业军人,其时已经五十多岁,只会教我们一些《我们走在大路上》,《战友之歌》等军旅歌曲,但师范的音乐老师不但教我们弹风琴,而且教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流行歌曲以及民歌,满足了少男少女们对音乐、对歌唱的心理需求。

那时候学会的歌曲到现在我还能罗列出很多很多。可能远离家乡远离父母的原因吧,那时我对那些歌唱故乡的歌曲情有独钟,每当听到别人哼唱,我是一定要学会的。印象最深刻的当属两首《故乡情》,还有《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故乡的云》等,至今仍能哼唱出来。

其次就是老师教给我们的民歌。诸如《编花篮》、《回娘家》、《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沂蒙山小调》、《五哥放羊》、《小河淌水》、《跑马溜溜的山上》、《绣荷包》等等,这些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歌曲,曲调婉转悠扬,歌词抒情真挚自然。每年的央视春晚好像都有一个民歌联唱,每当听到这些熟悉的歌曲,仿佛回到了自己年少的时光,依稀看到了那一张张清纯的青春飞扬的面孔。

一师校歌的歌词的意义(多年前读中师时)(2)

那时候还流行军旅歌曲《十五的月亮》、《望星空》、《血染的风采》等,抒情,悠扬,豪迈,向上,让单纯的我们对军人这种职业产生了神秘的向往之情。不怕你笑话,那时候曾幼稚地想,如果将来能找个军人做男朋友该有多好啊!

那时候,大概每个同学都会备有一个歌本。除了抄音乐课老师教我们的歌以外,还抄自己从各种渠道自学来的歌。记得我们的第一任音乐老师在学生练唱的间隙,也会拿起学生的抄歌本来看,不时指出我们抄的歌这儿漏掉了一个音符,那儿的音符抄错了等错误。我们既惊讶又佩服,觉得音乐老师真了不起。能一眼看出我们所抄乐谱的错误,后来第二任音乐老师教我们识简谱,我们才懂得了其中的奥秘。

一师校歌的歌词的意义(多年前读中师时)(3)

刚上师范,班上的同学还没有完全认识时,那天上晚自习,我座位右前方有个女生转过身来请她后面的一个女生给她唱歌。那位女生毫不推辞,大方地连唱了好几首。因为在上自习,她的声音压得低,我听的不太清楚。我从同桌口中得知,唱歌的女生叫刘延贞,很开朗大方的一位女生,歌唱得特好。我也想近距离聆听她的歌声,就来到她的身边,冒昧地请她也给我唱两首。她竟也豪爽地答应了。记不得当时她唱了哪两首歌,但感觉她嗓音很响亮,很好听,从歌声中完全能感受到她乐观豪放的性格。后来我们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下晚自习的路上,总有延贞清越嘹亮的歌声相伴,无论是《微山湖》《太湖美》,还是《呼伦贝尔美》《草原之夜》,她都能融入自己的感情深情演绎。和延贞同行时,几乎都在听她唱歌,那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后来延贞还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元旦文艺汇演,登上舞台给全校的同学们高歌一曲呢。

同室的女伴中歌唱的好的,除了延贞当属香玲了。香玲的歌声清脆甜美,和延贞清越豪放的风格截然不同。经常可以看到香玲站在寝室后窗前唱歌的情景。香玲唱的最多的是《梦驼铃》《妈妈的吻》《烛光里的妈妈》等,每当听她深情地唱这些歌,我们都会沉浸在对故乡、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里。

那时候我们还会跟着收音机学唱歌。收音机的某个电台有《每周一歌》栏目,每天早中晚各播放一遍,一周换一只新歌。我们班王菊梅有个小收音机,每当到了《每周一歌》栏目的时间,我们就会围坐在菊梅及其小小的收音机四周,仔细的听,认真的学。我学到的印象最深刻的两首歌是《南来的燕子告诉我》,是歌颂故乡的,还有就是《妈妈爸爸商量过》,是与计划生育政策有关的歌曲,但这首歌旋律优美,有摇篮曲风格。后来老师又教我们唱了几首摇篮曲,我学的都格外卖力。多年后做了母亲,这些歌曲果然都派上了用场。

一师校歌的歌词的意义(多年前读中师时)(4)

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件事,就是无意中听到老乡张社会唱跑调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那时已经是师范三年级了,但班上只有三分之一的男女生之间在教室有对话和交流。我后来转向内敛的性格在师范时已经初见端倪,属于不和男生交流的三分之二之列。那天听到坐在我们后面的梁鸿志对他同桌说:“社会,昨晚怎么那么激动?那么晚了还不睡还要唱歌。”不想一句玩笑又引来了张社会同学的唱歌热情,平时挺腼腆的他重新又陷入亢奋状态,非要给鸿志再唱一遍:“鸿志,我发现自己有生以来唱的最准的歌就是这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昨晚忍不住唱了一遍又一遍,叫我再给你唱唱啊!”鸿志连忙制止,可社会同学嗓子发痒,已经唱出声来:“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谁知第一句已经跑调了,我的同桌胡玺影早已笑得趴到了桌子上,连平时矜持至极的我也忍不住含笑扭头看这位同乡,只见他眼睛格外清亮,红着脸很投入地继续唱着,右手还情不自禁地在桌子上打着节拍。他的同桌梁鸿志同学见我看他们,不好意思的讪讪地对我笑了,仿佛那唱着跑调歌曲的不是社会而是他自己。很多人都扭头看向他们,社会见我们看他,仿佛受了鼓励似的,唱得更投入了,可每一句从他口里唱出来几乎都走了样,,均属创新翻唱行列。我见同桌玺影的笑声一浪高过一浪,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社会唱完后很得意地对鸿志说:“唱得透标准吧!”这句话又引来四周同学的哄堂大笑。

一师校歌的歌词的意义(多年前读中师时)(5)

20年后嵩县籍同学聚会时,我说:“社会,还记得当年你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吧?!”原本想已经成年了,和他开个玩笑嘲笑一下他的歌,我刚说了这一句,付会琴同学已经忍不住对我会心一笑,完全明白了我的用意,但没想到的是社会同学依然故我:“我唱的最标准、最好的一首歌,就是《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那时有一天晚上我一直唱到半夜呢?”我咽下了后面的话,终于没有说。既然他还全然不知,我不想让这位老同学去体验二十年前的尴尬,也许那是他的一段最美好的青春记忆吧!

转眼二十六年的时光飞逝而去,当年那些青春飞扬的歌者——师范同学们,如今都已经步入沧桑在脸百味在心的中年时期,忙碌的工作生活间隙里,不知会不会想起当年唱歌的那些陈年往事呢?我想会的!在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里,谁不喜欢唱歌呢?不管唱的好与不好。这些歌曲一定会成为一个个回忆的按钮,一经触碰,思绪就会飘回那段青葱的岁月,飘回那个爱唱歌的年纪。 (河南省临汝师范八五级四班 赵爱霞 )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