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树德堂苏彤(苏彤的澍德堂)
黄山树德堂苏彤(苏彤的澍德堂)将垃圾场大动干戈地改造,一改原有的脏乱差,成为了一个有格调的前厅。两棵古树被玻璃罩保护了起来,穿过房子,形成了独特的风景。 经过略为蜿蜒的小道,再推开一扇茅草矮门,才真正地发现了民宿的门牌:土夯垒砌的矮墙,做旧的木牌清晰地写着“呈坎·澍德堂”,就如同刻着“呈坎”的那块大石头那么低调,不宣扬,不叫嚣,就默默地守护着旁边的呈坎·澍德堂……◆民宿故事◆ 遇上呈坎之前,她跑遍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却没有一处让她心安的地方,“她想要的,是一个温暖的家。”。直到两年前的盛夏来到呈坎,迈进呈坎,连天碧荷,黑瓦白墙,苏彤醉了,再也没能离开。第一眼,便看上了。眼前的老宅虽然破败,但作为地地道道的徽州人,苏彤发现这古村落一切的元素都和印象中的徽派建筑一样:灰瓦、荷塘、石板路、马头墙。 推开门,豁然开朗,大片的荷塘呈现在眼前,不禁让人惊叹一声:原来夏天都被私藏在了这里!雨后,水珠凝聚在大片的荷叶之上,小荷初露尖角,
创始人 | 苏彤
我欲试求三亩宅,从公它日赋归欤。
——苏轼
苏彤,宋代文豪苏辙的的第三十八代后人。
◆民宿故事◆
遇上呈坎之前,她跑遍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却没有一处让她心安的地方,“她想要的,是一个温暖的家。”。直到两年前的盛夏来到呈坎,迈进呈坎,连天碧荷,黑瓦白墙,苏彤醉了,再也没能离开。第一眼,便看上了。眼前的老宅虽然破败,但作为地地道道的徽州人,苏彤发现这古村落一切的元素都和印象中的徽派建筑一样:灰瓦、荷塘、石板路、马头墙。
推开门,豁然开朗,大片的荷塘呈现在眼前,不禁让人惊叹一声:原来夏天都被私藏在了这里!雨后,水珠凝聚在大片的荷叶之上,小荷初露尖角,徽派建筑却未被冲刷掉历史感,倒映在水塘之上的影子格外清晰……似乎一下子穿越至明末清初,时间也慢了下来。
经过略为蜿蜒的小道,再推开一扇茅草矮门,才真正地发现了民宿的门牌:土夯垒砌的矮墙,做旧的木牌清晰地写着“呈坎·澍德堂”,就如同刻着“呈坎”的那块大石头那么低调,不宣扬,不叫嚣,就默默地守护着旁边的呈坎·澍德堂……
将垃圾场大动干戈地改造,一改原有的脏乱差,成为了一个有格调的前厅。两棵古树被玻璃罩保护了起来,穿过房子,形成了独特的风景。
而脚下的透明玻璃下则是流淌的活水,澍德堂特地保留了此处,让你在办理入住时也可以感受徽州的水流潺潺。
一不小心迷上这里的小物件 细节同样处处动人。
澍德堂的细节也处处动人,一不小心就会迷上这里的小物件:灯饰、盆栽、茶器、家具……甚至连钥匙、名片都让人爱不释手。
竹编的灯饰,散布在前厅、餐厅、客房里,每一盏都有着不同的线条与设计,搭配着不同的家具与绿植,散发出不同的古朴魅力。
由于没有请专业的园艺人员打理,管家们就在村子里就地取材,一手一脚采摘、插种、摆放,所以这里每盆植物都会让你惊喜不已,按下快门便成一幅画。
家具的摆放也有考究,规整而又不死板,古朴而又不失新意,加上绿植点睛,让人耳目一新。
茶器也经过精挑细选,力求让中式茶禅在徽式古宅中得到完美诠释。而这里的民宿名片也与众不同,有别于千篇一律的纸制名片,澍德堂使用竹子制作,正面是基本信息,并加上徽派建筑的花纹勾勒,反面则是刻着大写数字的量尺,增加了不少趣味性。
钥匙也是让人爱不释手,长方体的形状,于青瓷细珠串在一起,与金属钥匙碰撞出清脆的声音,勾起了儿时不少回忆。
澍德堂的客房有着充满诗意的名字:拂柳、观荷、静思、时雨……而在设计上也是可圈可点,原木极简与中式古朴的交融,让客房保留着古旧色调的同时,也加入了现代流行的家具元素,而且在搭配上恰到好处,不会太过突兀。
▲拂柳
▲观荷
▲静思
餐厅里吃出地道的徽州味道 伴着美景与荷香进食
而餐厅绝对是澍德堂内最恢弘气派的建筑,官厅式的老宅结构,鸟笼状的吊灯、原汁原味的木桌、简洁利落的吧台,一切从简,却又十分精致。
在这种清新自然的环境中,搭配本地精选有机食材的传统徽菜,再佐以浓香四溢的咖啡和果汁,简直是味蕾上的极致享受。
而餐厅前的大树下更是夏日乘凉的好去处。上午听鸟鸣、观晨曦,午后呷咖啡、赏荷韵,入夜后更可与三五好友小酌几杯,而且天晴时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有萤火虫出没!一闪一闪之间,就像是回到了孩童时的那个夏日,奶奶摇着蒲扇,哼着歌谣,在大树下乘凉的情景……
连廊之间的茶吧也是个好去处,酒店会定期邀请茶艺师来表演,看着玻璃窗外的荷塘与古宅,喝一杯浓郁的茶,心也会静下来……
小U有话说
定是大文豪苏东坡的后人,才会如此文雅又有情怀,或许这本就是刻在骨子里的风雅。苏彤的“澍德堂”就这样安静的坐落在这个呈坎古村落里,是她用自己的方式唤醒了这一栋栋古宅。她甚至买下两栋古宅,只为用里边的两根主梁还原“澍德堂”罢了。这的白墙黑瓦石板路,稻田荷塘小拱桥,古宅院落甚至是带着荷香的丝丝空气,都值得她如此费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