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王安石是最有名的(王安石纵有经天纬地之才)
为什么说王安石是最有名的(王安石纵有经天纬地之才)英宗皇帝上台后,韩维被任命为颖王赵顼的侍讲,也就是老师。这个职务苏轼也做过,他是哲宗皇帝的侍讲。这个职位很高,经常跟皇帝交流如何教育王子,赵顼就是后来的宋神宗。当时的赵顼,正是十六七岁的少年,相当于现在高一高二的学生,老师对他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在京都的时候,王安石经常跟韩维等一干朋友聚会,在一起谈论诗文,谈论国家大事。韩维虽然大王安石4岁,但在他心里,王安石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宋朝的文人就是这样,谁的才能更高就拥戴谁,就敬重谁。王安是何等人,早就瞧出端倪,他对仁宗已经不抱希望,所以,仁宗不管任命他何种官职,只要不是地方一把手,都是直接辞职,弄得仁宗很不高兴。后来,大文豪欧阳修出面,给王安石写信,劝说王安石接受任命,王安石才勉强接受。仁宗皇帝驾崩后,英宗皇帝即位,王安石对这位病秧子一点希望也没有。这时,王安石的母亲病故了,他回家守孝,一去就是4年。但是,像王安石这种大才奇才,身在江宁,心
北宋时期的王安石,特立独行,学贯古今,才思敏捷,满脑子的奇思妙想,可谓是天纵英才。他遇上了同样胸怀大志的神宗皇帝,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绚丽篇章。在他和神宗之间,有一个关键性的人物,没有这个人,王安石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未必有用武之地,这个人就是韩维。
韩维其人说起韩维这个人,宋仁宗时就出仕做官,当时王安石高中进士,跟韩维互有来往。韩维是父荫为官,也就是靠父亲荫庇当上官的。王安石是进士及第,才名在外,韩维对王安石几乎有了崇拜心理,认为他是人间奇才。
韩家当时是望族,韩维的兄弟中韩绛韩镇,都是朝廷大员,韩绛后来跟王安石一起拜相,是王安石的坚定支持者。
宋仁宗时代,王安石郁郁不得志,两次给仁宗上万言书,都被仁宗束之高阁。仁宗虽然非常看重王安石,知道他有大才,可为国家栋梁,但是老皇帝在位日久,根本不思进取,只想维持现状,他不可能重用王安石。
王安是何等人,早就瞧出端倪,他对仁宗已经不抱希望,所以,仁宗不管任命他何种官职,只要不是地方一把手,都是直接辞职,弄得仁宗很不高兴。后来,大文豪欧阳修出面,给王安石写信,劝说王安石接受任命,王安石才勉强接受。
仁宗皇帝驾崩后,英宗皇帝即位,王安石对这位病秧子一点希望也没有。这时,王安石的母亲病故了,他回家守孝,一去就是4年。
但是,像王安石这种大才奇才,身在江宁,心在朝廷,跟他互通消息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朝廷里的事情,他没有不知道的,他自己不出面,照样让自己的思想影响朝廷,通过谁呢?这个人就是韩维。
在京都的时候,王安石经常跟韩维等一干朋友聚会,在一起谈论诗文,谈论国家大事。韩维虽然大王安石4岁,但在他心里,王安石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宋朝的文人就是这样,谁的才能更高就拥戴谁,就敬重谁。
英宗皇帝上台后,韩维被任命为颖王赵顼的侍讲,也就是老师。这个职务苏轼也做过,他是哲宗皇帝的侍讲。这个职位很高,经常跟皇帝交流如何教育王子,赵顼就是后来的宋神宗。当时的赵顼,正是十六七岁的少年,相当于现在高一高二的学生,老师对他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赵顼从小理想远大,他最不愿见到的,就是他父亲病怏怏的脸。所以韩维跟他说到国家病了的话,一下子就击中了他的心,他决心治好国家的病。而韩维灌输给他的,实际上就是王安石的思想,
与其说韩维是赵顼的老师,不如说是王安石的传声筒,王安石才是赵顼真正的老师,只是没有出面罢了。
赵顼对王安石的印象太深了,他跟韩维讨论问题时,说着说着就会冒出一句:这是王安石的思想吧!韩维也承认说,确实是王安石的思想。
病秧子英宗皇帝,在位只有4年就呜呼哀哉了,20岁的赵顼当上了皇帝,他就是宋神宗。
君臣际会神宗第一次开朝廷大会,满朝文武,黑压压一片,神宗是走下御座,一个一个去看,但是真的让他失望,特别是几个首席大臣,都是老态龙钟,跟他们说话,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曾公亮、富弼、赵忭、唐介……他摇摇头。这时候,他脑子跳出了王安石的名字,王安石现在怎么样了呢?
散会以后,神宗立即让人把王安石档案送过来,在档案里他看到了王安石给他的爷爷仁宗的万言书。他如获至宝,读了起来,胸口一起一伏,显然是激动不已。这才是我要的大臣,天下奇才啊!
从此以后,年轻的皇帝,跟他的臣子们讲话的时候,总是拐弯抹角地提到王安石。这个时候的王安石,真的是名震天下,近60次辞职,越辞名头越响。后来成为王安石死对头的司马光直接就跟皇帝说:王介甫独负天下盛名三十年,才高而学富。可见名声之旺,司马光自叹弗如。
神宗心里有底了,他需要这样的人,需要这样有思想能干大事业的人。他决定见见王安石,于是下了一道诏书,任命王安石为江宁知府。他没想到的是,王安石还是跟以前一样,不接受任命,理由是身体不好。于是又下了第二道圣旨,提拔王安石为翰林学士,这个任命书一到,王安石没有再辞职,而是立马上了一道谢表,接受了。
这就是政治谋略,因为王安石已经从神宗的举动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实现自己伟大抱负的机会,这是一个有为的皇帝,他乐意为这样的皇帝打拼。
但是王安石毕竟是王安石,他不会像一般人那样喜出望外急急忙忙赶去京城,他还要进一步看看,神宗皇帝对自己是怎样的期待。他一点也不急着去京城,而是忙着跟文友相会,诗词唱和。
神宗呢,有点急了,他问韩维,王安石是几个意思?韩维说,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动诸葛亮出山,陛下不必心急。听了韩维的话神宗才稍稍安心。
王安石还没到京城,神宗已经在为他的职务盘算了,他不断向大臣们征求意见。当然,大臣的意见不一,因为,以王安石名望和才能,来到京城,肯定会对一些人不利,但是神中心里已经有了打算。
王安石终于来到了京城,跟年轻的皇帝见面了,只一席话,神宗的彷徨,迷茫,疑虑全部散去,如拨云见日,大宋前途一片光明。这以后,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1070年,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自此,王安石成为神宗朝的核心人物。
变法大业按照王安石的变法计划,先是组织讲学,对朝廷大员洗脑,才能变风俗立法度。这个思路是完全完全正确的,如果按照这个计划实施,变法的阻力会减小不少。
可是,神宗求的是速效,就是要王安石理财,尽快让腰包鼓起来。可以说,王安石和神宗在改革上的大方向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具体的改革推进步骤上,从一开始就有很大分歧,这为变法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不过,也难怪神宗这样心急,神宗从英宗手里接下的是怎样的烂摊子呢?神宗上任要祭天地,按照惯例要赏赐朝廷大臣,就这点钱,都有点吃力,经济拮据到了何等程度!
当时,司马光建议免去对大臣的赏赐,王安石认为不能减免。他的意思是国家不是靠节约富起来的,财富应该靠创造出来。当时两人争的面红耳赤。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开展了。但是,由于缺少洗脑这个环节,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对。其实,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奶酪,但是在他和神宗的联手下,新法得到强力推进。很快国家的腰包鼓起来了,神宗对辽金说话也有了底气,硬起来了。
但是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王安石和神宗的分歧也逐渐暴露出来。反对派官员,经常使用的一个有力的武器,就是气象天气,干旱了,大涝了,地震了,出彗星了,都是改革惹的祸。就连苏轼那样的人都有这样的认识,跟王安石的天变不足畏的思想,真的差了十八条街。但是,神宗是比较相信的。
1072年9月21日,华山发生山体滑坡,100多户人家遭难。文彦博立马上书,要求治罪王安石,废除新法,因为上天发怒了。现在看起来很好笑很无知,但是那时候很多人相信这样的说法,神宗虽然不会治罪王安石,但竟然同意废除新法。
王安石闻讯,立马赶到宫中,向神宗陈述厉害,告知此举将导致变法彻底失败,要求神宗立即收回成命。神宗被王安石一说,又收回了诏书。
第二年,天气大旱,赤地千里,神宗郁郁寡欢,向韩维问计。韩维也搬出了天气异常,是上天震怒的论调,出了个馊主意,让神宗下罪己诏,允许任何人向皇帝指出错误。神宗立即让韩维起草诏书,立即颁发。
王安石看到这份诏书时,痛苦难以言表,他知道,自己的变法大业,因为神宗这招臭棋,功亏一篑了。本来,改革就触动了豪强官僚的利益,只因神宗和王安石联手,才得以推进。现在,这份诏书一出,那些人自然是欣喜若狂,猖狂进攻,变法如何还能进行下去?王安石老泪纵横,控制不住的嚎啕大哭。
归隐江湖王安石果断的提出了辞职,神宗当然不许,再三挽留,王安石心意已决,万般无奈之下,他批准了王安石的辞职。王安石落寞地回到了江宁。
此后的一年,朝廷混乱不堪,很多人都想起了王安石,神宗也怀念起来,下令王安石火速来京,这就是王安石的二次拜相。但是,时过境迁,王安石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雄心壮志,他决定归隐江湖,坚决辞去了宰相的职位。
小编评说有一句古话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套在韩维身上,也是非常恰当。没有韩维,王安石纵是天才,也进不了朝廷的核心圈,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施展。可是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后,韩维的一个馊主意,神宗的一份罪己诏,葬送了轰轰烈烈的变法大业。
王安石变法,看起来以失败收场,其实取得了很大成效,显著的效果就是变法让国库充盈起来,下级官吏发不了薪酬的情况,早已一去不复返了。神宗以后的元祐时期乃至后来的哲宗、徽宗时期,几十年都在吃这次变法的红利。徽宗时期的枢密院大臣安焘说了实话,王安石变法期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都非常富有,小地方的县财政都有20万缗,这在其他时期是不可想象的。
参考文献:1、刘小川 ,《品中国文人》,上海文艺出版社
2、安开学,《王安石传》,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3、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
本文为“史上文人那点事”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保留追究侵权的权利。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号以显微的眼光,扒开历史细节,每天为大家奉献有趣精彩的历史文化文章,恳请读者诸君关注账号“史上文人那点事”。您的点赞、转发、评论,是对笔者最好的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