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放耳机测评(均衡自然的迷人呈现)
耳放耳机测评(均衡自然的迷人呈现)拥有内部电池使得Colibri拥有相对更大的机身,甚至比一些优盘体积更大,因此将Colibri连接手机会有些吃力,而将它固定在手机背面或许是个主意。设计科技亮点Colibri使用ESS的ES9281PRO芯片,这是其USB解码器系列的一部分,该芯片将ESS DAC和耳机放大器集成到单个芯片中。这个芯片使Colibri可以支持最高32BIT/384kHz的PCM、DSD128和MQA。然而我们最感兴趣的是Colibri配备了电池,这意味着不会消耗前端设备的电量,还有就是无论前端连接什么设备,都可以拥有洁净的电流。
Earmen Colibri是一款具备独立电池供电、使用ES9281PRO芯片、输出达到516mW的高端便携解码耳放。
Auris Audio是一家生产高端电子管耳机和立体声放大器的公司,然而,他们的子公司Earmen,是一个定位侧重便携、为更广泛受众提供高品质而实惠产品的品牌。
虽然Earmen作为一家创立时间不是很长的公司,但是他们已经出品了数款颇受欢迎的解码耳放产品,成为许多烧友的最爱,例如Sparrow,这是一款便携产品,还有桌面解码产品Tradutto等等。
这次,Earmen决定发布一款定位在便携和桌面之间的产品,一款独立电池供电的解码耳放,名字叫Colibri。
科技亮点
Colibri使用ESS的ES9281PRO芯片,这是其USB解码器系列的一部分,该芯片将ESS DAC和耳机放大器集成到单个芯片中。这个芯片使Colibri可以支持最高32BIT/384kHz的PCM、DSD128和MQA。
然而我们最感兴趣的是Colibri配备了电池,这意味着不会消耗前端设备的电量,还有就是无论前端连接什么设备,都可以拥有洁净的电流。
设计
拥有内部电池使得Colibri拥有相对更大的机身,甚至比一些优盘体积更大,因此将Colibri连接手机会有些吃力,而将它固定在手机背面或许是个主意。
Colibri大部分由塑料制成,前面的Earmen徽标以不同的颜色发光,以显示连接状态和正在播放的音乐格式,底部显示电池和充电的状态。
Colibri的两侧分别有2个按钮,用于更改音量、打开/关闭设备以及低音增强。底部有2个USB C端口,一个用于充电,另一个用于数据,顶部是耳机输出。Colibri的后面板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因为每个端口和按钮的标签都在那里。
输入/输出
作为一款简洁的解码耳放,Colibri只具备USB C输入,但充电和数据是分开的,因此在开始使用之前保持电量充足常很重要。至于输出,Colibri配备了3.5mm单端和4.4mm输出。
操作使用
使用Colibri 非常简单,这要归功于设备背面的标签,左侧的按钮用于音量控制。右上角的按钮用于打开/关闭设备,最后,右下角的按钮用于切换低音增强控制。
设备的正面和中间是 Earmen 徽标,用于显示设备目前的状态。白色表示已连接,绿色表示正在解码 PCM/DSD/DXD,如果正在解码 MQA ,则表示洋红色,如果断开连接显示为红色。
另一方面,设备的底部显示电量,其中1次闪烁表示小于25%,2次闪烁表示25-50%,3次闪烁表示50-75%,然后4次闪烁表示75-100%。
包装和配件
Colibri的包装是一个手感扎实厚重的盒子,上面有Colibri的图片和一些产品信息。在盒子内部,有一个海绵套件放置产品,旁边有一些空间来容纳配件,配件包括皮革盒子,USB-C的转接线,可将Colibri连接到充电器、手机或计算机。
声音印象
说明:声音部分大多数是通过4.4端口并打开低音增强而得来的。
总结
当我在寻找一台多用途的解码耳放设备时,通常我会十分在意声音均衡的特性,以便可以弥补音源和耳机在声音方面的某些不足。Colibri十分成功的满足了我的需求,拥有均衡特性的同时,保持了引人入胜的音色。Colibri强劲的技术性带来了出色的解析和还原,但并不会给人生硬、冰冷、毫无感情的感受。
音色
随着低音提升的关闭,Colibri有非常中性的平衡音调,对于我个人的口味来说,似乎不是特别吸引人,但打开低音增强,低频的能量喷薄而出。
无论低音控制开还是关,低音的改变都是线性而顺畅的,虽然量感有差异,但低音改变的区域是不变的,不会与其他频段冲突。
虽然使得人声悦耳的方式并不多,但 Colibri依然给出了足够的力量和空气感,让歌手的音色得以准确的呈现。
中频的乐器表现,具有更明亮的倾向,钢琴的每个音符都具有厚重感和质感,听起来自然并带有一丝甜美。同样,吉他的每一次弹奏都听起来很饱满,同时带有清脆甜美的前卫感。
Colibri 的高音表现十分凌厉,听起来引人入胜。然而缺点是表现例如萨克斯等乐器时,略显单薄。
声场&动态
Colibri不会刻意生硬的营造过于更宽的声场,而是保持自然的宽度和深度,从而呈现更自然的状态。这意味着 Colibri 可以创建一个自然而准确的中心结像,通常位于我的正前方。
Colibri 的突出优势之一是它能够准确地将不同声源放置在声场内,同时彼此恰当呼应,虽然比预期的要小,但非常详细和紧凑。
单端表现
Colibri 上单端和平衡输出的表现非常接近,但是当我专心聆听相同的 IEM 时,两个端口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差异。使用单端端口,声场宽度和结像略有损失。此外对低音的控制会略有区别。
功率推力
通过单端输出,Colibri 的额定功率为 75mW@32Ω,这足以驱动大多数 IEM ,例如 BGVP DM8 和 Mangird MT4 等。
使用平衡输出,Colibri 的额定功率几乎是其单端输出功率的四倍,达到280mW@ 32Ω 。
尽管这是单端输出额定功率的一个重大飞跃,但我建议只使用高灵敏度的耳机,因为一旦我将它连接到一个更容易驱动的平板耳机,如Hifiman Ananda,它很容易就会耗尽电量。
连接 Sennheiser HD600 等高阻抗全尺寸耳机,这时将 Colibri 推向了极限。插入 HD600 后,我需要将音量提高到 95% 才能达到我的正常聆听水平。幸运的是,尽管 Colibri 将其音量范围设置得如此之高,但我并没有遇到任何延迟或缺陷。
搭配
由于 Colibri 注重真实还原的性质,与 MT4 搭配使声音略显干燥,高音尖锐,然而正是因为出色的还原,使 MT4 能够带来非常准确的声音结像的呈现。
切换到 BGVP DM8,Colibri 更好的解析,让 DM8 营造详尽而控制力良好的声音,使得人声更为活跃而悦耳,同时保留了不错的素质和技术性,让音乐中的细节得以准确的演示。
转向全尺寸头戴耳机,我在 Colibri 上连接了 Sennheiser HD600,这种配对创造了一种整体愉悦的体验,但 HD600 的声音不够精致,让颇具特点的 Sennheiser 音色脱颖而出。
尽管如此,精准结像和空间感保持不变,这仍然是一种很棒的体验,特别是对于使用 HD600 的便携式解决方案而言。
对比
EARMEN EAGLE
技术
Eagle 没有 ES9281 PRO DAC,而是使用 ES9280 C PRO DAC 芯片。这意味着大部分功能都内置在 DAC 芯片中,例如耳机输出部分,甚至是 USB 控制器。
不过最大的不同是ES9280 C PRO没有MQA解码能力,但相同的是PCM解码为32BIT/384kHz,同时具备DSD128解码能力。
作为小尾巴产品,Eagle 没有内置电池,而是从 USB A 端口获取电源。此外,Eagle 上的耳机输出只有 3.5mm 单端输出,在 62mW 到 32Ω 时额定功率更低。
设计
从物理属性上看,这 2 个 DAC 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毫无疑问它们来自同一个工厂。两款 DAC 的正面和背面都具有相同的闪亮效果,而侧面则采用哑光黑色饰面。然而,Eagle 是一个小得多的设备,看起来更像是一个闪存驱动器。
除了更小的体积,Eagle 的侧面没有任何按钮,它只是一个简单的设备,具有单个 3.5 毫米输出,需要通过转接线搭配智能手机、PC 或 MAC,这使其成为一个相对不那么优雅的解决方案,尤其是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性能
两个 DAC 都来自同一家公司,这意味着它们通常会保留一定的声音特质。
两个 DAC 都具有均衡的音调和丰沛的低音,Eagle的优点是DAC 的控制力,低音区域变得更加松弛。
此外,Eagle 的高音更容易出现齿音,乐器的表现也往往相对干燥,悦耳的声音较少,而人声的质感和细微差别则更难注意到。
就其本身而言,Eagle 听起来声场足够宽敞, 另一方面,有时候声音也会糊在一起,不同声源之间的空间感不那么明显。
EARMEN SPARROW
技术
两个 DAC 有很多共同点,包括相同的 ES9281PRO DAC 芯片。这也意味着两个 DAC 具有相同的解码能力,包括 MQA、DSD128 和高达 32bit/384kHz 的 PCD。
两个 DAC 还具有平衡输出,但 Sparrow 的功率约为Colibri 的一半,而通过单端输出,两者更为接近。
然而,两个 DAC 之间最大的变化是 Sparrow 没有内置电池。这反过来又迫使 Sparrow 依赖上游电源输出的稳定性,而不是通过内部电池始终拥有严格调节的电源。
设计
将这 2 个 DAC 并排放置,Sparrow 看起来就像是缩小版的 Colibri,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闪亮丙烯酸前涂层和哑光黑色金属侧面。但是,Sparrow 没有任何按钮,因此,设备背面的标签不再是必需品。
两个产品端口的大致位置相似,但 Sparrow 只有一个单独的 USB 输入端口,而不是单独的充电/电源端口。然后Sparrow 的平衡输出以小得多的 2.5 毫米输出端口的形式出现,这有助于让 Sparrow 拥有更小的体积。
性能
两个产品拥有相同的芯片并来自同一家公司,导致两个 DAC 的声音特性最终非常相似。
两者都具有均衡的音调平衡,但是Sparrow 的低音,介于开启Colibri 低音增强和关闭低音增强之间的状态。在我看来,这是调整 Sparrow 的一种安全方法,因为它没有低音增强选项。
两个 DAC 之间的另一个区别是,Sparrow 往往会失去部分声音细节,因为它需要依赖无法精确调节的外部电源,Sparrow 的中音呈现不那么有质感和细节,同时使声场更小。
有趣的是,Sparrow 还具有更活跃的高音,更具吸引力,同时细节更好。幸运的是,它不会导致Sparrow 趋于平淡,从而使人愉快。
KHADAS TEA
技术
这两款 DAC 都使用相同的 ES9281PRO USB 解码器,这意味着它是一个集成电路,旨在具有 USB 输入甚至耳机功放的部分。这导致两个 DAC 具有相似的解码能力,都能够进行 MQA 解码以及 PCM 32/384kHz,但 Tea 可以达到 DSD256。
有趣的是,两家公司的实施方式略有不同。虽然 Khadas 选择将蓝牙连接集成到 Tea 中,但低音增强功能不存在。
耳机输出仅为 3.5mm 单端输出,然而,Tea 上单端端口的功率输出在 160mW 到 32Ω 时产生两倍以上的输出功率。
设计
两个 DAC 在内部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两个 DAC 的外部形式,暴露了每个设备的预期用途不同。由于 Tea 更薄而更宽,显然它的设计目的是隐藏在你的智能手机后面。
两个 DAC 上的按键也相似,它们都有电源按钮和音量按钮。然而,Tea 的音乐控制按键出人意料地超出了音量控制按钮。
音量控制还可用于切换充电,因此在电池保存方面,拥有单独的 USB C 输入变得不那么重要。此外,音量摇杆可以切换为下一个曲目/上一个曲目。
性能
拥有相同的 DAC 芯片,并不能自动等同于具有相同的性能,这两个 DAC 之间的比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最直接的是,Tea 具有相对更明亮的音色,同时具有更生硬的中音呈现。然而,这并不等同于拥有更好的细节,因为Tea 的质感不足。
Tea 对声音的控制也明显不够,尤其是在低音区域,低音没有那么紧密或有质感。虽然两个 DAC 的声场都很宽,但 Tea 的声场更亲密一些。
总结
新的 Colibri 无疑是 Earmen 便携式 DAC 系列重要的一部分,其设计灵感来自 Eagle 和 Sparrow。
Colibri 具有内部电池以提供更稳定的输出电压,但其代价是具有更大的外形尺寸,这可能使其更难从前端设备上自然悬挂下来,从而使便捷出街有些小小的麻烦。
由于通过内部电池提供的更稳定的电源是 Colibri 的最大特点之一,因此 Colibri 可以创造令人印象深刻的宏大空间感和精彩细节。
虽然Colibri 具备中性音色,但对声音细微差别的表现和宏大场面的出色营造,在便携类产品中依然具备相当出众的整体听感。
虽然偏中性的音色有时会降低用户的吸引力,但Colibri对细节和空间的出色表现,在便携解码耳放产品中依然提供高品质的体验。
EARMEN COLIBRI参数:
Input: USB C Female (DATA Charging)
Output: 4.4mm 3.5mm jack
Balanced: Up to 280mW@32Ω / 560mW@16Ω
Unbalanced: Up to 75mW @ 32Ω 150mW @ 16Ω
Battery: Up to 5 hrs
THD N: 0.002% balanced 0.001% unbalanced
Frequency Response: 0.09dB
DSD: 64 / 128 DoP
DXD: 64 / 128 DoP
PCM: Up to 384 kHz
MQA Rendering: Up to 384 kHz
Dimensions: 77 x 35 x 14mm (L x W x H)
Battery: Up to 5 hours
Weight: 5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