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围奥斯卡的武汉纪录片(武汉伢携光谷造)
入围奥斯卡的武汉纪录片(武汉伢携光谷造)A23日下午,人在美国洛杉矶的张少甫接受楚天都市报记者独家连线专访,自嘲普通话“很普通”的他用一句话让家乡媒体乐了,“但我武汉话说的蛮好。”对话背景北京时间1月22日晚10时许,第91届奥斯卡奖提名名单出炉,由武汉太崆动漫出品的《冲破天际》(One Small Step)入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2月24日,身兼该片出品人、制片人和编剧的武汉伢张少甫,将带着这部“光谷造”动画短片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而这也是武汉电影人距离奥斯卡领奖台最近的一次。
楚天都市报记者戎钰
对话人物
张少甫,1984年出生于武汉,5岁时赴美定居。本科修读电影导演,后考取旧金山艺术学院角色动画专业硕士。2011年,张少甫创作的动画短片《神龙小子》(Dragonboy)获得第38届学生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并因此被索尼、迪士尼招揽,成为好莱坞顶级影视公司中为数不多的华人动画师,他参与制作的电影《疯狂动物城》《超能陆战队》等都成为全球“爆款”。
2017年,已是国际动画大咖的张少甫回国创立太崆动漫,并在家乡武汉“光谷”成立工作室。
对话背景
北京时间1月22日晚10时许,第91届奥斯卡奖提名名单出炉,由武汉太崆动漫出品的《冲破天际》(One Small Step)入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2月24日,身兼该片出品人、制片人和编剧的武汉伢张少甫,将带着这部“光谷造”动画短片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而这也是武汉电影人距离奥斯卡领奖台最近的一次。
23日下午,人在美国洛杉矶的张少甫接受楚天都市报记者独家连线专访,自嘲普通话“很普通”的他用一句话让家乡媒体乐了,“但我武汉话说的蛮好。”
A
谁说做动画的都是“富二代”
C(楚天都市报):第一时间知道入围时是什么反应?
Z(张少甫):他们是(美国时间)早上5点多公布名单,我还在睡觉,我们的导演巴比给我打电话我都没接到。等我醒了,忽然意识到,今天是奥斯卡公布提名啊!赶紧打开手机,看到《One Small Step》的名字,我以为我还在做梦,因为奥斯卡真的非常非常难进,我没想到我们可以这么接近它。我怕是自己没清醒过来,赶紧又查了多几个网站,确认真的有提名,赶紧给巴比打电话,他第一句话就说:“We did it(我们做到了)!”
C:你8年前得过学生奥斯卡奖,那也是一个重大荣誉,为什么这次会这么吃惊?
Z:我原来以为,我已经得过这么优秀的奖,够了,不可能再有机会进去奥斯卡,不是有句英文说,“暴雷不会两次打中同一个地方。”所以真的没有想到。而且初选名单里的其他短片都非常好,有几个导演都得过奥斯卡奖,他们是我心中的大英雄,大家都那么优秀,我就觉得很难再进一次了。
C:《冲破天际》中的华裔小女孩璐娜在父亲的鼓励下成为宇航员,为什么想拍这个故事?
Z:我们做创始团队的人,在追求梦想这件事上都是一样的。就像航天员,他们的梦想也有很大的风险,所以我们追求梦想就像航天员追求太空梦。像我5岁的时候来美国,那时候我们家很穷,妈妈开了一个小裁缝店,工作很辛苦。那时候我们在美国没有任何资源,但父母就像璐娜的爸爸一样支持着我。没有他们,我不可能有机会去读书、去学电影、去做动画,因为他们当年的辛苦努力,才有我今天提名奥斯卡的机会。所以电影里的这种感情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能理解,是全球人都认可的价值观。
C:我们以为做动画的都是“富二代”呢,大家都知道这个行业很苦,来钱也不算快。
Z:我小时候我们家在美国很穷,父母要在另一个城市工作赚钱养家,姥姥和姥爷来带我。我上大学时也要打工,学动画的钱都是借来的。那时候真的还挺辛苦的,现在好一点了(笑)。
B:
艺术家也去餐厅后厨做披萨
C:你的求学经历很顺,算是学霸吗?
Z:应该不是吧,我上学时不是太努力,但我学东西比较快,回家做作业也很快。然后就看卡通、玩游戏,活在自己的想象里,编我自己的故事,所以我的脑海里有很多精彩的想象。
C:感觉我身边如果有这样的小朋友,爸妈可能要打一顿。
Z:哈哈哈,偶尔也会。
C:为什么这么执着学电影、动画?
Z:我可能和很多人不一样,我总在想,一个人每天要花8到10个小时,甚至12个小时工作,也就是说,你人生中可能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要把自己的能力放在工作上。如果你做的是不喜欢的、不在乎的东西,我觉得这是最糟糕的事情了。我当时就问自己,我喜欢什么?我喜欢编故事,那电影就是一个最好的故事平台,那就去学,虽然一开始什么都不知道,但我认为有热情做一件事,比没有热情好一百倍,因为这种喜欢、爱,能让你从白天工作到晚上,甚至都不用睡觉。
C:那你大学毕业找工作顺利吗?
Z:毕业后先在一家工作室工作,但不太喜欢,也一时找不到方向,后来有一段时间就去一家意大利餐厅做披萨。
C:做披萨?
Z:对啊,那个时候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每天要在厨房里做8到10个小时的饭菜,烟熏火燎,差点烫死。但那时候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做起来了,我忽然发现,原来动画可以变成一个工作,这些动画的角色、故事和感情,让人感觉通向了另一个世界,我买了皮克斯出的幕后花絮DVD,开始了解怎么做CG,怎么做3D动画。后来就考上了研究生,开始学动画。
C:那就是从零学起,压力很大啊。
Z:研究生第一年的时候,我都差点想撤了,因为我进步太慢了,身边同学都成长的非常快,我的作品就是没有别人的好。我开始觉得,动画可能不是我的菜吧。
C:后来出现了转机?
Z:我的一个老师,是皮克斯的动画总监,他非常厉害,用很简单的道理教会我很复杂的东西,我一下子明白了动画是什么。从二年级开始,同学们开始说:“你怎么突然这么快速成长了?你每天吃的什么啊?”
C:
“光谷造”短片 好戏仍在继续
C:你的研究生作品《神龙小子》得了学生奥斯卡奖,索尼是因此看中你?
Z:索尼先看了我的片花预告,觉得我挺不错的,就请了我,我在索尼工作了半年之后才得奖的。
C:《疯狂动物城》是你去了迪士尼后做的电影,你当时意识到你做了一个全球“爆款”吗?
Z:我负责的是狐狸尼克和兔子朱迪两个角色,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故事,内容很深刻,说的是社会问题、人类问题,但最后它的票房我确实没有猜到,谁能想到一部动画电影会在全球卖出这么高票房。
C:你做了那么多“爆款”,为什么要离开迪士尼自己创业?
Z:迪士尼给的薪水真的非常高,但我觉得我可以做自己的东西,要比做别人的东西更好。原本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去迪士尼工作,做迪士尼的动画师,但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每天醒来都在做同样的工作,创意上没有什么变化,我觉得这是一个问题了。然后就想,中国有这么好的资源,人才成长这么快,又是我的老家,为什么不回去呢?
C:你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国内的创业环境?
Z:还是在索尼的时候,赚了一点钱,有钱买机票回家看亲戚了(笑)。回来后就“哇”,国家发展太快了,真的想不到中国已经这么厉害。我有在北大和武大教过动画课,那时候就发现中国没有太多好的动画老师,所以成长会比较慢。到了2015年,《大圣归来》出来了,我觉得那是一个节点,真正的现代中国动画市场起来了,从零开始。
C:《冲破天际》的9成制作在光谷完成,里面还有光谷的“彩蛋”,当时为什么会在洛杉矶和光谷同时设立工作室。
Z:武汉是年轻人比较多的城市,非常有创业的感觉,政府对文化事业也很支持,运作成本也相对便宜,所以结合起来看最适合去光谷。接下来我们会同时开发好几个项目,有动画长片,也有动画系列剧。
C:你5岁就去了美国,怎么维持中文水平?
Z:(换成汉腔)我普通话一般,但武汉话说的蛮好,因为家里人都说武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