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从傅雷家书中体会到的家风家训(从中式家教与西式思维的结合中)

从傅雷家书中体会到的家风家训(从中式家教与西式思维的结合中)《傅雷家书》首次出版于1981年,在当时的文化界引起了轰动。时至今日,尽管版本不断更迭,但始终保持畅销。书中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期间,傅雷夫妇与其子傅聪和儿媳弥拉之间往来的书信。在当时那个特殊的年代,傅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磨难,儿子傅聪远走国外留学,父子之间只能通过一封封书信来交流思想,表达思念之情。关于这一点,《傅雷家书》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可以说,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个家族不可丢失的文化传承。关于这一点,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受到了普遍的认同。可是关于如何培育好的家风,中西方存在着很多分歧。如今这个时代,中西方经济文化不断交流,思想不断碰撞,对人们的家庭教育观也形成了冲击。如何在中西方的不同观念下找出好家风的定义,以及如何养成好家风,是每个家庭需要思考的问题。

从傅雷家书中体会到的家风家训(从中式家教与西式思维的结合中)(1)

所谓家风,就是指一个家庭的风气、习惯和氛围。它对于家庭的和谐、子女的教育甚至是家族的兴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仅是在中国,西方教育界对于好家风的养成,同样十分重视。

泰曼·约翰逊说:“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这里所说的家教,与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家风寓意大抵相似。

可以说,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个家族不可丢失的文化传承。

关于这一点,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受到了普遍的认同。可是关于如何培育好的家风,中西方存在着很多分歧。

如今这个时代,中西方经济文化不断交流,思想不断碰撞,对人们的家庭教育观也形成了冲击。如何在中西方的不同观念下找出好家风的定义,以及如何养成好家风,是每个家庭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于这一点,《傅雷家书》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从傅雷家书中体会到的家风家训(从中式家教与西式思维的结合中)(2)

《傅雷家书》首次出版于1981年,在当时的文化界引起了轰动。时至今日,尽管版本不断更迭,但始终保持畅销。书中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期间,傅雷夫妇与其子傅聪和儿媳弥拉之间往来的书信。在当时那个特殊的年代,傅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磨难,儿子傅聪远走国外留学,父子之间只能通过一封封书信来交流思想,表达思念之情。

《傅雷家书》之所以收获如此多的赞誉,首先是因为书中父子间深厚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细细读来,往往令人眼含热泪。其次不同于普通家书的是,书中的信件反映了傅雷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艺术家,对艺术的崇高追求,对国家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人生的独到感悟。其中的思想,对人们的道德、精神、品德有着极大的启发性。

傅雷,字怒安,号怒庵,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评论家、教育家、作家。由于家庭影响,傅雷从小就勤奋好学,很早便接触了西方的语言以及自然科学。1924年,傅雷参加了“五卅”爱国斗争和反军阀学潮,并在1926年考入上海持志大学。后由于时局动荡,为安心读书,傅雷远赴法国,后又辗转于欧洲各国。

丰富的经历,使得傅雷的思想中西兼顾,包容并蓄。他翻译的著作以及崇高的爱国情怀,影响深远。与此同时,这一点也在傅雷的教育事业中有所体现,《傅雷家书》则是最好的印证。

傅聪在谈到傅雷对他的教育时说道:“我爸爸责己责人都非常严,是个非常严谨的人。这一方面是由于他有着东方文化的根,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从西方文化中来的,他的那种科学态度,很强的逻辑性,讲原则,这些都是西方文化的优点,他是接受了这些优点的。”

可以看出,傅雷的教育方式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思想,同时又秉持了西式的严谨,为我们的家风教育提供了启发和示范。

本文将结合《傅雷家书》中的思想,从中西方教育方式结合的视角出发,谈谈好家风的养成。

1.好的家庭不避讳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沟通问题

《傅雷家书》版本不断更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内容的不断增补。在最早的1981年三联初版中,共收录了118通书信。随后在第二版中,随着后人的整理收集,数量增加到178通,后又经历了几次补充和改版。

从数量上就可以看出来,傅雷先生与儿子之间思想交流的频繁。要知道当时通信不便,生活拮据,尽管如此,父子俩之间仍旧想方设法保持联络。一封封信件漂洋过来,传达着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期盼。

由此可见,好的家庭离不开思想的交流,更不能缺少情感的流露和表达。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往往偏向含蓄内敛,西方则显得热情不少。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

从傅雷家书中体会到的家风家训(从中式家教与西式思维的结合中)(3)

一、生气要说出来

很多人觉得家人间生气伤感情,是不好的行为,于是选择忍气吞声。

其实比起争吵,更可怕的是生闷气。

把气攒在肚子里,等到爆发的那一天,就已经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

是人就有自己的脾气,再亲密的关系也会有摩擦,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正确的做法是说出来,沟通解决。

《亲爱的客栈》里,章龄之和陈龙这对夫妻相处甜蜜,但谈到两人的婚姻时,章龄之说他们之间也有过很多次矛盾。

章龄之有时会生陈龙的气,但是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她都把自己不高兴的原因说出来。起初两个人也经常争吵,但是经过磨合,双方对彼此越来越了解,生气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把气生出来不是去制造摩擦,相反,它是解决问题的智慧。

没有人是别人肚子里的蛔虫,我们要学着把自己的需求说出来,增进彼此间的了解。

家人间的默契,就是在一次次的情感表达中培养出来的。

二、“汇报”自己的生活

再亲密的关系,也有分开的时候。即使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每天因为工作生活,也会离开对方的视线。

这时,有人会主动向对方汇报自己的情况,到哪了,在干嘛,中午吃什么。还有些人,出了家门就杳无音信,仿佛“人间蒸发”。

家庭幸福感的差距,就此产生。

很多人抱怨两个人在一起久了,越来越无话可说。归根结底,是没有融入彼此的生活。

一家人早晨各自出门上班上学,再见面就是傍晚回家,对方这一天经历了什么自己一无所知,自然没有了共同语言。

相反,一些人出了家门,时常记得给对方打个电话发条消息,汇报一下行踪。看似没有“营养”,却能让对方了解你的生活,让你们的心始终在一起。幸福感,在这一次次的“碎碎念”中得以提升。

每次出远门,家人总喜欢说一句:“到了打个电话,报一声平安。”

并不是有什么重要的话要嘱托,只是知道了你安好,心里才能踏实。

主动汇报自己的生活,就是在回应对方的关心,告诉对方:“我知道你挂念我,我也在想你呢。”

生活可以让我们经历别离,但我们可以拉近两颗心之间的距离,让爱不断章,不受伤。

如果说爱是一个家庭保持和谐的养料,那么沟通就是将这些养料送到彼此心田的桥梁。

从傅雷家书中体会到的家风家训(从中式家教与西式思维的结合中)(4)

傅雷先生在书信中写道: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 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

简单的话语中,对儿子的思念和疼爱之情跃然纸上。可以看出,傅雷先生不同于中国传统式父爱的羞于表达,他是不吝啬于将心间的感情倾诉出来的。

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家人间的亲密关系由于血缘关系与生俱来,但亲密的感情离不开后天的培养。

2. 好的家长善于将权威与友爱结合,亦师亦友

《傅雷家书》中收录了傅雷先生写的这样两段话: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

“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音色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

第一段话表达了傅雷先生对儿子的要求和叮嘱,语言深沉中带着些严肃,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望子成龙的中国父亲形象。

而在第二段话中,傅雷先生则更像是一位朋友,与儿子谈论艺术,话语间充满了鼓励。这样的表达方式,更偏向西式。

傅雷先生将东西方不同的父亲形象结合到一起,由此可见,一位好的家长,既能够当孩子的师长,又可以成为对方的挚友。

从傅雷家书中体会到的家风家训(从中式家教与西式思维的结合中)(5)

一、多说鼓励的话

世界上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多说鼓励的话,就是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对方。同样一个人,多看他的优点,他就会更加可爱,多想他的好处,他就会更加亲切。

很多不幸的家庭,都是因为其中一方眼界太高,要求的太多,让本来爱的人,在你眼里变得一无是处。争吵和矛盾,也在一次次相互嫌弃中爆发出来。

鼓励是世界上最温暖的话语,它能让一个人找到自信。比起抱怨和责怪,这才是解决家庭问题的正确渠道。

当对方职场失利时,不妨告诉他:“吸取经验,下次一定行。”

当孩子做错事时,可以跟他说:“你已经很棒了,但是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

鼓励的话语使人如沐春风,在心间产生奋进的力量。

聪明的人,都懂得相互鼓励。它能让你们看到对方的好,增进彼此的感情。也能让对方认识到自身不足,成为更好的模样。

二、培养共同的爱好

这次疫情,让大家再次记住了钟南山。

先前网上一直流传着钟老的采访视频,夫人李少芬看了后心疼地说:“你们能不能让他多睡一会儿?”

钟老和夫人结缘于1955年,这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至今恩爱如初。思考两人保持相爱的秘诀,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共同的爱好:体育。

年轻时,李少芬是女篮运动员,钟老也是北京的运动明星,两人因此被对方吸引。在一起后,篮球场、训练馆就成了两人约会的地点。婚后,两人尽管工作很忙,但还是会抽空一起打球、游泳。

共同的兴趣爱好是感情的升华剂,它让你们相处的时光不会枯燥无味,在有限的时间里生发出更多的乐趣。

人生实苦,每个人都要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喜好。

热爱读书,可以使人善于思考。

热爱运动,能强健人的体魄。

热爱旅行,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

一个好的爱好,不仅能让家庭保持和睦,更能保持高雅的情操。如此,才能日子红火,家业兴旺。

从傅雷家书中体会到的家风家训(从中式家教与西式思维的结合中)(6)

在一个家庭里,每个成员的身份是固定的,但每个成员的固有形象,则是人为贴上的标签。没有人规定父亲就必须沉默而严肃,母亲就必须慈祥而温柔,丈夫就必须赚钱养家不做家务,妻子就必须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真正好的做法,是撕掉这些标签,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来表达和沟通。

3. 好的家庭,有不可或缺的仪式感

就形式而言,书信这种表达方式,本身就具有仪式感。它能将感情凝练成文字,保存在信纸上,经历岁月的流逝,多出几分厚重和美好的回忆。

在《小王子》一书中,小王子问狐狸什么是仪式感。

狐狸说:“仪式就是让这一天与以往的每个日子都不同,让这个时刻与以往的每个时刻都不同。”

仪式感可以让平凡的生活多出几分庄重,更可以提升一个家庭的幸福感。

从傅雷家书中体会到的家风家训(从中式家教与西式思维的结合中)(7)

一、尝试一起理财

在亲密关系中,人们常常认为谈钱会伤感情。

但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每一样都离不开钱。钱不能决定家庭的幸福程度,却是生活的必需品。

理财,是家人间逃不掉的话题。

很多家庭没有共同理财的习惯,一方擅自做了决定,出现了问题后,其他成员把问题归咎于此,矛盾就此产生。

英国一家理财网站曾做过一次调研,研究钱和家庭幸福感的关系。他们让被调查夫妻共同回忆家里最近10笔大额消费,以及对这些消费的认同度,结果发现:

当对这10笔消费的认同度高于70%时,婚姻的满意度稳定在8到9分之间,

当对这10笔消费的认同度低于50%时,婚姻的满意度普遍低于6分。

好的家庭未必大富大贵,但家人间一定能把财理到一起去,把钱花到一块去。

共同理财的过程,不仅是对钱财的搭理,更是家人间一起规划未来,相互尊重,培养感情的过程。

二、偶尔送一些礼物

很多人觉得亲人之间如此熟悉亲密,不需要再送礼物表达爱意。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生活才越来越乏味,日子才越过越无聊。

生活的主旋律是平淡,我们要学会在寻常中制造幸福感,抵御岁月的侵蚀。送礼物只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保持必要的仪式感。

村上春树曾说:“仪式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生存。”

礼物贵重与否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心意。在于你能否时刻想着对方,是否愿意为了对方脸上的笑容,花费自己的小心思。

从傅雷家书中体会到的家风家训(从中式家教与西式思维的结合中)(8)

仪式感这种东西,是最难以定义的。因为每个家庭有各自的习惯,我们不能根据某个人的偏好,去要求所有人。

仪式感的重要性,也是最难以解释的。因为少了它,生活照样可以继续,所以显得可有可无。可是生活里一旦有了仪式感,变便了锦上添花般的趣味。

但与此同时,仪式感也是最容易获得的,它只需要你用心去感受对方的存在,愿意花心思去琢磨对方的感受。

好的家庭离不开仪式感,有时它不必刻意营造,但是已在日常的点滴中,悄然体现。

从傅雷家书中体会到的家风家训(从中式家教与西式思维的结合中)(9)

结语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这是因为没有天生完美的家庭,生活中总有各种意想不到的波折导致的不幸。但幸福的家庭都有相似的好家风,用来克服相处中遇到的困难。

聪明的人相信好家风的力量,他们懂得这世上没有任何一种幸福可以与生俱来。所谓幸运,都是在一点一滴的经营中得来的,在好家风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获得的。

可以说,一个家庭的家风就象征了这个家庭的风水。

家风不正,运势衰,家业必败。

家风纯正,运势兴,家业必旺。

看《傅雷家书》,除了体味傅雷先生崇高的精神,更要能去感受傅家积极向上的家风。

这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一个人不断成长的精神动力。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