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有哪些民歌歌手(延安永远的鲁艺)
延安有哪些民歌歌手(延安永远的鲁艺)延安纪念馆研究院 刘煜 1943年冬天,边区政府在佳县县城附近组织起一支移民队,到延安一带垦荒,陕北人把这叫走南路,作为移民大队的副队长李增正,领着农民兄弟唱着《移民歌》、《东方红》,一路传唱。歌者唱的起劲,听者听的入神,文艺工作者听到后更是喜上加喜,如获至宝。鲁艺民歌研究会收集到的《东方红》,在1945年被鲁艺组织的“挺进东北干部团”,带到了沈阳,在刘炽、王大化、高阳、田方、公木的修改完善下,在沈阳正式演出,一举成名天下知! 李有源这位苦水里泡大的庄稼汉,以他40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而进行写作,不断充实东方红的歌词,写好后把词交给他的侄子李增正。李增正有一副好嗓子, 是秧歌“伞头”,在第二年春节闹秧歌时,就在佳县县城唱红了,之后又到处传唱。1943年2月,由马可、安波、贺敬之等人组成的鲁艺采风团来到佳县,发现了这首歌。 原延安鲁艺教员安波之子 刘嘉绥 他们到民间去采风,和老乡
1939年春,为了更好地引领抗战歌咏运动,鲁艺成立了民歌研究会,进行民歌采集活动。机构设在音乐系,目的是以民歌为基础,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作品。采集活动以陕甘宁边区为核心,辐射至各抗日根据地。通过大量的民歌搜集整理,并把这些民间的优秀的成果,应用到自己的创作当中,创作出了许多主题新、内容新、形式新的歌曲,很多歌曲成为不朽的经典,传唱至今。
《东方红》的发祥地陕北,位于西北黄土高原。1942年的冬天,一次偶然的机会,农民歌手李有源哼着陕北民歌《骑白马》的曲调,即兴编出四句《东方红》歌词,歌颂毛主席,唱出老百姓的感恩之情。
李有源孙子 李锦鹏
有一天早晨,我爷爷起身掏粪,他早上起的早早的,当他走到一个山峁上时,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照到他身上,照亮了佳县古城,照亮了黄土高原,照得他身上暖洋洋的。他突然停住脚步,自言自语的说,把毛主席比作太阳,不是最恰当吗?因此他就即兴唱到: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李有源这位苦水里泡大的庄稼汉,以他40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而进行写作,不断充实东方红的歌词,写好后把词交给他的侄子李增正。李增正有一副好嗓子, 是秧歌“伞头”,在第二年春节闹秧歌时,就在佳县县城唱红了,之后又到处传唱。1943年2月,由马可、安波、贺敬之等人组成的鲁艺采风团来到佳县,发现了这首歌。
原延安鲁艺教员安波之子 刘嘉绥
他们到民间去采风,和老乡在一起,跟老乡一块喝点米酒、吃点馍馍,然后就PK歌,他们先唱起来,然后老乡情绪来了,然后你会唱这个,我会唱吗,这样的斗歌才能斗出来,然后赶紧就记谱,把在陕北民间这样流传的那么多好歌都记下来,《东方红》是其中一个。
1943年冬天,边区政府在佳县县城附近组织起一支移民队,到延安一带垦荒,陕北人把这叫走南路,作为移民大队的副队长李增正,领着农民兄弟唱着《移民歌》、《东方红》,一路传唱。歌者唱的起劲,听者听的入神,文艺工作者听到后更是喜上加喜,如获至宝。鲁艺民歌研究会收集到的《东方红》,在1945年被鲁艺组织的“挺进东北干部团”,带到了沈阳,在刘炽、王大化、高阳、田方、公木的修改完善下,在沈阳正式演出,一举成名天下知!
延安纪念馆研究院 刘煜
记下来以后他们回来又研究,最后把词儿又浓缩,就是现在的东方红三代,百唱不厌,响彻太空,第一颗人造卫星不就是东方红吗,就是中国符号,中国的文化符号,这就是从延安发起的,响彻全国,全世界。
鲁艺的音乐创作,多是属于“民歌风”的歌曲。这一方面由于党中央一再倡导音乐工作者到民间去,学习、体察、采风;另一方面也由于音乐工作者自觉地与群众结合,吸收民间营养,以新的感情、新的风格和新的音调投入新的创作。其中,贺敬之作词、马可谱曲的《南泥湾》可谓是众曲之魁,乐坛之首,百唱不厌,久传不衰。
原延安鲁艺教员马可之女 马海莹
脍炙人口的这样一首歌,也是有感而发,被开发南泥湾的三五九旅的战士们的那种干劲、精神面貌和南泥湾的那个焕然一新的状态深深地打动、感染了。
《南泥湾》原是延安鲁艺秧歌队演出的演歌舞《挑花篮》中的插曲,是出于群众的需要,基于民间的音调,适于大众的胃口,迅速传唱开来。像贺敬之词、刘炽曲的《胜利鼓舞》,俯拾词、时乐濛曲的《青春曲》、安波的《拥军花鼓》,成仿吾词、吕骥曲的《毕业上前线》、胡乔木词、李焕之曲的《青年颂》,张寒晖的《军民大生产》等作品,都很受群众欢迎。
延安鲁艺文化园区讲解员 焦丽娜
据统计,从1940年到1942年,民歌研究会累计搜集整理民歌达2000余首,像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歌曲《南泥湾》、《拥军花鼓》、《春节序曲》等,都是从这一时期搜集的民歌经改编创作而来。
原延安鲁艺教员安波之子 刘嘉绥
今天再看民歌的时候,这个就是鲁艺的精神,一个魂的东西,不是简单的把它当成素材,把它当成娱乐,我写歌是为人民写的。
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管理办公室主任 茆梅芳
他们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辐射到各个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大量的民歌的搜集整理,并把这些民间的优秀的成果,应用到自己的创作当中,创作出了许多主题新、内容新、形式新的歌曲、戏剧以及秧歌剧,在吸收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他们对一些落后的文化也进行了改造,这种改造,一方面是对落后作品的改造,另一方面是通过作品教育人,改造人。
来源:延安广播电视台 记者:苏东超 闫玺 党睿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