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智慧传播者(传承和发扬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智慧传播者(传承和发扬国学经典)这条名句背后有一个典故:公元前717年,郑庄公主动请求与陈国讲和,陈桓公不准许。大夫五父对陈桓公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劝谏陈桓公答应讲和。陈桓公因已答应宋国和卫国,不想被两国责难,仍拒绝讲和。结果第二年,郑庄公就入侵陈国,并大获全胜。 心得体悟: 典出:春秋·左丘明《左传》原文:亲仁善仁,国之宝也。译文:亲近仁义,和邻国友好,这是国家宝贵的财富。
[国学辞苑]传承和发扬国学经典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经典文化典籍,蕴含着做人做事和治国安邦的大道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代经典,并传承和发扬国学经典之作。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典出:春秋·左丘明《左传》
原文:亲仁善仁,国之宝也。
译文:亲近仁义,和邻国友好,这是国家宝贵的财富。
心得体悟:
这条名句背后有一个典故:公元前717年,郑庄公主动请求与陈国讲和,陈桓公不准许。大夫五父对陈桓公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劝谏陈桓公答应讲和。陈桓公因已答应宋国和卫国,不想被两国责难,仍拒绝讲和。结果第二年,郑庄公就入侵陈国,并大获全胜。
“亲仁善邻”是一种睦邻友好的理念,如果秉持了这样的理念,就会为国家争取到和平的周边环境。
“亲仁善邻”也是一种为人处事原则。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为了逞一时之强而咄咄逼人;有很多人不愿落入下风,针锋相对;有很多人独断专行,盛气凌人……这些现象屡见不鲜。人在社会中要学会与人为善,和睦相处。当善与和睦充满社会时,儒家所追求的“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大同理想社会自然也就不期而至。
――子欲养而亲不待――
典出:魏·王肃《孔子家语》
原文: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译文: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儿子们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心得体悟:
这是丘吾子说给孔子的话,旨在宣扬儒家的孝道。此话从反面来告诫孝子们:行孝要及时,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去孝敬父母,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时候,才想起来行孝,到那时已为时晚矣。每一个忠厚的孩子或许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是他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生命本身就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后人用“树欲静而风不止”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典出: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
原文: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译文:很大的仇怨虽然调节,总还是留有余怨;用德来报答怨恨怎么说得上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呢?因此,有道德的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一直强迫别人偿还债务。有德的人就像持有借据的人那样宽容而不索取,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刻刻刁诈。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不分亲疏然而常常伴随有德行的善人。
心得体悟:
老子希望人们成为有德行善之人,这样才能得到天道的庇护。自然的规律对万事万物都是公平的,它不会对某一类人有偏爱。有德行之人所以得到“天”的帮助,是因为它顺应了自然规律,使自身努力的结果。统治者即使手中握有权利,也应积德行善,而不要扰害百姓,否则会受到惩罚的。
老子强调用德化解重大的怨仇,但肯定还留下残余的怨恨,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与人结下怨仇。统治者实行清静无为之政,辅助百姓而不干涉他们;给予百姓而不是向他们索取。这样就不会积蓄怨仇,这便是治国行政的上策。向百姓征收赋税,让百姓服了徭役后再用道德感化他们,这是治国中的中策。通过严刑峻法对百姓肆意掠夺、肆意凌虐,这是最不明智的下策。
――损友敬而远,益友亲而近――
典出:明·佚名《增广贤文》
原文:损友敬而远,益友亲而近。
译文:对有可能损害自己的朋友要敬而远之,对自己有益的朋友应当亲密相处。
心得体悟:
我们要慎重交友,广交益友。每个人都离不开与人打交道,离不开朋友。例如,《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中的主人公鲁滨逊在航海时触礁,只身一人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后来还与一位名叫“星期五”的土著人为友,在这位土著人的帮助下他战胜天灾人祸,最后回归社会。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间在缩短,空间在变小,分工更细化,竞争更激烈,我们更加依赖他人获取外界信息。一个人要想顺利地在社会上行走,就要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环境,成就一番事业,他不能不从古今中外的智者身上学习和借鉴交友之道。
孔子提出的交友之道为:三益、三损。三益即友直、友谅、友多闻;三损即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孔子告诉我们,交朋友要交真正的朋友,心胸开阔的朋友,博学多闻的朋友。不要去结交那些脾气暴躁的朋友,优柔寡断的朋友和心怀鬼胎的朋友。
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含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我们不能“墙里开花墙外香”。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应当把祖辈传承下来的“珍贵的遗产”“文化资源”学习好、继承好、发扬好,使之成为推动我们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